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啥也没干却疲惫不堪(上):疫情封控心理

 泓泉淼淼 2022-03-16

3月14日-20日,深圳实施全市管控,一律居家办公,暂停除必要保障外的一切活动,公交地铁停运,这座千万级人口的城市,陷入了极不寻常的寂静。

这次疫情爆发以来,我不断从来访者、朋友们那里听到相似的描述:“我啥也不想干”“没做什么事,却疲惫不堪”“浑身肌肉酸痛,但是并没有做啥运动”“这几天四肢无力”“睡不好,睡眠不规律”……

排除躯体患病的可能,如果你最近也有类似感觉,那么,你很可能正在经历封锁期的特殊情绪状态,由于没有先例(心理学之前也没遇到过这情况),我们暂且叫它“居家疲软”。

我想声明一下,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在充分认可防疫政策的前提下,希望帮助更多人适应居家隔离的变化、保持心理健康。

基层人员和一线医护的辛苦,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每一份努力都是为了更加稳定、平和的未来生活。在此,我想向为抗疫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人们表达崇高的敬意。

居家疲软特指在这一波新冠变株奥密克戎疫情的影响下,由于疫情防控需要而进行居家办公、隔离等情况所引起的心理状态(不是疾病),它集中表现为易疲劳、效率低下、焦虑增多、情绪钝化、睡眠紊乱、惶恐及孤独感增加等情况。

如果你感受到居家疲软,那么以下几点原因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

1. 远离自然

3月12日,我开启居家办公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根本提不起精神,陷在沙发里刷手机忘了时间。

我浏览的不是过去旅行的记录,就是关于远方的视频,或者一些风景图片。

我看了一眼日历,发现今天是植树节。

去不了公园的我,吃了一顿饺子作为节日仪式(北方人嘛)。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每个城市都在这个时候展现它独特的魅力,踏青、春游是每年固定活动。比如,我生活的城市深圳,在三月份这座城市的天湛蓝湛蓝,白云朵朵恣意舒展,很多树在落叶子,很多树又刚刚生发,木棉花一朵一朵落下来,各种鸟儿热热闹闹的聊天,噪鹃不眠不休地唱着它的“光棍歌”,在这座夏天可以热死蚊子的城市,这样的春光分秒都珍贵。

在春天播种,秋天自会有收获,很多计划都在心里蠢蠢欲动。然而,这样的光景哪儿也去不了,自然会十分烦躁。

住宅成了整个生活的容器。

高消费、快节奏的一线城市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这里的生活并非局限于迷你型小公寓中,人们远距离通勤、外出就餐、逛商场和公园,这些公共空间让我们得以容忍狭小的居住面积,在每晚回到家中可以安心入睡。

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每天打猎、采集,他们的活动范围是多么广袤和松弛;如果将原始人全都关在山洞里,给吃给喝就是不让乱跑乱跳,他们啥感觉。

这些写入人类基因的空间需求在高房价的城市楼宇中自然无法被满足。那么,公共空间和人际互动,就成了人释放和缓解空间挤压感的必要条件。当我们住进钢筋混凝土的建筑里,本身已经脱离的土地,远离了自然界的周期规律,这个时候不能接近绿树、草木,自然会焦虑骤增。

2. 信息过载

面对不确定性,我们自然会想要获得更多信息。

比如,深圳卫健委的公众号,在最近常常一发布就是10万+的浏览量,这充分说明人们急切地渴望获得确定感。

然而,过度碎片化的阅读信息,不仅产生视觉疲劳,更会加剧心理负担。

你以为是这样吗:

我只是花几秒看一下新增数据,或者瞧一眼自己附近有没有确诊,紧接着你撂下手机去忙别的了。

然而,实际情况是这样:

在你的意识后台,大量工作都在处理消化着你刚刚阅读的这条消息。这个时候,尽管你还在专心做一件事,其实你的情绪、感知、体验都已经因为刚才那条信息变化着。你告诉大脑:别多想,我们专心做事。大脑说:我偏不。你告诉愈发疲惫的身体:我不想听你的,我要工作。身体说:嗯,那我给你断电。

现在,短视频成了替代性创伤的新战场,本来好好的,打开抖音刷一刷,心跳一下子就加快了。为了关注度,很多视频号会特意选取有冲击性的画面、震撼的音效和煽情的文字,大数据又会根据你的浏览推送你更多这类内容,一下子,你就好像置身于某个末日电影之中,想不难受都难。

3. 自我期待

“好不容易有这么的多时间,得好好利用。”打住,当你这么想时,已经在把自己放在不切实际的期待中了。

很多人觉得,平时盼着休息在家,终于有机会了,要干点以前没时间干的事,比如,学个语言啊,看本书啊,整理个东西,写个计划或者进展个项目。

不不不,现在的你,不适合给自己增加日常工作之外的任何工作。

我们生活在各种内卷的环境里,有一万个理由迫使我们努力。疫情反反复复,不仅让人心累,还增加了我们的挫败感。你会觉得,如果隔离这段时间没有做出点成绩,就很失败,很看不上自己,还会因为自己一天天浑浑噩噩深感愧疚,不断自责。这个现象,心理学有个称呼,叫有毒的生产力(Toxic Productivity)。

现代社会,人的成就感绑定在生产力上,以成绩、结果作为衡量标准。这让我们需要不断进取,时刻准备好,总是在线。这在平时尚不易做到,如果隔离期间还要求自己保持同样的工作热情和社交活跃度,就是在自我压榨。

之所以不建议你安排更多工作,是因为你的身体正在帮你消化许多情绪垃圾:

  • 在你视频会议时,大脑需要更快速地运转,以保证你在办公室和同事开会时那样的专注;

  • 在你长久使用电脑手机时,眼睛正在经历高强度的蓝光辐射;

  • 你的肩膀、脊柱都因为居家办公更加僵硬,你的消化道、免疫系统也在长久的隔离中逐渐受到影响。

这一切,都解释了为什么你啥也没干,就感到很疲惫。这个时候,再给自己定计划立Flag,就是在要求一个跑着马拉松的人顺便举重。

图片

4. 孤独

最近流传过一个段子:

亲爱的市民朋友,精神卫生中心提醒您:

居家隔离期间,如果你发现自己开始跟花花草草说话,这很正常,请不用惊慌。只有在花花草草开始回答你时,再联系我们。 

事实上,如果你自动脑补花花草草跟你说话,也不用惊慌,这反而是心理调节好的自我表现(无法区分幻想现实的另当别论)。

两年多前,疫情刚爆发时,我家种了十几盆月季和一大丛兰雪,小小的阳台郁郁葱葱,成了几个月隔离生活唯一的自然之地。我在工作室种了一棵爱心榕树,在这棵小树下还有许许多多的各种植物。每次给它们浇水,我都会跟他们讲话。月季生了几次红蜘蛛,每次都心塞塞地一边收拾一边叨叨它们。

如果你想做些什么来缓解孤独,只要不是伤天害理,就让自己做吧。

怎么能让居家疲软好一点?贡献几个办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