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献摘录】“十四五”期间中药材产业趋势与发展建议

 369蓝田书院 2022-03-16

“十四五”期间中药材产业趋势与发展建议

万修福1,王升1,康传志1,吕朝耕1,郭兰萍1,黄璐琦2*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北京 100700;2. 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

摘要:

该文通过总结“十三五”期间中药材产业发展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梳理了不同地区9个代表性省份的中药材产业发展主要情况,分析了“十四五”期间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五方面趋势,并给出了今后发展的五点建议。

中药材产业发展主要趋势: ①道地药材发展提速,优质中药材需求持续增强;②市场供求错位日趋严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③生态种植成核心生产方式,接续助力乡村振兴;④药食同源类持续增长,饲料“禁抗”带来重大机遇;⑤追溯体系建设加快,“互联网+”浪潮涌现。

中药材产业发展建议: ①推进生产布局,因地制宜发展道地药材生产;②加强种子种苗商品化和育繁推建设,推动种业实现“四化一供”;③保障种植用药安全,加快推进专用农药登记工作;④研究与实践并重,推动中药生态农业理论和技术研究;⑤加强应用示范,促进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整体来看,我国中药材产业“十三五”期间取得了显著成效,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挑战和机遇并存。

“十三五”期间,中药材在中医药事业和健康服务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利好政策不断加力,中药材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7年中医药法正式颁布实施,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发布,中药材产业迎来了振兴发展的大好机遇,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有效用中药的高度重视。

5年来,中药材产业围绕“有序、安全、有效”的发展目标,涌现出一系列的成果,极大推动了产业的发展进程。不仅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也正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发挥突出作用。当前,我国中药材产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新的问题,挑战和机遇并存。梳理现状、分析问题,对未来的发展进行思考和定位,对于保障中医药事业稳健发展、维护全民健康和实现国家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分析“十三五”期间中药材产业发展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整理了主要产区发展现状,预测了“十四五”期间的产业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
 中药材产业发展主要特点

1.1种植热度多年未减,面积持续较快增长  

目前50余种濒危野生中药材实现了种植养殖或替代,常用600种中药材中的200余种常用大宗中药材实现了规模化种养,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已汇总到730余种种植中药材的信息。中药材种植面积呈现大幅度增加的趋势(图1),2019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7 475万亩(1亩≈667 m2),各地面积差异较大,其中云南、广西分别达到794万亩、685万亩,贵州、湖北、河南3个省在500万~600万亩,湖南、陕西、广东、四川、山西等5个省在300万~500万亩,河北、重庆、山东、内蒙古、甘肃、吉林、安徽、辽宁、黑龙江、海南、宁夏等11个省在100万~300万亩。根据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的初步汇总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约为8 822万亩。

图片

图1  2011—2020年中药材种植面积

不同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差异较大,仅以2019年有统计数据的59种常用大宗中药材为例,其种植总面积为2 046万亩,其中12种中药材突破50万亩,连翘居首位,达到322万亩,枸杞、黄芪、金银花(含山银花)、丹参等超过100万亩,黄芩、山楂、党参、当归、柴胡、山茱萸、苦参等超过50万亩。

1.2优势产区各具特色,标准体系形成雏形  

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初步形成了四大怀药、浙八味、川药、关药、秦药等道地药材优势产区。其中浙江以“浙八味”为主的道地药材种植面积达22.3万亩;四川的川黄连、川天麻、川芎产值均超过10亿元;黑龙江的刺五加、人参、关防风均超过20万亩,在全国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其中刺五加占80%以上,关防风占40%以上;云南把中药材列入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确定的重点产业,已认定65家企业为“定制药园”企业,认定三七、天麻、滇重楼等中药材种植面积16.88万亩。甘肃近年来当归、党参、黄芪的产量分别占全国的80%、90%、50%以上,年产值超过200亿元。

随着多年的持续研发,中药材的标准体系已渐成雏形。一是牢牢抓住了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中药材农药残留检测、中药材二氧化硫测定、人参、三七、三七种子种苗等近20项ISO国际标准获发布,是全球传统药材标准化建设史上新的重大突破。同时为打破中药材国际贸易壁垒提供了技术支撑,如绿色和平组织曾报道74%的中药材农残超标,但是按照中药材农药残留检测ISO国际标准统计后,超标率仅为1.72%。二是团体标准实现从生产到市场流通全程覆盖。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牵头组织,联合全国近百家企事业单位,立项与发布的通则及系列标准共计800余项,涵盖道地药材、种子种苗、生产技术、商品规格等级等,弥补了中药材系列标准缺失的空白。此外,农业农村部2020年立项了山茱萸等4项道地药材生产技术规程国家标准和3项(根茎类、果实和种子类、花类)道地药材生产技术规范行业标准,中药材标准体系建设进程加快。

1.3良繁体系初具规模,种业发展日渐提速  

中药材优良品种选育在近10年有了长足进步,截至2019年,选育出新品种的种类从20世纪90年代的10种左右达到116种,选育出新品种共计537个,其中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十三五”期间选育出30余个。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作为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四项重点任务之一,已在20个省区建设了28个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子基地合计近180个,繁育种子种苗约120种,有效改善了区域内种子种苗的供应与质量。2019年安徽霍山县等8个中药材制种大县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区域良种繁育基地,并被纳入“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实现了中药材国家区域良种繁育基地零的突破。

2014年以来,人参、三七、五味子、丹参的种子种苗ISO国际标准,以及《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标准》等14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均获发布,白术等9项中药材种子(种苗)国家标准已提交行业主管部门审批。此外,据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统计,截至2020年3月,全国登记种类有中药材种子、具有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为121家,较2018年增长近一倍。法治建设稳步推进,《中药材种子管理办法(草案)》已于2020年完成农业农村和中医药行业内的意见征求与修改完善。

1.4生态种植已成共识,增产增收优势明显  

中药生态农业的概念在2015年被提出,“推行中药材生态种植”于2019年被写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表明中药生态农业已成为中药农业发展的国家战略。尽管现阶段中药材生产仍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但生态种植越来越得到重视,且发展速度很快,根据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相关专家对21个省市区的调研数据显示,中药材生态种植面积超过500万亩。目前超过70种中药材开展了林下种植、拟境栽培、野生抚育、间套轮作等生态种植模式的探索与应用。其中人参林下种植已成为东北地区人参生产的重要方向,面积超过270万亩,为药用和食用人参未来的差异化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与此同时,农田种植也开始尝试生态种植技术,如宁夏黄芪的农田生态种植模式,核心技术为“春发草库、伏耕除草、秋季精播、双膜覆盖、农机农艺结合”,示范和推广5000亩。

虽然中药材种类众多,种植模式和技术千差万别,但生态种植整体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通过对林下种植、间套作、轮作等30种中药材的生态种植模式的分析,发现生态种植较常规种植每亩年均增收4000余元,其中25种生态种植模式下的中药材,平均增产17.58%,如苍术和玉米间套作较常规种植增产45%,年均增收4000~5000元/亩,生态种植的人参、黄芪、苍术和柴胡的年均收益是常规种植的7.65、11.96、3.12、1.61倍,投入产出比平均下降57.90%。

1.5监督检查力度增强,整体质量逐年向好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提升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近年来各级药品监管部门持续增强监督检查和抽验力度,对违法违规企业和不合格产品依法查处和曝光,有效地提高并规范了市场秩序,促使生产企业质量责任主体意识越来越强。抽验结果表明,全国中药材及饮片的总体质量持续提升。2019年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累计抽验中药材及饮片54188批,合格49188批,平均抽验合格率为91%,较2018年提高了约3%,其中各省在67%~100%之间,20余个省的合格率在90%以上,进一步比较2013—2019年全国年均54861批次的抽验数据,发现我国中药材与饮片总体合格率,从2013年的64%提升到2019年的91%(图2)。主要质量问题包括掺伪掺杂、染色及增重、过度硫熏、虫蛀霉变、炮制不规范、栽培变异引起的质量下降、进口药材问题等。整体看,中药材与饮片质量稳步提升、逐年向好。

图片

图2 2013—2019年全国中药材与饮片总体合格率

1.6追溯体系多极发力,建设驶入快车道  

中药材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是实现中药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的重要抓手,是治理中药材和饮片质量问题的有效举措。目前已开通运行全国中药材供应保障平台、全国中药材流通追溯系统等2个国家级追溯平台。前者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统筹部署下,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负责搭建,2019年开通,围绕种植、加工、仓储、流通生产和指导、监测、检测、追溯服务两条主线开展服务,旨在联通全国的中药材供应保障系统,搭建集产地加工、质量检验、仓储物流、电子商务与追溯管理于一体的平台,累计服务用户2600余名,涉及企业494家,基地857个,涵盖239种中药材。后者由商务部支持建设,成都中医药大学联合企业于2009年研发,消费者运用系统可通过互联网、药店终端信息,了解到所购买中药材生产、流通环节的情况。

省级中药材追溯系统建设阶段性成效显著。2010年以来,商务部、财政部分批支持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开展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覆盖约2000家企业、1.5万家商户,以信息技术倒逼中药材源头治理,如山西省2018年底完成了以“两个中心,四个地市”为框架,7个企业为试点的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基本完成试点企业的12个中药材种植基地、5个大型仓库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了数十种道地药材饮片的信息可追溯,其中安宫牛黄丸等3种中成药的全流程可追溯属全国首创。

1.7生产组织形式优化,品牌打造初见成效  

《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要求“向中药材产地延伸产业链”。促使加工企业与产地的对接日趋紧密,众多上市公司纷纷以多种形式下沉产地。同时,政府加大了中药饮片质量监管力度,促使饮片生产企业为保障质量而不断增加中药材种植和初加工环节的投入。实际生产中,单纯的农户个体生产,既不利于技术推广和中药材质量的有效控制,也不利于实现产业“有序、安全、有效”的发展目标,所以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植公司正在成为中药材种植的中坚力量。2020年,仅湖北的中药材种植企业(合作社)就达到4000余家,中药材生产的纵向组织形式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中药材品牌打造进入快车道。2019年中国中药协会启动“中国中药品牌行动计划”,发布8家中国道地药材品牌、2家中国生态绿色中药材品牌,并启动了中国中药品牌集群发展联盟。2011—2020年,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增加88个,累计达到227个。各地也高度重视区域品牌建设,已发布广西“桂十味”、陕西“秦药”品种、山西“十大晋药”、江西“赣十味”“赣食十味”、湖南“湘九味”、黑龙江“龙九味”、浙江“浙八味”和“新浙八味”、福建“福九味”,以及吉林10种优势道地药材等。

1.8成为脱贫支柱产业,脱贫增收成效显著  

《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实施,为贫困地区全面开展中药材产业扶贫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中药资源广布于我国的贫困地区,各地立足资源禀赋,推动中药材种植成为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途径。全国有53%的贫困县具有一定发展中药材产业的条件,截止2019年初,约有44%的贫困县开展了中药材种植,2019年贫困地区中药材种植规模达2129.82万亩,年产量1939.87万吨,年产值694.87亿元,总销售额587.58亿元,其中电子商务销售额占11.32%;共带动贫困人口221.84万人,贫困户人均增收1907.81元;注册商标(品牌)4432个,拥有中药材的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269个。

各地区中药材产业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如贵州把中药材作为全省重点发展的12个特色农业产业之一,副省长担任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2018—2020年,年均带动12.18万户贫困户,38.40万贫困人口增收,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产业扶贫“贵州风景”。山西58个贫困县均种植中药材,面积220多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70%,万亩以上的贫困县有44个。如平顺县带动3.5万贫困人口,人均增收4100元,甘肃58个贫困县中有21个是中药材主产县。2018—2019年,甘肃依靠中药材产业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5万余户、贫困人口20多万,宕昌、岷县、陇西、武都、渭源等5县区,中药材收益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分别达55.6%、54.3%、35.4%、32.5%、28.7%,部分主产乡镇达70%~80%。

2
 中药材产业发展主要问题

2.1道地产区意识和抗市场风险能力有待提高  

全国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尚未有官方统计数字,由于各地统计口径、渠道、方法和尺度等方面的差异,统计出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难以准确服务宏观决策和生产规划。中药材讲究道地性,在实际生产中,各地道地药材意识还较为薄弱,滥用道地药材称呼、盲目引种和扩充产区的现象比较严重。对于价值高的道地药材,各地纷纷引入,一方面造成产区被动变迁,道地产区存在被所谓的新兴产区取代的风险;另一方面导致部分中药材供求失衡,市场价格呈现大幅波动趋势,陷入“一涨就种,一种就多,一多就跌”的怪圈,对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农户造成了极大的经济风险。

对于中药材综合200指数涉及的中药材,年涨幅前10位中涨幅超过100%的品种,2016—2019年年均5个,其中2016年和2019年均达9个。2020年涨幅排名前20的中药材,其涨幅范围为41.08%~116.67%,跌幅排名前20的中药材跌幅范围为22.22%~71.43%。整体来看,中药材市场供需信息缺乏,价格涨跌幅波动较大,亟待引起政策层面的高度关注。同时,中药材是一二三产紧密相连的特殊产业,存在“低、小、散”的种植现状,与生产成本和技术要求较高的矛盾突出;产品订单率较低,市场信息不对称,定价权由深加工企业掌握;农民小额贷款难,难以形成规模经营,并受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双重影响,缺少产销合作组织和龙头加工企业带动,“产—加—销”一体的产业链尚未形成,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2.2种业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中药材种业正处于“四化一供”初期,商业化育种正处于萌芽阶段,新品种的选育、生产、繁育、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专业化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绝大多数中药材没有主栽品种,品种布局区域化尚处于空白。由于很多中药材遗传背景狭窄,良种选育和野生品种驯化时间长、难度大,导致适宜推广的产量高、药性强、稳定性好的新品种不多,良种推广率尚不足10%,仅石斛、枸杞、金银花、瓜蒌、罗汉果、杜仲等少数实现区域化布局。二是种子生产专业化水平低。主要作物商品化率接近100%,仅有粳稻、小麦、蔬菜、中药材等种子商品化率还有提升空间,其中中药材种子种苗商品化率不足10%,导致数量充足、质量可靠的种子种苗不足,已有的繁育基地,规模和涵盖的中药材种类较少,远不能满足区域和行业发展需要。三是种子种苗市场不规范。中药材种业主体缺乏,经营企业数量不足,基本处于“企业自繁自用、农户自产自销及乱引种苗”的状况,经销商以市集农户为主,绝大多数种子无包装,缺乏质量保证。四是中药材植物新品种保护相对薄弱。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授予中药材植物新品种权仅49件,虽然新《种子法》实施后,对非主要农作物实行登记管理,但是中药材尚未被纳入登记目录,仅有浙江、安徽、河南、广东等地开展了中药材新品种登记或评定工作。

2.3生态种植模式和配套技术体系有待完善 

快速发展的中药生态农业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种植模式和技术规范缺乏。除了拟境栽培、林下种植、野生抚育、间套轮作等主要模式。还涌现出草药伴生、地膜控草、春发草库、瘦土控苔等多样的农田生态种植技术措施。对于模式和技术缺乏系统性研究,形成的技术标准少。如检索全国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发现,林下种植模式仅有6项林业行业标准,50项地方标准,涉及三七、重楼、天麻、人参等32个中药材。同时,推广力度不够,在全国范围内尚缺乏知名度高的中药生态农业示范区。二是部分模式下生态优先原则需要加强落实。如开展林下种植时,需要达到林地生态系统功能稳定和产出优质中药材的双重要求。实际生产中往往被忽视,种植时大面积翻耕土壤,清林过重现象较为普遍,忽视林木的经营管理,造成水土流失加重,生物多样性降低。整体来看,中药生态农业多为不同农业生产操作间的横向耦合,对于各种模式的描述通常局限在模式的结构搭配与组装,而对适用区域、结构组分之间的比例参数及阈值,以及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废弃物综合利用关键配套技术关注度不够,导致复制过程中可操作性不强,推广效果较差。

2.4专用农药研发和规范制定有待加强  

中药材种类多、种植面积相对较小、农药市场规模小和药害风险高等因素,导致企业开发和登记中药材用农药产品的积极性不高。中药材病虫草害防治需要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产品严重不足,甚至无药可用,中药材农药使用标准及规范的制定缺乏依据,中药材农药使用无法管理。在生产中超范围使用、乱用滥施农药等现象较为普遍。甚至有的地方仍违规使用禁限用农药。在中国农药信息网初步查询,截至2021年6月,仅人参,三七、枸杞、白术、元胡、铁皮石斛、菊花、山药、麦冬、芍药、玫瑰、牡丹、金银花、党参、百合、板蓝根、贝母、大黄、当归、黄精、黄连、玄参、苍术等23种中药材有农药登记,其中有些已过期,有些仅适用于观赏用途。而规模化种养的中药材在200种以上,农药登记数量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已登记农药产品也是偏少,例如三七常见病虫害多达13种,而只针对黑斑病和根腐病,登记了2种农药5种产品;杭白菊害虫达18种,仅登记了用于防治根腐病、叶枯病、蚜虫、斜纹夜蛾的3种农药4个产品。

2.5中药材生产机械化水平亟待提高  

对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135个示范基地的调研数据显示,基地整体机械化水平为16.87%,种植、田间管理、收获及初加工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分别为18.48%、22.24%、14.52%、13.78%,这与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7%,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相比,差距巨大。其中劳动量最大的环节是移栽和收获,其机械化需求最为迫切,“无机可用”和“有机难用”的现象明显,这一定程度代表了全国中药材生产机械化的情况。相对于主要农作物,中药材有其特殊性,一是种类多、面积小、标准化程度低,难以实现规模化种植,这是推广机械化的最大难点;二是种植区域多为山区丘陵,农作物尚且难以实现机械化,中药材难度更大;三是部分传统初加工方式流程复杂,机械无法替代。以干燥环节为例,不同产地的中药材有自然晾晒、烘房烘干、带式干燥、蒸制干燥、微波干燥、红外干燥等多种方法,对于较高品质和高附加值的中药材,也采用真空冷冻干燥、真空脉动干燥等,装备和标准化程度各不相同。

3
代表地区中药材发展情况

通过整合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各岗位和试验站的调研数据,并综合各区域中药材产业文献和新闻报道资料,选择了黑龙江、河北、山西、山东、湖北、贵州、云南、四川、甘肃等9个代表省份,对其中药材产业发展特点进行了梳理。

黑龙江中药材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黑龙江农业农村厅的数据显示,2020年黑龙江种植面积达到260万亩,产量52万吨,产值104亿元,效益35亿元,均比2018年翻一番。①“龙九味”种植面积134.7万亩,创建万亩以上示范区18个、10万亩以上大县5个;②板蓝根、刺五加面积均达到30万亩以上,紫苏、人参、关防风种植面积均达到20万亩以上;③优质中药材在全国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刺五加占80%以上,板蓝根占50%以上,关防风占40%以上,平贝占30%以上;④2020年新建国家级产业园1个,省级产业园6个、中药材特色小镇5个、种子种苗繁育基地208个,认定“定制药园”11个。

河北2020年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稳步发展,据承德综合试验站提供的数据为273万亩。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报道:①着力打造燕山、太行山中药材产业带和冀中平原、冀南平原、坝上高原中药材产区“两带三区”。优势产区种植规模发展到116万亩,常年种植品种120多个;②已创建千亩以上中药材示范园396个,万亩以上现代园区15个,十万亩以上产业大县5个;③创建国家级特优区3个,省级特优区11个。涉县柴胡等14个产品注册登记了地理标志;④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省级中药材地方标准数量居全国首位。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省大宗中药材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绿色防控、配方施肥和林药间作等全链条的标准体系。

山西2020年新发展中药材64.7万亩,总面积约330万亩,估算产量45万吨,产值70亿元。长治综合试验站、浑源综合试验站提供的信息显示:①2020年新增柴胡1.86万亩,山药4.54万亩,金银花5.97万亩,连翘5.54万亩。建成黄芪、党参、苦参、柴胡等标准化基地35个;②发布山西药茶省级区域公用品牌,把药茶作为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发展的着力点、突破口,2020年山西药茶产值达5.1亿元,同比增长150%;全省药茶加工企业由原来的110多家增加到250多家,产品共计50多种500多款,带动约1万名农户实现增收;③58个贫困县均种植中药材,面积约220多万亩。“十三五”期间,在贫困地区共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约71万亩。

山东是中药材生产大省,2020年种植面积385万亩。根据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报道:①形成了鲁西南、鲁中、黄河三角洲、鲁东半岛四大药材生产种植区,以及东平湖、南四湖水生药材养殖区;②多年生中药材在地面积达到180万亩,种植品种超过110个。其中万亩以上种植规模中药材为23个,农业总产值约200亿元;③金银花、丹参、西洋参、丹皮、山楂等产量均在全国前列。其中金银花近90万亩,西洋参5万余亩,均是全国最大产区。金银花的种植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年产干花1.8万吨,是全国最大的金银花生产、加工和集散基地。

湖北2020年种植面积380万亩,栽培品种82个,产量达到70万吨,总产值约135亿元。黄冈综合试验站提供的信息显示:①全省形成鄂东南大别山区、鄂西南武陵山区、鄂西北秦巴山区、江汉平原、鄂南幕阜山区、鄂北高岗地区等6大中药材产区,建成县区级中药材种养殖基地41个、种植企业(合作社)4 110家。②形成神农架综合品种、蕲春蕲艾、英山苍术、罗田茯苓、麻城菊花、潜江半夏、利川黄连、巴东玄参、京山乌龟、南漳山茱萸、通城金刚藤等11个“一县一品”建设试点;③成立湖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设置“六岗四站六基地”,重点围绕蕲艾、菊花等10种中药材开展技术研发和示范。

云南把中药材产业确立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之一,2020年种植面达900万亩,产量114万吨,连续4年均稳居全国第一。①三七、天麻、重楼、云木香、砂仁等17个中药材种植面积均突破10万亩,三七、重楼、砂仁、石斛、天麻等10个中药材的农业产值均超过10亿元,三七、灯盏花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90%以上,认证中药材有机产品累计达到240个,约占云南省有机产品获证产品总数的8.81%;②三七、灯盏花、滇重楼、云木香、草果、云茯苓、砂仁、石斛、白及、美洲大蠊等10个中药材占全国市场供给量的半壁江山。文山三七在“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榜”中影响力指数位列第1。

贵州2020年中药材种植面积711万亩,产量207万吨,产值2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87%、7.33%、34.24%。综合贵州日报和贵阳综合试验站的信息显示:①种植规模跃居全国第二,产量产值进入全国前十位。与2018年相比,种植面积增长近三分之一,产值增长105亿元;②培育了黄平等25个10万亩以上种植大县,200亩以上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1 296个,47个单品种种植规模超万亩,37个单品种产值超亿元。近野生石斛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位居全国第一,施秉太子参、兴仁薏仁米等获得了全国市场定价权;③2020年新增“定制药园”建设示范单位37家,覆盖9个市州,种植面积20余万亩,涵盖黄精、铁皮石斛、头花蓼、天麻、太子参、薏苡仁等24个中药材,所有品种实现订单种植。

四川2020年中药材种植面积700余万亩。①形成了广元—凉山州、巴中—宜宾两条南北走向,甘孜—宜宾一条东西走向的中药材产业带,产量和产值占据全省80%以上;②中药材总产值约173亿元,白及、黄连、麦冬、金银花、重楼、柴胡、附子、桔梗、栀子、川牛膝、当归、泽泻、丹参、白芷等18种中药材产值合计达到106.05亿元,为四川省大品种中药材,其中白及、黄连、川明参、天麻、川芎产值均超过10亿元;③建成300公顷种子种苗繁育基地,设有11个生产基地、1个双流保种基地和1个种子种苗检测中心,能对100多种品种进行繁育,覆盖18种大品种中药材;④已建立4个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平台;形成川药信息网、川药数据库等中药材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甘肃2020年中药材种植面积约480万亩,较2016年新增44万亩。①已形成陇南山地亚热带暖温带区、陇中陇东黄土高原温带半干旱区、青藏高原东部高寒阴湿区和河西走廊温带荒漠干旱区四大优势药区;②优势中药材当归、党参、黄芪、大黄、板蓝根、半夏等年产量占该品种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近5年来当归、党参、黄芪的平均种植面积,分别达到57.6万亩、75.7万亩、67.4万亩,产量分别占全国的80%、90%、50%以上,产值超过200亿元;③种植面积在30万亩以上的县有4个,20万亩以上的县有2个,10万亩以上的县有8个。岷县当归、渭源白条党参、陇西黄芪、武都红芪、瓜州枸杞等18种中药材获得国家原产地标志认证。

4
 “十四五”中药材产业主要趋势

4.1道地药材发展提速,优质中药材需求持续增强  

中医药在健康养生和防病治病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道地药材是我国传统优质药材的代表,发展日益受到重视。一是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人民健康需求发生改变,中药材质量和安全性成为关注的焦点,2021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实施道地中药材提升工程”,是继《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后又一有利政策,将使道地药材质量更优。二是受我国预计2021年底进入深度老龄社会,比预测时间提前四年的影响,对老年人慢性病防控和健康促进方面的关注度会逐步提升,将使道地药材需求更旺。三是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医药成为抗击新冠疫情的主力军,表现卓越,使得道地药材更受认可。预计未来五年,优质道地药材的需求会持续增强。

4.2市场供求错位日趋严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中药材生产的供给侧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供过于求和供需错位现象日趋严重,粮食价格的低迷和乡村振兴的发展,促使中药材种植面积呈现井喷式增长,而中药材供需又缺乏权威统一的信息发布渠道和制度,供需脱节导致跟风种植现象严重。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重规模求速度的中药材产业旧模式已不适应目前的发展形势,重质量求效益的新方向是必然选择。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应该以需求为导向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真正实现中药材产业的“有序、安全、有效”。在助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中药材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4.3生态种植成核心生产方式,接续助力乡村振兴  

在“不向农田抢地,不与草虫为敌,不惧山高林密,不负山青水绿”的中药生态农业“四不宣言”的指导下,愈来愈多的中药材正开展生态种植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在欠发达地区应用林下种植、拟境栽培、野生抚育等生态种植模式,正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更是“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发布后,在森林、草原、宜林荒山荒地荒滩、退耕还林地等区域开展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更成为中药材生产的首选模式。同时,陕西、云南、甘肃、福建等地陆续出台深化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的举措,明确提出推进中药材生态种植的具体目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各省设立《道地药材生态种植及质量保障》项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也要求各省组织实施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可以预见,生态种植作为中药材的核心生产方式,在乡村振兴中大放异彩。

4.4药食同源类持续增长,“替抗”带来重大机遇  

2010—2019年,109个“药食两用”品种(含9个试点品种,不含大枣和赤小豆)贡献了中药材80.06%的需求增长。原料中包含药食同源类中药材的产品更加多样化、时尚化,更加迎合年轻人需求,包括咖啡、甜品、饮品、燕麦稀、黑芝麻丸等新品不断。2020年国内中药保健品主要电商平台的销售量达到4.34亿件,销售额229亿元,同比增长94.69%,药食同源产品需求持续增加。

此外,自2020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停止除中药以外的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和进口,“替抗生素”中药类饲用产品需求势必持续增长。据推算,在未来5~10年,饲用产品对中药资源的需求量将远超过目前人用量,所涉及中药材的需求量将迎来新的持续增长。

4.5追溯体系建设加快,“互联网+”浪潮涌现  

应用以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为核心的“互联网+”信息技术,解决产业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产业升级转型赋能已成为趋势。2019年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协同推进肉菜中药材等重要产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2020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推动相关部门共同开展中药材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已成为中药材产业“互联网+”的实践典范。同时,在供需管理、种植监测、仓储管理、质量追溯,以及信息分享等环节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中药资源动态监测网、中药材天地网等一批网络平台,正积极探索了种植技术、供需信息等信息发布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取得了显著成效。

5
“十四五”中药材产业发展建议

5.1推进生产布局,因地制宜发展道地药材生产 

《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的细化和落实正在进行,因此各地中药材生产和布局仍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建议进一步加快道地药材生产布局。首先,依据《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和《道地药材标准汇编》等著作,因地制宜选择品种,并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产业优惠和保护政策,避免盲目引种和扩充产区,引导非道地产区逐步退出道地药材生产。同时,利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成果,建立中药动态监测网络和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划定野生道地药材资源保护红线区域,进行保护和资源恢复,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其次,建议把中药材生产统计纳入国家常规统计制度中。以中药材主产区为主要区域,以大宗、常用、道地药材为主要对象,建立全国中药材生产统计平台,服务宏观决策和生产规划。再次,加大对种植基地的支持力度,加强示范引导和宣传力度,优先支持中药企业自建基地、专业合作社等有稳定销路的道地药材生产基地,达到在原有基地基础上提质增效,避免人为盲目扩大生产。针对当前部分传统知名道地药材受经济效益影响出现萎缩的情况,开展适度恢复。最后,加强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指导,缓解生产分散决策导致的总产量和价格大幅度波动,推动建立以优质优价为导向的价格形成机制。

5.2加强种子种苗商品化和“育繁推一体化”建设,推动种业实现“四化一供”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几乎成为全球种业人的共识。正处于起步阶段的中药材种业,需要稳步向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看齐,做大做强种业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提高种子种苗商品化率。种子种苗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尤其是大宗常用、药食同源类是未来中药材需求的核心品种。建议重点围绕此类品种进行布局,以单品种树立品牌,稳步拓展种类,提高种子种苗商品化率。二是建设“育繁推一体化”示范基地。育繁推一体化是指育种、扩繁、推广和销售紧密结合,协同发展的模式。建议开展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可持续利用示范区建设,保护产业发展赖以生存的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在道地产区布局建设“育繁推一体化”示范基地,配备种子的检测仪器,具备制种、种子加工、质量检测的综合能力,打造稳定的制种能力;三是构建药用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体系。制定测试指南编制守则,由易到难、分批次逐步制定一批测试指南。积极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推动中药材纳入非主要农作物登记;四是加强法治建设。尽快出台《中药材种子管理办法》,明确种子的品种登记制度,保护育种者权益,规范生产经营过程,从源头保障中药材质量。总之,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进一步加强扶持,推动市场健康发展,早日实现中药材种业的“四化一供”。

5.3保障种植用药安全,加快推进专用农药登记工作  

在登记中药材农药种类上,应以高效、低毒、环境友好为标准,简化审批程序,加快登记进程,解决中药材生产无药可用的问题。一是加强以特色小宗作物用农药登记方式的中药材农药登记管理,进一步加强用药情况调研,形成有害生物目录,完善和细化中药材药效试验群组名录;结合生产区划研究,遵循道地性要求,编制中药材用药登记药效试验区域指南;完善中药材残留试验群组分类,选择常用中药材中残留量高的作为代表中药材。二是农药管理部门可以适当简化中药材农药产品审批过程,对于已在其他农作物上使用的低毒农药产品,如需扩大到中药材上使用,登记主体只需要提供田间药效试验报告、针对中药材的安全性报告,以及在药用部分的残留报告等资料,审查通过即可获产品登记。三是地方政府可根据地方特点,设立专项资金,组织中药材用农药产品筛选,筛选一批对本地中药材病虫草害防控有效、对中药材本身安全的农药产品以备登记。

5.4研究与实践并重,推动中药生态农业理论和技术研究  

中药生态农业的产业化虽然有所发展,但还是处于初级水平。一是要开展规划研究,明确全国中药生态农业总体布局,制定各地主要的中药生态农业模式与配套技术,避免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千差万别而导致发展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如确定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的适宜区域和范围、加强拟境栽培理论研究等。二是推进实用技术和装备研究。加强优良品种选育、生态种植模式、病虫害综合防控、生物肥料及生物农药开发等技术的研究。同时走适度规模化之路,农机农艺结合,实现移栽、收获等关键环节的机械化。三是推进标准化进程并加强示范。大力推进中药生态农业的标准化,制定符合不同区域中药材生长特点和生产模式的生态种植技术规范,在生产中尤其在欠发达地区加以推广使用,形成别具特色的中药生态农业小镇。四是积极推动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纳入农业农村部和地方的农业主推技术名单,并通过政府支持政策的出台,加强生态种植技术立项支持。

5.5加强应用示范,促进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  

随着全国中药材和饮片质量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中药材原料生产环节的地位不断上升,中药企业和第三方服务平台正不断增加对中药材生产环节的投入,推动了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的建设进程。要实现全产业链的可追溯,加强种植源头的质量管理,实现追溯体系向种植端前移是建设全产业链追溯体系的关键。中药产业具有“链条长、范围广、问题多”的特征性质,实质上是一个药品市场嵌套一个资源市场(类似于农林产品市场),这种产业形态非常独特。因此,建议一是加强应用示范,兼顾种养、加工、收购、储存、运输、销售等追溯信息的同时,更要关注中药材的药品属性。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关键要素,如基原准确性、是否使用禁限用农药、是否抢青采收等,也是追溯至关重要的环节。二是政府推动追溯的同时,生产和经营者更应该承担起中药材质量把控的主体责任,尽快连入全国中药材供应保障平台等已有一体化追溯系统,降低企业系统研发成本,提供各环节的追溯信息,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