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方·夜听】黑龙江 《宝泉岭啊梧桐河之五宿舍》 作者:王立坚 主播:冰雪梅馨

 远方诗歌文化 2022-03-15

欢 迎 关 注   远 方 诗 歌 文 化 传 媒

作者王立坚  主播:冰雪梅馨  编辑NCD


宝泉岭啊梧桐河之五

宿舍

      在十一连工作了四年,从未进过女生宿舍,来到二十六连后,实现了零的突破,有幸光顾了女生宿舍,那是因为我姐姐从哈尔滨来看我。姐姐来了我又高兴又为难,不知求谁帮忙安排姐姐住宿呢?这时才想到如果有个女朋友多好,正在犯愁,忽听有人敲门,推开门一看是哈尔滨知青侯修菊,她和姐姐同岁,人长得特漂亮,美中不足说话舌头不利索有点大舌头,听说我姐来看我,主动过来帮忙,没等我开口她先说话,她虽然发不好'来'字的音,但还是自然大方热情的发出邀请:“王立坚你姐来了,到我那去住吧。”听到她虽不利索但很亲切的话,心里又想笑又激动,眼泪在眼眶里一圈一圈的转,差点没掉出来。我拿着姐姐的东西,跟着她去了二号宿舍。

      知青一共有六间宿舍,在一栋平房里,东西两侧都有门,为了方便没有隔断,女生住一,二,三号宿舍,男生住四,五,六号宿舍,男生从来不走女生这边的门,女生却总走男生这边的门,因为男生这边门离水房子和食堂近,夏天宿舍都开着门,女生吃饭打水,都从男生宿舍门前经过,每当走到门前时都把头使劲往北边扭过去,生怕余光溜进男生宿舍,男生听惯了女生的脚步声,不用看脸就知道是谁。宿舍坐北朝南阳光充足,北面是个大走廊,六个门、六个煤炉子,每个屋里都是东西两铺火炕,火炕中间有二米多宽的空地,靠窗一侧的南墙,放一个杂物架子,放脸盆和鞋。烧炉子当年是美差,不用外出干活挨冷受冻,侯修菊身体不好是老病号,享受照顾就曾烧过炉子,好多男生,女生都帮她往里运过煤,往外运过煤灰,是因为她好看呢?还是因为她是病号呢?谁也说不清楚咋回事,反正我也帮过她,现在一提起连队的事,侯修菊还常说:非常感谢那些帮助过她的人。

      侯修菊把自己睡觉的位置和被褥让给我姐,她和漂亮的上海姑娘吴莲娟挤一个被窝,侯修菊热心肠,她把我姐安顿好就坐下来陪着姐聊天,俩人越唠越近乎,原来侯修菊中学同学29连的马丽民,是我姐的小学同学,俩人拉上关系唠的来劲,我就开始参观女宿舍里的美妙奇观,女生宿舍的褥子都是铺开的,露出床单,有条的有格的很新颖,都平平整整,被子也花花绿绿色彩鲜艳,摆放很军事化,看到枕巾,要数侯修菊的最有艺术性,黑地红牡丹花,很有特色,谁都喜欢,辛玉琴的被子旁边放个小木箱子,里边放的都是信封,谁要是临时没有用的都可以拿着用,她说免费供应,在宿舍挂蚊帐的铁丝上看到各种颜色的假领子,我还以为只有上海男生穿假领了,原来女生也穿呀?假领子很适用,经济实惠,穿上很好看,起到衬衣的作用,又保护了外衣领子的干净,现在年轻人可能不知道假领子是怎么回事,假领子就像是把一件衬衫去掉两袖,去掉前后身,只留下不到一尺长,前边有两颗扣子,前后边都到腋下,用一根细带子挂在腋下,非常节省布料,当年物资短缺,只有上海人聪明能想出这个好办法,的确良衬衫当年很流行,所以大家都爱穿的确良做的假领子,现在想一想难怪上海发展这么快?其实早在那个年代上海就已经很超前了。各地青年都借了上海知青不少的光,谁回上海探亲,都会给大家捎回来好多东西,今天对上海知青,说一声谢谢也不算晚吧!今天我们还可以骄傲地说:知青除了屯垦戍边之外,也把城市文化和知识带到北大荒,改造改变北大荒的面貌,促进了城乡多方位的融通和交流,为缩小城别所做出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

      收工了,宿舍的姑娘都回来了,热情的和我姐打招呼,姑娘们干了半天的活,身上出了不少汗,回来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打水洗脸擦身子,我只好先回自己的宿舍,一进门看见一个一个的行李卷,光秃秃的炕席和女生宿舍一比真是天壤之别,女生宿舍是温馨的家,男生宿舍就是个破烂的大车店。吃过晚饭又过去陪姐姐,整栋宿舍里,一改白天的寂静,欢歌笑语吹拉弹唱热闹非常,我给姐姐:一个一个介绍传进来的声音都是谁,封建彬的男高音独唱,《北京颂歌》先传进,接着是张奇的京剧清唱《海港》选段,陈连胜二胡《赛马》,戴伟明的笛子独奏《步步高》段宝元的黑管吹的不知什么曲调,不断的传进来,最精彩的要算李宝林学说上海话,他眉飞色舞笑的眼睛都没了,叽哩哇啦地操着一口流利的上海话,说的没完没了,整栋宿舍都能听到,他的方言模仿水平,达到大可以假乱真的程度,我们听不懂学不会的人,都妒忌地说:这是学的什么鸟语?听完我介绍,姐姐很开心地说:“你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多像一个亲蜜的大家庭,都说你们生活可艰苦了,今天我亲眼所见知青生活真的很好,快乐幸福像兄弟姐妹一样,我好羡慕你们!”宿舍的姑娘都笑了,我觉得姐姐说的好也笑了。玩了两天姐姐要走了,食堂管理员罗天喜,还特殊卖给我一袋面粉,让姐姐带回去,在粮食凭证供应的年代,这一袋白面是多么的珍贵呀?几十年过去了,心中永远忘不了连队,因为那里就是知青的家。

      二零一八年六月十八日,是知青上山下乡五十周年纪念日,我跟随十一连回访团,回到了阔别五十年之久的宝岭,有幸遇到了二十六连战友,郭凌燕和刘燕翔组织了十几人在郭凌燕家招待了我,我也包了一桌酒席答谢了大家,最后马丽华弟弟和刘云鹏开着两辆车,我们去看望久别的二十六连,我们在大马舍,连部,宿舍都留了影,看到昔日的连队一片狼藉,我想了很多很多,不管怎么努力调整情绪,就是高兴不起来,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不知是惋惜还是悲伤……


作者:

主播:


本文系远方传媒原创首发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