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阳病三焦不利临证探析

 三和行者 2022-03-16

1.形成少 阳 水火之变的原因有三:

一是胃气虚少。 根据时令和胃气的关系,少阳为初春,为天气始暖、万物生发之初,故曰初阳、稚阳,对应人体为胃虚气少, “ 血弱气尽、腠理开” 之时,而脾胃之气为中焦枢机,枢转无力 则水火郁聚停滞;

二是少阳主枢。 古人观察日 月 星辰,将少阳归结为由阴转阳的枢机和节点,少阳进一步阳消阴 长则传为以水病为主的三阴病,少阳必俱水病雏形,寒水渐盛、阳热渐衰则为虚寒水饮的太阴病,此正为阴阳之道;

三是病在三焦。 三焦为 人体水火气流通之所,三焦不通利则水火弥漫散聚,三焦畅通方能水火交融、阴阳自 和。

2.从第 96 条论少阳病的三焦病机

毕伟博研究发现,张仲景的学术之“ 法” 来源于法家之“法”,而经方条文与 方证作为 整体是可以佐证“法”的体系 存在。 小柴胡汤证作为 少 阳病的本证,其中第 96 条更是研究小柴胡汤及少阳病尤为重要的条文。 第 96 条包含 7 个“或然证”, 方后含 7个或然证的方药加减法, 而此 7 证不仅孤立地阐 述了 证候变化的用 药加减应对之策, 其排列 顺序却也暗含了 少阳病三焦不利之具体病机。

可将 7 个“ 或 然证” 按照 顺 序 对应 三 焦 病 位:“或胸中烦而不呕, 或渴, 或腹中痛, 或胁下痞硬, 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外有微热,或咳者”。

“或胸中烦而不呕, 或渴” 论于上焦火郁。 少阳病阳气受缚,郁而不伸则沦为邪火,而立足于六病全局,相较于三阴病而言, 三阳 病多 为 正气尚 未耗殆,仍能与 邪气相搏成抗争之势, 邪火郁于胸中 则 发为胸烦;少阳为 “ 东方生升之气” 而主升主动。 《素问· 脉解篇》云:“( 少阳) 所谓甚则 跃者, 九月 万物尽衰,草木毕落而堕, 则 气去阳 而之阴, 气盛而阳 之下长,故谓跃”,少阳郁火升跃故而口 渴咽干。 此句

“胸中烦” 可发展为 邪 热 内 陷 中 焦、 水热 互结的 结胸,也可因津液虚少 加重而成栀子豉汤证的 “ 心 中结痛”。 “胸中烦而不呕”恰对应第 96 条的“ 心烦喜呕”,心烦和呕吐并见提示火郁和水逆并存的 整体病机,心烦而不呕则上焦火重而下焦水轻,为阴阳消长变化的体现,此时去半夏之温、人参之甘以除抱薪救火之弊,加瓜蒌实苦寒通泻上焦郁火。

“ 或渴” 为郁火灼伤津液,故去辛温之品, 加大人参的用 量, 以甘寒的性味凉润生津,加苦寒之瓜蒌根清解郁火。

“或腹中 痛” 论于中 焦 胃 虚。 《 伤 寒论》 第 97条:“血弱气尽, 腠理开, 邪 气因 入……嘿嘿不 欲饮食……小柴胡汤主之。” 少 阳病血弱气尽, 胃 虚而邪风入中, 正邪 相搏, 故而默默不 欲饮食。 胃 虚本有

“腹中痛”,此腹痛因正气不荣所致, 程度较为 轻微,疼痛绵绵时而发作, 故去黄芩以 防苦寒败胃。 方后注明“加芍药三两”, 应为 水血结滞时的 变 法, 也合乎少阳的病传变化。

“或胁下痞硬, 或心 下悸、小便不利 ” 论于下焦水逆。 曹 颖 甫 《 经方 实验录》言: “ 盖 胸 中 属 上焦,胁下则 由 中 焦 而达下焦, 为 下焦 水道所从出 ”,胁下痞硬则 为 水饮自 下焦 水道出 而停聚于中 焦 胁下,此类水饮停聚轻则为柴胡汤证宜以汗之,重则为十枣汤证当峻下逐水。 水停于中焦偏外则见胁下痞硬,自 下焦冲逆至中焦偏里位则发为心下悸,停于下焦正位,水饮不化而阻隔膀胱则 为 小便不利。 原 文中加减法亦可体现下焦饮逆的治法, 胁下痞硬则 去甘壅之大枣,加牡蛎利水。 《伤寒论》第 395 条: “ 大病瘥后, 从腰以 下有水气者, 牡蛎泽泻散主之”, 即为牡蛎利水以散结之明证;心下悸、小便不利则去黄芩,因其苦寒之性不利于水饮温化,加茯苓以淡渗利水。

“或不渴,外有微热” 论于上焦郁火轻。 三阳病依六病次序依序病传, 少 阳为 半表半里而以 郁火凸显,今“口 不渴”为少阳上焦郁火未灼及津液, 而“ 外有微热”正喻示少 阳 病逆病传次序, 有传至太阳 的趋势,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 指出: “ 身 热不渴为表有热”,正此象也。

“或咳”论于下焦 饮逆重。 少 阳 病 水饮起于下焦,呈冲逆之势,水饮逆犯中焦则 “干呕不能食”, 停于中焦与 上焦之间的胁下则发为痞硬,若水饮更盛,继而往上凌射上焦则见咳逆。 故而去参枣姜等甘滋之品,加五味子、干姜助温化之力 。

3.第 230 条可佐证少阳病的三焦病机

张仲景在《伤寒论》第 230 条自 注, 服小柴胡汤后“上焦得通, 津液得下, 胃 气因 和”。 小柴胡 汤以柴胡为主药,合化饮、健中 之品 共奏疏利 三焦、推陈致新之效。 分而论之,上焦既有火热内郁,又有自 下焦逆冲而来的水饮,其本在于阳气的生发受碍,故而“上焦得通”则郁火自 消。 阳气挟水饮上冲, 如若气畅路通,自 当化为 生理状态的津液下灌, 泽润周 身,此为津液得下。 《黄帝内 经素问 集注》曰: “( 阳明胃 气) 亦行气于三阳 也……此三阳 之气, 亦胃 腑之所生也。”三阳为胃 气多 少之形容, 而少 阳为 三阳之末,胃 虚气少, 待 “ 谷气来” 胃 气得复, 则 脉“徐而和”,此即胃气因和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