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品《人世间》

 0号狙击手 2022-03-15

      好人终有好报。


细品《人世间》

  作者/淡歌

图片

虎年春节,虽少了往年如期而至的爆竹声,却多了一些灯火阑珊中的温馨和安宁。寂静的夜,抱枕追剧,每天两集《人世间》,看的人唏嘘不已,恍若隔世。其实,回头看一看,在这个故事开始的那个年代离当下并没有多远。我们这一代人,虽没有经历过秉昆岁月,但我们的父辈却都是从那些岁月一步一个脚印儿走过来的,我们也是拽着那些岁月的尾巴长大的。人世间的许多,等我们长长短短终于搞明白时,又一轮短短长长的搞不明白就要开始了。只要用心活着,这人世间的一切都应该是美好的。幸运的是,对于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而言,即使苦难从未远离,但人世间的幸福和快乐却也一直常常伴随在身边。

图片

图片

这故事来的既平常又特别,像壬寅年正月里天南海北普降的一场场大雪,更像冬奥北京会上冰雪健儿们送给全国人民的一个个惊喜。当下,依旧习惯于下班回家打开电视的老观众们总觉得,许多剧离电视很近,离老百姓很远。很久没有一部像《渴望》一样的剧,能够伴随着寒冬的雪花,绵柔的飘落,融化在百姓的心中,让一代代人那么似曾相识的细嚼慢咽。很久没有在夜幕降临后主动放下手机,一边看一个剧,一边与剧中人一起搜寻记忆中或想像里的那些时光碎片,即使许多年轻人并不曾亲历,却也会倍感亲切。

图片

图片

四年前遇见梁晓声的长篇巨著《人世间》,与二十几年前遇见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一样,依旧是上气不接下气的熬灯夜读,和大家一起在作家用文字构建的精神世界里不停奔跑,沉浸于一个个陌生而又熟悉的时间与空间,与书中那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普通人比肩同行。读这样的书,时空穿梭的本领可以弱一些,但将心比心的能力却要足够的强,否则,根本无法感受那个年代与这个年代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样是百姓故事,同样是平民作家,两部作品都被优秀的导演搬上屏幕,我们的感受可能千差万别,但我们观后的感慨却可能会异曲同工:这就是平凡的世界,这就是人世间,这才是真正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人生!

有幸看到一部电视连续剧,可以让你心潮澎湃的追忆过往或叹息现实,是一件快乐的事。人生并不是一部非要从头翻到尾的巨著,生活也不是一场必须每个章节都要力求精彩的小说。谈到人生,我们可以充当观众,也可以成为主角;说起生活,我们可以断章取义,也可以模棱两可。

周秉昆是整个《人世间》的第一个观众,也是通篇不能缺少的主角。他的人生,在孩童时期被宠爱,在少年时期被冷落,在青年时期被挤压,到中年时期,依旧逃不过命运的捉弄和一次次的波折。秉昆是《人世间》最“可爱”的人,也是观众眼中最“可怜”的人。秉昆的亲情观能在无意之间长成参天大树,秉昆的爱情观会在懵懂之时化作地久天长,秉昆的友情观就是市井之处生出的君子幽兰,秉昆的世界观只有“好人必有好报”,秉昆的人生观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秉昆的生活观是“替人着想、永远没错”!秉昆是人世间“好人”的浓缩版,是现实当中“人好”的代名词。

图片


图片

在梁晓声的《人世间》,到处都是“好人”,几乎没有“坏人”。这让我想起《平凡的世界》,大部分角色、大部分时间、大部分内容都不需要用好和坏、好人和坏人来区分。我们在《人世间》里看到,许多平凡的人对文化的渴望和尊重,我们也在《平凡的世界》里看到许多“渴望”和“尊重”在人世间“被平凡”着。同样是当代文学界不可逾越的两座大山,路遥和梁晓声都是共和国的同龄人,路遥用一部《平凡的世界》耗尽自己的一生,而梁晓声正用他丰富的人生沉淀续写着同样平凡的这个世界。孙少平们和孙少安们是在陕北农村山乡圪崂里走走停停的庄稼汉,周秉昆们和周秉义们是在东北城市老旧社区里出出入入的文化人,他们是一代人,也是在两种不同环境下长大的男人,他们有爹娘、有爱人、有朋友,还有许多讲不完的故事。同样都是善良朴实的中国老百姓,通过文学家的巧手,浓墨重生于那个时代的某个土坡或某一街角,在我们的脑海里绘制出那个时代的此情此景,让我们热爱着的这个新时代的色彩更加丰富,让更多的已经深深融入这个新时代的“我们”充满了更新与复兴的力量。

百姓故事,才是真正的故事。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故事能真正激发出新时代亟需的更加巨大的精神能量?所以,我们可以在春节假期以认真的态度去看一看秉昆他们是如何过年的,我们也可以在瑞雪纷飞的日子去遇见一个个《人世间》里那陌生而又熟悉的寒冬。情景与人物,心情与情怀,故事与现实,在一顿除夕年夜饭,在一次年初三同学会,在一年又一年的年轮中如流水般翻转,在此起彼伏的人生和命运中,在人间烟火中发生和忘记时,在茫茫人海,在人世间。

图片

图片

细品《人世间》,我们懂得了奋斗才是人生的内涵。周父响应祖国号召,常年奋斗在“大三线”,几年不能回家,质朴而强硬的个性,传统家长式的生冷和热烈,带着儿女们向前冲锋的骨气,把奋斗的精神,牢牢植根于三个儿女的人生当中。百姓,唯有不停地奋斗,才可能拥有一个像样儿的人生。周家出了两名北大高材生,大儿子当了市委书记,女儿成了大学教授,小儿子虽默默无闻,但也是干一行爱一行,是一名兢兢业业、奋斗不息的创业者。是奋斗,给这个家庭带来希望和荣耀。一家三代的努力奋斗,使周家在光字片完成了从普通到特殊的升级换代。咱老百姓,不奋斗,哪有出头露脸的时候?这个道理,人人都懂。

细品《人世间》,我们知晓了幸福才是生活的意义。对于常年在外的周父而言,能在大年除夕和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顿年夜饭,能领着孩子们在大年初一挨家挨户拜个大年,能隔三差五收到儿女们考上大学、找到工作、成家立业的好消息,就是最幸福的时刻。对于守家在地的周母而言,在细水长流的日子里,能享受到自己老儿子的孝顺,能接到外地家人的书信,能平安无事、衣食无忧的坐在大炕上和邻居拉呱,就是最幸福的时刻。对于一代又一代普通家庭的儿女们而言,能在社会上不被他人歧视,能学有所成自力更生,能尽最大能力为家争光,就是最幸福的时刻。人这一辈子,生活是最真实的活着,没有什么比能感受到幸福时最值得活着。为了幸福的活着,人人都在努力的想要好好的生活。从一天天开始长大,到一年年学会如何生存,再到一步步靠近幸福,人人都是这世界上活的最有意义的人。

细品《人世间》,我们明白了付出才是做人的高度。一家人,人人都在想尽一切办法为家庭付出。难免有几个相对自私的,家人们都心知肚明的包容。那个年代的人,为国家付出、为社会付出、为家庭付出,才能心安理得的做人做事。似乎付出够了、多了、久了,才可以让自己问心无愧的活着。为了家庭,秉昆放弃了继续读书的机会,丢弃任性,学会乖巧,固守本份,无怨无悔。为了爱情,秉昆坦然接受郑娟的孩子,并视为己出,抛开世俗纠葛,为所爱的人付出真情。为了朋友,秉昆不计得失、不计前嫌,从不斤斤计较,真诚地付出他对“友情至上”的足够尊重。在那个年代,在光字片,利己主义常被唾骂,利他之心蔚然成风。做人做的好,就是付出的足够多、付出的足够有力度、付出的不图名利。心甘情愿的付出,是做人最基本的态度,也是做人最标准的高度。

图片

图片

细品《人世间》,我们认定了善良才是为人的根本。郑娟和光明是妈妈收养的孤儿,三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相依为命,善良成为这一家人唯一的精神世界。郑娟因为善良,没有告发强奸犯骆士宾,忍辱受重几十年。郑大娘因为善良,怕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孩子饿死,向过来送钱的秉昆下跪。光明因为善良,不想成为姐姐和姐夫的负担出家为僧。因为善良,《人世间》的许多普通人做出许多现在看来很不普通的善行和善举。即使是狭隘的“小聪明”者,也会试图通过善良的“弥补”去寻求内心已经缺失的平衡。没有什么力量能抵挡善良,更没有任何一种生存方式能强过善良。善良,是老百姓为人处事最低的道德标准,最不能撼动的基本原则、最值得骄傲的生命价值。只要拥有善良,万物皆可生长。

细品《人世间》,我们确信了好人才是社会的主流。那个年代,好人不分地位高低、能力大小、出生贵贱。那个年代的好人是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行业的先锋和代表,在任何场合,绝不会因为某人被冠以“好人”之名而导致退居次席。好人,是老百姓心目中更高层次的社会主导,他们引领着一切的风气和概念。曾几多时,社会上的好人们用众人皆知的无形法则,前仆后继地抒写着群体生存的标准和尺度。秉昆扶弱济贫的侠义,秉义大公无私的担当,“六小君子”集体共识的方向,无不充满“好人才是人”的评判标准。时代变迁,岁月无常,一些曾经的好人被唯利是图的既得利益者们征服,淡化了自身对好人的尊重和认可,逐渐把“好”的尺子越放越宽,认为不做坏事儿就是好人。甚至,有一些人开始讥笑好人们的“不会来事儿”和“傻的可怜”。其实,我们大家都心知肚明,好人永远都是社会的主流,也必须是社会的主流。只有好人越多,社会才会越好。因此,《人世间》非常肯定的给了所有观众一个答案:好人必有好报!

细品《人世间》,我们承认了平凡才是现实的命运。生而为人,不论是女娲用心捏成的泥人,还是失去耐心后甩下的泥点儿,终究都是成了人。既然成了人,我们的本质就应该是一样的,都应该是从泥土中来,再归到泥土中去。然而,许多泥土因为一个形状的差异就自命不凡,忘记了固守本真的初心和使命,最终,土崩瓦解。社会的发展,终极的目的是人类自身的进步,而不是创造更多的异类。平凡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而试图改变世界的许多不平凡,最终,并没有什么好下场。“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与秉义和周蓉相比,秉昆的成就很小,过的无声无息,活的平淡无奇,但是,他却赢得了家庭和社会的一致认可。命运敲打着他和郑娟,一次又一次“下调”他俩对人生的期望值。然而,当俩个人在大结局携手漫步之时,花香鸟语,平凡的一辈子,不平凡的一辈子,对于这样的两个普通老百姓而言,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经历了那么多苦难,依然能善待现实的命运。热爱命运的人,会用一颗平常的心,去走一段平凡的路,在知足和感恩中,轻易就能得到快乐。

图片


图片

细品《人世间》,我们赞叹了无私才是生命的价值。秉义和冬梅的爱情没有因为一生无子而遗憾,而发家致富的骆士宾却为了想要回自己丢弃的亲儿子而绞尽脑汁。无私的秉义心安理得的老去,自私的骆士宾钻在骨血至上的牛角尖儿里遭遇意外身亡。老百姓嘴里常说的因果报应,正是某人因为具备无私的德行而处处逢凶化吉,某人因为自私自利的贪婪而常常会节外生枝。种下什么因,必得什么果。乍一看,自私的人获利颇丰;猛一想,无私的人吃亏不断。再等等看,就像德宝和春燕那样,处处不想吃亏,事事先考虑自己的得失,从不把自己的私心与众人的公心放在一起权衡,为自己能过上好日子,对任何人和任何事儿都不管不顾,最终落得众叛亲离。何苦?孰不知,老百姓就是老天爷,不用去求神拜佛,只要你不那么自私自利,不用你非要多么的无私,就足够你平安度过这一生了。

细品《人世间》,我们羡慕了坚守才是爱情的真谛。周蓉不顾家人的担心,奔赴冯化成的怀抱,为一个“崇拜的爱情”而吃尽了苦头,最终还是遭遇了无情的背叛。而蔡晓光从周蓉的“蓝颜知己”做到守护爱情的使者,至始至终坚守着自己的爱情理想,为爱情加上了一个大大的感叹号。人世间,有那么多爱情,几人能做到坚守?那个年代,一定是相信爱情的。因为那时的他们,没有学会当下这么多爱情的技巧和内容,那时的爱情简单而通透,爱了就爱了,不渗杂那些与爱无关的物质和利益。我周秉昆爱你郑娟,你就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小寡妇我也依然那么爱。我周秉义爱你郝冬梅,你父亲被关在牛棚里我也照常要爱。那个年代,既然爱了就要义无反顾的坚守,几十年如一日。那样的爱情,着实让这样的爱情羡慕不已。如果时光可以倒流,那么,请把那样的爱情流到这样的爱情里,有了就去坚守,没了就不要随便触碰。如是,爱情这个永恒的话题,一定会更加唯美。

细品《人世间》,我们坚定了正气才是人间的天堂。人间正道是沧桑。秉义为官几十年,一身正气加持,坦坦荡荡的解甲归田,在大结局时和自己深爱的妻子走在两个兵团之间搭起的木桥上,风雨飘摇中笑的那么真切,两袖清风,不沾染一丝的俗气。正气,与你是什么身份、什么层次、什么环境并无干系,只要你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你就会把老天赐给你的天生正气保持下去。然而,秉义兵团的老领导姚立松的正气却被那个年代纷繁复杂的社会扫荡的无影无踪,他利用职权大肆敛财,最终得到家财万贯,却不得不在反腐高压之下主动向组织自首。秉昆心目中有情有义的龚维则,当片儿警的时候还是正气凛然的执法者,自从当了公安局副局长就开始蝇营狗苟、贪赃枉法,最终执法犯法,锒铛入狱。正气,是百姓民生时刻需要的空气,是社会向好发展的氧气,是人间天堂阳光灿烂的好天气。

图片

图片

其实,人人都是落在人世间的天使。我们完全可以展开真善美的翅膀,自由自在的飞翔在广阔而温和的人间。如果您是周父,八九十岁的耄耋老者,一定要把这一辈子积攒下的脾气和骨气分的清清楚楚;如果您是秉昆,六七十岁的中老年人,一定要把那个年代和今天的紧密联系向晚辈们讲的清清楚楚;如果你是冯玥,四五十岁的中坚力量,一定要把少年时期的理想和信念是不是该坚持下去搞的清清楚楚;如果你是聪聪,二三十岁的有为青年,一定要把新时代赋予追梦人的责任和担当通过具体的事情做的清清楚楚。

图片

图片

在人世间,没有什么比好好活着更符合普通老百姓对人生的定义但是,我们有时候会过多的计较那些好好活着以外的更多、更快和更高,反而忘记了什么才是更好的活着。其实,人呀,更好的活着是一辈子最平常的追求,也是在人世间最宝贵的福报。许多人忙忙碌碌一辈子,可能得到更多,可能走的很快,可能爬的很高,但是,并不见得真正能达到“更好”。更好的活着,需要更多的取舍,需要从“活着”那一天起就主动去积累“更好”的福报。我们老百姓之所以可以在人世间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人人都秉持一个信念:好人终有好报。所以,我读懂了路遥,也读懂了梁晓声,至少,我读懂了他们的作品为什么会把好人写的那么好,把好人的人生写的那么耐看。突然就明白了,我们的人世间,是靠好人支撑到现在的。为此,我们大家都应该向好而生,义无反顾!

  作于二〇二二年三月二日《人世间》大结局之后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张永

文|淡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