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中海战争史》是普罗柯比完成的一系列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普罗柯比出生于5世纪晚期巴勒斯坦的凯撒里亚,是查士丁尼时代(527-565年在位)的史学巨匠。其早年生活情况和受教育程度目前尚不清楚,但通过现存史料可以知道,他曾取得律师资格,年轻时便到君士坦丁堡寻求发展,很快受到重用,在527年就成为贝利撒留的法律顾问和私人秘书。而此时贝利撒留也正春风得意,刚刚被提升为将军,是查士丁尼的手下爱将。此后不久,查士丁尼与舅舅查士丁共治罗马帝国。四个月后,查士丁逝世,查士丁尼成为罗马人唯一的皇帝,从此,普罗柯比随同其心目中的英雄贝利撒留一同登上时代舞台,成为这一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和贝利撒留丰功伟绩的记录者。 普罗柯比随同贝利撒留转战于美索不达米亚(527年)、非洲(533年)和意大利(536年)。多种因素结合使普罗柯比成为最适合记述这一时期历史的人:他是贝利撒留的密友,亲身经历了战争,认识当时的许多军队统帅并能够接触到与之相关的政府机构的公文,再加上他生活的时代经历了重大事件,这些其他史家难以企及的优越条件使他的记载生动、详尽、可靠,极富历史价值。同时我们应该理解其叙述中的若干不公正立场,因为作为官方史家,普罗柯比必须站在对君士坦丁堡朝廷有利的角度来叙述这段历史,否则很难赢得皇帝的恩宠。因此普罗柯比在著述中时有颠倒黑白、阿谀奉承之处,此为瑕不掩瑜。普罗柯比的三部著作颇为全面地记述了截至公元560年以前的查士丁尼时代的历史,其态度、观点和立场各不相同。其中《地中海战争史》是他最早的也是最伟大的著作。本书并非严格按照编年顺序叙述历史,三大战争均独立成篇。前两卷记述波斯战争,第三、四卷再现了对非洲汪达尔人的战争,第五、六、七卷描写了意大利对哥特人的战争,这七卷书是同时发表的。而作为补充本的第八卷则一直记述到554年,总结性概括介绍了帝国不同部分的战况。普罗柯比对战争的分述也有重叠现象,因为当罗马人奋力抵抗波斯人侵者之时,他们同时也在非洲作战。事实上,拜占庭帝国正努力去恢复昔日的疆域,要求蛮族人归还罗马帝国的领土,查士丁尼一心想恢复统一的罗马世界,他耗尽了国家的资源以实现他的梦想,虽然这一梦想很辉煌,但注定要失败,因为大厦坍塌之势已成,纵有回春妙手也难以恢复昔日光荣。这部历史比它的题目所涵盖的内容要广泛得多,几乎记载了那个时代所有的重大事件。在我们读到许多发生在古罗马帝国边界的蛮族战争的同时,也会了解到诸如市民的尼卡暴动(532年),关于542年大瘟疫的发病症状以及当时医学方面的一些详细情况。《地中海战争史》的出版能够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东方盛唐来临之前西方文明世界的情况,因为这部书不仅仅记载了波斯战争、汪达尔战争和哥特战争这三件决定那个时代历史进程的大事,而且比较全面地记录了那个时代欧洲地中海世界和西亚的民族风土,使很多几乎在历史沉积中湮没无闻的记忆重现在读者眼前。欧洲一些民族最早的历史线索可能要在他的这部书中寻觅。
《地中海战争史》记载了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对波斯人、汪达尔人和哥特人发动的三大战争,这些战争使拜占庭帝国的疆域扩大到北非、意大利及西班牙东南部,从而成为帝国历史上国势强盛的时期。本书对战争场面的描述非常细致和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本书还比较全面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欧洲地中海世界和西亚的民族风土,使很多几乎湮没无闻的历史记忆重现在读者眼前。 本书还详细描写了拜占庭帝国的统帅贝利撒留的机智勇敢,富有谋略。三大战争的胜利,全都倚赖贝利撒留在战争中能够审时度势,在形势有利时,他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形势不利时,他率军撤退,保全实力,以利东山再起。贝利撒留对查士丁尼一世非常忠心,在他打下罗马后,哥特人劝他在罗马称王,他拒绝了。 【作者简介】普罗柯比(Procopius,约公元500—约565年),是查士丁尼一世时代的修辞家和散文作家,是位才气横溢的文人。他的主要作品有《战史》(即本书《地中海战争史》)《秘史》《建筑》。他是一位地方贵族子弟,接受了系统的贵族文化教育,通晓多种西亚语言,并擅长古典风格的写作。 ...............................................
【目录】 中文版前言 英译者序言 第1卷 波斯战争(上) 第2卷 波斯战争(下) 第3卷 汪达尔战争(上) 第4卷 汪达尔战争(下) 第5卷 哥特战争(上) 第6卷 哥特战争(中) 第7卷 哥特战争(下) 第8卷 哥特战争(尾声) 译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