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烦恼”的几则医话

 孙郎中 2022-03-16



《心经》里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然而在生活中,总有太多的事情让我们身不由己,总有太多的烦恼扰乱我们的身心。但其实,我们被烦恼、忧虑缠身,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把它留在了心里。正所谓,“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一切都是心的挂碍。只有让心变得简单,人才能活得潇洒自在。烦恼和痛苦的根源,我认为主要是心量太小。因为心量太小,所以总想着利己;总看他人的毛病;总是不满足;总是各种贪求和欲望;总处于焦虑之中;总是计较得失……最终导致了烦恼和痛苦!诚然,今时的人普遍心里痛苦,表现为各种烦恼,各种抱怨,各种愤恨,各种贪婪,各种疾病。所以,中医治病,不仅要治病的身,还要治病的心。今时医疗以治身为主。却不知心为本,身为标。病在身,本在心。心既不和,五脏六腑皆难安和,身病怎能消除?我反复强调治心,正是因为心病才是身病的根源。心里痛苦,百病难愈。 讲个故事:苏东坡与僧人佛印是好朋友,苏东坡对佛印说:“以大师慧眼看来,吾乃何物?”佛印说:“贫僧眼中,施主乃我佛如来金身。”苏东坡听朋友说自己是佛,自然很高兴。可他见佛印胖胖堆堆,却想打趣他一下,笑曰:“然以吾观之,大师乃牛屎一堆。”佛印并未感到不快,只是说:“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见皆化为牛屎。”这个故事人人皆知,其道理却很深。我从中体会到了关于幸福的提示:心中有佛,所见皆佛;心中有快乐,所见皆快乐。反之,心中若有怨恨恼怒烦,则所见皆怨恨恼怒烦。一个人内心怎样看待自己,在外界就能感受到怎样的眼光。一个从容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平和的眼光;一个自卑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歧视的眼光;一个和善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友好的眼光;一个叛逆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挑惕的眼光。内心安和的人,在生活中处处安和。这样的人一定生活幸福。我们的心最易受外境影响。外境的好与恶,皆反映到我心上,影响着情绪。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境恬淡,则百病不生;心若失和,五脏六腑皆失和,病遂生矣!我们的内心若能定而静,静而安,则感受到的亦是怡然的眼光。若长期抱怨自己的处境冷漠、不公、缺少阳光,甚至怨恨、烦恼、乱发脾气,那么真正出问题的,正是他自己的内心。长期处于这样的心境之中,容易患病。而内心世界一旦改善,身外的处境必然随之好转,随之而来的,亦必然是康健的身心及疾病的康复。 
现如今,无事常生烦恼的人群不少,心烦乃心神被扰。我曾碰到一例大学生,“烦”字长挂嘴边,口号就是“最近比较烦!”我说:“你接触点中医,除烦如反掌。”他半信半疑地听我建议坚持服用一段时间淡竹叶
水,加冰糖的。从此,心烦燥扰之感慢慢就消掉了。经此事理,小伙子对中医举手投足,凭借只言片语,就能出招愈病的风采大为佩服。可见,从怀疑到佩服之间,只需要一种疗效。引用当代国医大师梅国强临证常言的一段话:“作为医生,疗效是硬道理,不必在意经方派、时方派之标签,若一定要称某派的话,我以为统称'疗效派’”。这个观点我非常认可。作为中医人,不管是研究理论的,还是搞文献的,首先都应该是临床人,而且能在临床中取得满意疗效。若离开疗效谈中医理论,中医理论将是无本之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