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落实“双减” 优化作业】“点亮式”设计:“增值”小学语文作业“优发展”

 明月珰珰珰 2022-03-16
内容摘要

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落地,好的作业设计已然成为学校教学提质的重要手段。确实,有效的作业是高效课堂的延续与补充,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然而,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发现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作业存在很大的问题:作业布置的“一刀切”、“书本化”、“短浅性”严重影响着学生的作业兴趣和质量。针对这些情况,笔者通过“爬坡式”、“生活化”、“培植式”作业设计,让作业少而精,精而趣,趣而值,从而让学生在“优作业”中学得灵动,学得有效,学得全面。

关键词

“点亮式”设计、 “增值”、“优发展”

一、存在问题

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落地,好的作业设计已然成为学校教学提质的重要手段。有效的作业是高效课堂的延续与补充,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然而,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发现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作业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呈现以下问题:

问题一:作业“一刀切”,不是以人为本

每位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学力和能力都是各不同的,因此教师对作业内容的设计自然就要有所不同。但教师几乎都是统一布置作业,全班统一内容,统一要求,统一完成时间,作业设计的角度没能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让学生自己去调控、自己去安排,赋予作业以人文色彩,因此也没能激发他学习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问题二:作业“书本化”,没有联系生活

问卷中,笔者了解到学生的作业方式比较“书本化”,数学作业往往是口算、做练习题等。语文作业往往是抄写词语、背诵自然段、写作文等等,呆板而单一。这样的作业没法调动学生的兴趣,也没有让学生走进现实生活、走进真实社会,因此学生也没有办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问题三:作业“短浅性”,没有长时探究

新课标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合作与探究,我们的作业设计照理应与这种学习方式相匹配。但实际上,学生的作业往往都是数学归数学,语文归语文,而且都是单一性的学科作业,没有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综合性作业和长时研究作业,缺少学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途径。

二、行动策略

为了更好地发挥作业有效性,让学生在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环境中,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学得有效,笔者在长期一线教学过程中,形成了“点亮式”作业设计,以此来实现作业的最优发展:

策略一:

“爬坡式”点亮,

让每一个孩子在作业中找到最好的自己

笔者认为,在完成作业上,没有差生,只有差异。作为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差异,尊重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设计作业时应注重作业的层次性、灵活性,针对不同的情况设计“爬坡式”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选择作业时能“爱我所爱”、“对号入座”,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一)铺垫型作业,落实文本的语文要素

铺垫型作业设计,是为全班每一个学生设计的练习。这些基本题能有效保障学习一般的学生“吃得了”的问题,能够保证他们的作业质量,使孩子们扎实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良性循环,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既感到轻松愉快,又学有所得。

比如,统编教材四上第一课《观潮》第一节课后,笔者设计这样一项作业铺垫型作业,如表一:

图片

这样的基础作业,既让学生巩固了已学的四字词语,又积累了相应词语,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对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进行了能力训练,可谓一举多得。

(二)扩展型作业,触摸成长的最近发展区

扩展型作业,是为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学生设计的。对于学习能力强、态度认真、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在完成铺垫型作业后,可以布置一些扩展型作业:如应用型或探究型的作业等。同样以统编教材四上《观潮》一课为例,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项扩展型作业:

如表二:

图片

像这样的选做题目,是对基础题的扩充和延伸,一般来说有一定的灵活性,思维难度也相对大些,但可以让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孩子,开阔视野,跳一跳去触摸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让孩子们更有成就感和自信心。

(三)超前型作业,成就自行探索的领跑人

超前型是指对智力较好的学生,在完成基本题并尝试了扩展题外,还可以让他们继续去做一些超前型作业,比如课后有关题目自行探究,或找出不懂的地方,为新课质疑问难做准备;也可以是阅读与教材有关的材料,为突破新教材的难点做准备。同样以统编教材四上《观潮》一课为例,笔者在第一课时后设计了如下超前型作业(表三),供一批具有拔尖水平的孩子去尝试学习。

表三:

图片

孩子们学习能力的发展是各不相同的,教师不仅要关注后进生、中等生,更不能忘记还有一些拔尖的学生,努力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让他们努力成为学习的领跑人,更好地发展能力。

策略二:

“生活化”点亮,

让每一个孩子对作业有所期待

一种美味反复使用也会厌烦,同样道理,长期使用单一的作业形式也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因而,我们的作业设计应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   

(一)说一说,走进对话的生活作业

学习最终是要走向生活,运用于生活的。因此,在学习了一定的知识后,我们可以布置一些生活型作业,加深他对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激发他强烈的探究意识。

例如,教材中有许多生动鲜活的人物,如周恩来、西门豹、纪昌等,每当面对他们时,学生都有太多的话要说。教学完,笔者设计了如下作业:建党100年了,我们的祖国在伟人们的带领下,已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此时你有什么话想要对少年的周恩来说;假如你是围观的百姓,面对西门豹的举动你会怎样说;请你来赞美一下有毅力的的纪昌……  

再如,学好统编版五上《落花生》,笔者组织学生以“文中的作者是觉得苹果和石榴没有花生好吗?”为题展开辩论,学生各持一方观点,有理有据地进行辩论。通过辩题,学生理清了作者的表达意图,也明白了文本的思想内涵,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既巩固了所学知识,感悟了文中蕴含的道理,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画一画,身临其境的体验作业

小学教材中有许多如诗如画的课文,为了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笔者常常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动手画一画,在课文情境的再现中加深理解,获得新知;有些时候,为了调动学生的语言系统,笔者又会让他们先画出图画,再把这些内容有声有色地表达出来。   

比如:学习了四上第一单元的写景类课文后,笔者布置学生画一画家乡最美的景,然后给这幅景配上美妙的文字送给远方的朋友,一些孩子画了“叔同公园”,一些孩子画了姹紫嫣红的“明湖公园”……学生们画得趣味盎然,写得自然更加津津有味。孩子们在边画边写的过程中再一次感受着风景的美丽,感受着生活的美好,这也为这一单元的“习作”打好了腹稿,做好了铺垫。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1:学生画得家乡的美景

又如,学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笔者设计这样一个作业“请你为西沙群岛设计一则广告”,为了让更多朋友了解西沙群岛,喜欢西沙群岛,学生各展其能,设计出了一幅幅精彩的广告。而这一过程既是一个理解、内化的过程,又是一个陶冶情操的过程,这样“有趣”又有“新意”的作业让孩子们爱不释手。

(三)演一演,再现生活的情境作业

小学生的行为方式受情绪影响很大,他们对感兴趣的事情干得起劲,反之则消极对待。因此,我们在作业设计时要尽量放进一些“佐料”,使作业形式灵活多样,以增加他们作业的内驱力。笔者有时候,就通过演一演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感受和品味。

比如,学完三上的文言文《司马光》一课,可以让孩子们演一演司马光机智砸缸的过程。将自己知道的东西表演出来,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热爱的事。他们能根据角色选择合适的人来进行表演,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都揣摩得相当到位。孩子们在有声有色的表演中,进一步理解了文本内容,感悟了文言特色,出进一步产生了对“特殊的”语文作业的喜爱和期待之情。

因此 ,只要教师在作业设计之路上辛勤耕耘,不断“改良”,不停“魔幻”,学生就一定不会“审美疲劳”,反而会在热爱中走向更好的语文素养。 

策略三:

“培植式”点亮,

让每一个孩子在作业中“增量”提升

学生完成作业也是一种学习活动,而有效的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更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这样学生对知识、技能和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为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提升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的“增值”性作业,以不断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

(一)增设“归纳——对比”型作业,推进作业的有效性 

“归纳——对比”型作业是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自主构建知识网络、知识体系的一种形式。课堂上的知识由于内容的板块关系有时会有一些零散,需要“一根绳”将他们的串联起来,串成一串珍珠。因而归纳、对比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有时会对同一单元或相关类型的课文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异同点的对比,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前后勾连、互相渗透、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例如:六下第三单元是习作单元,主要学写情感的表达。在学完第一篇《匆匆》和第二篇精读课文《那个星期天》之后,笔者结合习作的交流平台设计了如下这份作业(表四),这份作业,既是对本单元习作要素的巩固,又为本次习作作了铺垫

图片

通过这类作业的练习,学生不仅巩固了知识点,而且他们可以在比较中,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挖掘出问题的关键和实质,从而快速地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理清本单元的学习重点,这为后续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开设“开放——跨界”型作业,促进团队合作精神 

生活是学习语文的大课堂,生活处处皆语文。如何让学生在这个大课堂学得扎实高效,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关注作业形式的多样性,要侧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指导性。

比如,有的学生讲故事能力强的,有的学生朗读水平高,有的学生表演能力强,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布置一些有创意的作业。比如:中秋节来临,笔者在班级开展“月亮组诗”的古诗词学习。我和学生们一起去查寻关于“月亮”的古诗词,并在课堂上一起学习;随后,我们开展了“月亮代表我的心”的古诗词专题活动,其中有朗诵、讲故事、表演、歌曲等节目,让在这些方面有特长的孩子自由地申报节目,并积极地寻找合作伙伴,认真地准备。

在这样一个开放的、跨界的作业实施过程中,孩子们既锻炼了能力,充分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真正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而孩子们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得到提升。

(三)支持“自主——素质”型作业,增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对于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来说,有两样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是懂得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知识;二是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新的创造。因此,我们教师还要有计划地布置一些“长作业”,比如小课题、作纪念册、调查报告等“自主——素质”型相结合的综合性作业,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比如:在六下第六单元《综合性:难忘的小学生活》学习过程中,有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作业——制作一本具有特殊意义的成长纪念册。教师如果仅仅是布置,而没有引导的话,这份作业可能就会被“简单”完成。因此,笔者认为教师有必要对这份作业进行引导,给予一些“小拐棍”、“小扶手”,帮助他们完成。如表五

图片

当然,像这样的“自主——素养”型的作业,学生完成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应针对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差异,除了给予一些“小拐棍”“小扶手”外,还要给他们留足空间,并给予充分地信任,让他们自己跳起来摘到桃子,以此达成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满足感,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科综合能力。

在学生作业中,没有差生,只有差异。作为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差异,尊重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心有所想、学有所得。笔者通过“点亮式”作业设计,暨“爬坡式”、“生活化”、“培植式”三种形式为作业注入新的内涵,赋予新的生命,以此引导学生吸取、探究知识,促进他们热爱、主动作业,从而获得最优的发展。

参考文献

01

学生作业改革的知识观审视.《当代教育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4期.仲建维.

02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作业改革的思考. 《考试周刊》.2015年59期.张明哲.【3】农彬.《浅谈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优化设计策略》[J]现代阅读,2011年 第9期

03

程芳 分层作业设计的文献综述《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2年第01期

教师简介
图片

姜亚杰  高级教师   她喜爱阅读,静心与智者交流谈心;她勤于笔耕,主持过6个大市级课题,69篇论文获奖发表;她关爱孩子,着力于书香班级建设,致力于“读写思”作文教学研究。获得省教改之星、平湖市最美教师等荣誉。

图文:姜亚杰

编辑:蒋清锋

审核:刘   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