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书推介 | 侯莉:《红楼晓梦任沉酣》

 红楼心语 2022-03-16


红楼晓梦任沉酣
作者:侯莉
六年前,开始给全校上“文学名作鉴赏”的选修课,专门讲解《红楼梦》,开始了自己的“红楼”之旅。
因为一个学期只有十讲,共计三十个课时,时间很有限。如何把一本《红楼梦》在短短的时间内,比较完整的介绍给孩子们,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既能引发阅读的兴趣又能引导积极地思考,是一个很令人头疼的事情。
经过几年的尝试和探索,终于有了自己的结构和特点。在讲授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乐趣。每次课前,认真翻阅红楼,认真研读相关的研究成果,设计框架,制作课件;课上课后和同学们交流分享,每年都会有新的感受和感悟。最开始的几年,主要致力于完善课程内容,以红楼为圆心,把相关的中国文化、文学、艺术等内容都串联起来,希望让课程变得丰富有趣,让每个学生都能爱上阅读红楼,更希望学生能由喜欢阅读红楼从而喜欢上阅读更多的经典。
开始写关于红楼的文字,很偶然。2017年的暑假,去苏州游玩,逛诚品书店,买了几本书。在返程的火车上,看到那些学者们笔耕不辍,把点滴的感悟都记录下来,佩服之余,也萌发了要把上课时的所想所感记录下来的念头。于是,从2017年暑假开始,写下了第一篇关于《红楼梦》的文章。慢慢养成了习惯,有想法就先记录下来,然后再逐渐完善。去阅读,去请教,去思考,越往深走越发现红楼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一扇门之后,是别样的广阔天地。
因为红楼,结识了很多喜欢红楼、喜欢阅读的朋友们,经常交流各自的观点和想法,观点相左的时候,可以讨论到废寝忘食,可以争辩到拂袖而去。但之后,每个人的想法都会不断完善。仔细阅读他们的书或者文章,反复聆听他们的讲座、沙龙等,深受启发,也深受感动。每一个喜欢红楼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坚持着对红楼的热爱。
我愿,隐居于红楼,观大千之景,历四季之幻,阅众生之相,尝甘苦之味,叹聚散之别。拥一部红楼,半盏浊酒,沉酣晓梦,余生欢喜,忘岁月静逝。

友情推介:
《红楼晓梦任沉酣》
推荐人:卜喜逢

王蒙先生曾说:“《红楼梦》就是中国文化,谈《红楼梦》就是谈中国文化,《红楼梦》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如果想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独特的人文传统,《红楼梦》是一个最佳的切入点,这得益于《红楼梦》描写的广度,更在于曹雪芹思考的深度。然而这也为研究《红楼梦》增加了难度。可以说,做《红楼梦》的研究是非常困难的,既需要敏锐的文学感觉,又需要广博的知识背景,更需要纯净的心思与不懈的努力。

侯莉老师在《红楼梦》研究上用功颇勤,多年来,她一直专注于《文学名作鉴赏》(《红楼梦》专题)的讲授。她的授课内容涉及到《红楼梦》诸多方面,如生活艺术、人物特性、建筑文化等等,这都是她关注的话题。

从整部文集来看,侯莉老师有着非常独到的认知。她的文章立足于传统文化,贴近作者,贴近文本,这使得本文集有了很强的可读性。侯老师是文字学出身,所以她经常会从文字学出发,去探究曹雪芹的创作思考,这又使得文章有了较强的学术性。她有着灵动的思维、广阔的视角,她的思考更是贯穿于整部小说,并能在小说与现实社会之间游走,互相触发,由点及线,由线及面,从而形成一个整体认知。这是这部文集的特点。

本文集收录了三十一篇文章,各文章之间虽无太多关联,但却有着内在的统一基础:这些文章均致力于《红楼梦》的悲剧阐释。《红楼梦》是一本常读常新的书,值得耐心读,反复体味。即使如此,其中丰富的内涵、博大的思想,依然无法获取穷尽。随着《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进入高中生的课堂,以通俗易懂、浅白流畅的语言,来解读这本经典名著,也是诸多专家学者所必须重视的。侯莉老师的这本《红楼晓梦任沉酣》可谓应时而作。

图书简介:

这本小集,涵盖了作者目光中、脑海里,关于《红楼梦》的点点滴滴:

有诗,有花,有酒,有茶,有大观园的楼榭,有穿行其间的丽人,有充盈其中的美,也有弥漫其中的悲。

《红楼晓梦任沉酣》,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定价39元。作者侯莉,文学博士,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山西省红楼梦学会会员,山西省太阴寺楹联协会副主席。浩瀚学海,独钟情于《红楼梦》,让更多的人悦读“红楼”,爱上“红楼”为心之所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