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43:可以骗,千万别讲道理!

 方圆长短 2022-03-16

偏向理性的人会以问题为出发点,一切反应都立足于解决问题。但感性的人则立足于同频共鸣为出发点,一切行为都围绕产生情绪共鸣并追求在这种同频共振中获得一种自我满足。

男人比女人更容易绝望恰恰就源于此:只要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处境改变不了,不管你怎么安慰都没用。因为他的判断会无比清晰的告诉他,这个问题没解决!因为关注的重点就是解决问题——只有解决问题才能改变处境,继而才能从产生这种情绪的环境中解脱出去。当他意识到完全无法解决,彻底无法改变的时候,他就绝望了、崩溃了、放弃了!

而偏感性一些的女性对人和事的关注点并不是在解决问题上,而侧重于强烈同频共振下的共鸣带来的自我满足。不管是人、事还是双边关系,出问题的时候,偏理性的人会把它当作一个工程去拆解,找出与预期的蓝图不相符的异常部分,并试图修正它,从而让其回到蓝图预期的运行状态。而偏感性的人,往往会把它看成是自我的投射,各种问题反而是触发各种感觉的源头,每一种感觉都给自己不同的情绪体验。她们通过情绪共鸣来感悟彼此并体验自身状态的不同侧面。共鸣这种事与问题能不能被解决,整体状态是否运行稳定都毫无关系——两个都很情绪化的人往往能非常默契并高度的情绪共鸣,但彼此的关系也极度的不稳定!

在追求情绪共鸣和自我满足的过程中,事实、证据链、是非、对错,统统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那个自我投射的目标所呈现出来的状态与自我内心的预期和感受是否处于同一频段上,并能够引发高度的情绪共鸣。所谓恋爱脑就是由情绪共鸣形成的自我满足能够让自己在形成判断的时候完全枉顾事实。那么,形成什么样的判断呢?当然是对人和事的判断!

我们来剖析一下这种人的精神结构:你让我很开心,我判断你是一个好人。即便有成堆的证据证明你十恶不赦,我的判断依然认定你是一个好人,因为你我之间构建起来的这种关系,作为自我的一种自我投射,能够满足我内心的期待和诉求,这种同频共鸣的体验所带来的满足,让我能够感受到一种确定性的安全感。我越是依赖于这种确定性安全感带来的自我满足,我就越会本能的忽视掉,甚至是排斥和敌视那些会破坏掉这种坚定判断的外部反馈和证据链!

如果外部的反馈不断地引发对自己的否定和质疑,久而久之,人就会非常痛苦,感受到极度的无力和压抑,甚至会滋生出各种形式的自我嫌弃。恰恰是这种低价值感的自我嫌弃会引导着自己对自身采取潜在的攻击行为。譬如说,对一切都充满愤怒,以各种作死的方式摧毁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不断地挑起与周围一切人和事的冲突,并滋生出一种整个世界都与自己作对、专门针对自己的委屈感。

通常这种情况下,人的精神结构中的自我保护机制会被触发。这种自我保护机制为了抵消掉现实反馈对真实自我的彻底否定,往往会像直升机在面对精确制导的防空导弹时采取的策略一样——发射出诱导弹来充当被攻击的目标。具体说来,它会以你的自我判断为模板,并根据你的内在需要修改模板中的内容,然后像投影仪一样投射到幕布上。于是,你看到了你想要的自己!那是加了滤镜还动过手脚的自己,但这个投射在幕布上的自己可以抵御那些来自现实反馈的攻击。当有人不断的给你讲道理,试图证明那不是真实的你,这个时候你肯定无比的愤怒。因为对方不仅是在讲道理,摆事实,而是要把那个引诱弹拿掉,让防空导弹直接击落你这架直升机!

越是重症就越需要无菌病房,自身的处境和状况越糟糕就越需要自我欺骗。越是对自己感到绝望和无力,在任何方面都不相信自己能采取行动改变什么,做任何事都虎头蛇尾,不断地下决心、发毒誓、采取极端行为,但每一次都让自己失望的那种人,就越无法接受真实的自己,也无法面对真实的处境。这种状况下的人最需要什么呢?捷径!这条捷径将会通向哪里呢?你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