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错别字是通过对众多小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进行归纳整理后发现的,放在这里,希望家长们可以对照一下,对孩子进行有意识地改正训练。毕竟如果孩子一直写错,他是不会自动自发变正确的,必须有意识地纠错才行。 整理如下: 把“已经”写成“以经”。 把“水滴”写成“水滳”。 把“再次”写成“在次” 把“今天”写成“令天” 把“休息”写成“体息” 把“钓鱼”写成“钩鱼” 把“渴了”写成“喝了” 把“买东西”写成“卖东西” 把“帐篷”写成“账篷” 把'眼睛'写成“眼晴” 把“迫不及待”写成“迫不急待” 把“好像”写成“好象” 把“橡皮”写成“像皮” 把“相机”写成“像机” 把“兴高采烈”写成“兴高彩烈” 把“一副对联”写成“一幅对联” 把“一幅画”写成“一副画” 把“立即”写成“立既” 把“必须”写成“毕须” …… 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通过归纳可以发现,主要的问题是同音字或是形近字错误。有些字的字义必须要加以组词或是理解才能真正地记住不混淆。 比如,以与已,作与做,拔与拨,即与既,功与工,向与象,座与坐,在与再,副与幅,毕与必,又与有……,这些字要区分好,必须要组词记忆。 而如,已与己,晴与睛,买与卖,今与令,等等,则是马虎,不够熟练造成的。因此丢分太可惜。 如果家长能有意识地帮助小朋友在同音字和形近字上进行区分训练,孩子的错别字一定会大大减少。同时,家长可以借助一些手册或是工具书,比如这本四川辞书出版社的《消灭错别字与病句》,收集整理了1600个容易写错的字,放在词或短语中,以正误对照的形式出现,并且配有拼音注音,并且将错别字详细的分为形近字、音同字、形似音同字、形似意思易混字、音同意思易混字,形似音同意思易混字,六类加以辨析。彻底消灭字词错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