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荷║春雨的思绪

 梅州文学网 2022-03-16

  时至三月,今年的春天好像还真没下过几场像样的雨,好在我的家乡在长江之畔,这里河流纵横,庄稼可以从地底吸收些水气,灌溉也十分方便,不会像北方人(尤其是西北地区)那样,一遇春旱总要从水库或基井抽水,忙得不亦乐乎。

  春天少雨是可怕的事。因为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秋冬季节,往往是多旱少雨的,而到了春天,正是万物萌发的季节,若再不下点雨水,地里的种子生根发芽都成了问题,更别指望有一个好收成了。旧社会的灾荒除了人祸外,天灾不外乎几种,要么虫灾,要么水灾,再就是旱灾了。所以,春雨就有了“贵如油”的美誉。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住在城市里的人越渐多了起来,人们对春雨的情感似乎也越来越淡了,甚至连个影儿也找不到了。因为出门有车,下雨有伞,一条条宽广的水泥路,一双双各色各样的雨鞋……春雨好像与城市里的人不相干了。

  作为上世纪出生的人,从内心讲,我对春雨还是有好感的。因为春天一到,春雨一下,大地就绿了,人们很快便可以从地里获得收成,肚子也就可以填饱了。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小时候的细雨,人们往往是不甚在意的。置身其中,甚至察觉不到雨丝。在田间劳作的人们岂会把它放在眼里,雨具是从不用穿的。回家后,随意用毛巾擦一下头发和衣服,半点没有浸湿内里。

  细雨通常不消半日就消散了,但有时,也会有变大的趋势。这春雨一旦变大,往往便是一阵暴雨的前兆。随着雨势变大,原本四处飘散的白云迅速聚集起来,越聚越多,越聚越厚,终是遮住了阳光,黑压压地席卷而下,滚滚乌云是挥舞的战旗,呼啸的冷风是冲锋的号角,如豆雨点是开跋的战鼓。哗哗啦啦的一通乱砸后,又渐渐收了气势,偃旗息鼓,鼓点由密到疏,细针化作丝线,乌云散作棉絮,天边透出了光亮。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这一场暴雨虽是打落了初开的桃花,碾碎了杏花的好梦,却也洗净了空中的灰尘。柳叶借着微风,舒展腰肢,抖落一身尘埃,绿油油的透着光亮。鸟儿的歌喉似乎也更加清脆,欢快地在枝头翻飞。雨过天晴,草木明丽,万物生长。

  捧着一本书,望向窗外,春雨洒在记忆的土地上,我的心头也似下了一场春雨,洗尽铅尘,浅浅地萌发着明媚的春意。

图文无关,文章配图来源:拍摄作者 授权发布。

编辑:林诗晴;校对:李晓雯

策划:周逸帆;责编:许馥妍;

投稿邮箱:790417844@qq.com

延伸阅读

苏荷║这个春节,就这样过(随笔)

苏荷║无论怎样,春天终究还是会来(散文)

苏荷║花若盛开,便是春天(散文)

苏荷║春天,花开了(散文)

苏荷║独落清欢,浅浅的初夏(散文)

苏荷║初春,乍暖还寒

苏荷║又将是一年春色时

苏荷║四月,下着细细密密的雨

苏荷║《秋色》外三首(诗歌)

作者简介

苏荷,本名:钟莉明,广东省梅州市人,毕业于嘉应大学,文学爱好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