配色: 字号: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2022-03-15 | 阅:  转:  |  分享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要点北方人口;先进的生产技术;逐渐超过北方;人口;垦田;扩大;耕作技术;前所未有;占城稻;北;水稻产量;长江下游;
太湖流域;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茶;棉花;棉纺织业;海南岛;棉纺织;宋朝;江西景德镇;江南地区;广州;泉州;明州;船坞;
指南针;开封;杭州;早市;夜市;草;广州;泉州;市舶司;四川;“交子”;唐朝中期;南宋;东南。基础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D?解析:
从东汉末年开始,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北方大量的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那时候江南地区相对稳定,为经济发展
创造了条件。南方河流较多水源丰富,热量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北方平原地区较多,地域辽阔,而南方多丘陵山地。且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南
方人口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只有②错误,因此选D。2.A?解析:宋代,太湖流域的苏州、杭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的“苏湖熟,天下足”
的谚语,说明了全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重大的转移,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故选A。3.D?解析:春秋时期铁开始用于农具制造,因此A
错误;宋朝时市不再有时间的限制,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B错误;曲辕犁属于耕地工具,唐朝时期出现新的灌溉工具为筒车,因此C错误
;宋朝时占城稻从越南传入中国,因此D正确。4.D?解析:“实仰东南财赋”反映了南宋时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即从北方的黄河流域转移
到南方的长江流域)。因北方战乱导致北人南迁,故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的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在唐朝时趋势进一步加强,至南宋时正式完成。故
本题应选D。5.D?解析:A选项南移的决定性因素应是北方人口的大量南下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大量的劳动力;B选项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出现
在唐朝中后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应是出现南移的趋势;C选项北方的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比江南丰富。因此,A、B、C选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根据所学可知,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故选D。6.B?解析:宋朝时期,景德镇盛产瓷器,有瓷都的美称。因此选B。7.A?解析:根据课
本知识,宋朝海外贸易发达,广州、泉州是当时闻名世界的两大商港。因此选A。8.B?解析: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广州、泉州成为闻名
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故选B。9.D?解析: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南方的商
业发展超过北方,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是著名的商港。开封是北宋的都城。故选择D项。10.C?解析:货郎、
两宋纸币图片都属于商业领域,它们反映了宋代商业的繁荣。因此选C。11.C?解析:北宋的景德镇盛产瓷器,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宋朝造船业
发达,在当时居于世界首位。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北宋后期而不是南宋前期四川地区。魏晋南北朝时,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安史之乱后,经济重
心开始南移,南宋时期完成。故选择C。12.C?解析:从东汉末年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江南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更多的
北方人迁到江南。他们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促进了民族融合,这在饮食上就体现了多元化,所以南方的饭桌上出现了面
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故选C。?13.C?解析:“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了南宋时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即从北方的黄河流域转移到
南方的长江流域),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是从唐朝以前就开始,至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后,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选
项A和D的说法太过绝对,错误。故选C。14.B?解析:表格反映的是南北方人口的变化,单从表格并不能得出南方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这一结
论,故A项错误;随着朝代的更替,南方人口总数逐渐超过北方,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源实乃中国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到南宋
最终完成,故B项正确;不能得出人口增长率的变化,故C项错误;表格中不能反映出选项D的情况,故D项错误。15.问题一海外贸易繁荣;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问题二瓷器;哥窑或景德镇。(答出一地即可)?问题三广州、泉州;市舶司。16.问题一指南针的应用,航海技术
的提高。问题二《清明上河图》;张择端。问题三既要看到该朝代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又要看到该朝代在中国历史上的不足。总之,要尊重历
史,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看待每个朝代。问题四商业繁荣。?拓展与探究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政治中心的影响(开封是北宋的都城);市场开放(中外商品云集)。(言之有理即可)个人图书馆初中资料大全QQ:709660622
献花(0)
+1
(本文系初中资料大...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