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政传书架】周庆安、赵文才 | 制度、模式及话语:当代政治传播与新闻发布前沿观察

 花间挹香 2022-03-16

摘要

本书主要研究新媒体背景下当代政治传播和新闻发布的前沿变革,从制度变迁、模式变迁和话语体系变革入手,探讨了多种形态的政治传播和新闻发布制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当代中国与世界的新闻发布制度变化和实践活动进行了总结分析,尤其突出了近年来我国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取得的突出成果,进行了大量的案例梳理;另一方面在国内较早通过重点议题的观察和分类,从理论化的角度对我国的新闻发布实践工作进行综合梳理和分析;再者,对于新闻发布工作遇到的新问题和新现象,也进行了有前瞻性的研究。

图片

内容介绍

一个好的新闻发布研究,首先是一个和制度、话语进行对话的研究。能否找到答案的论据取决于我们能不能认真倾听几个层面的对话。

首先是发言人和媒体的对话。尽管在当代世界,媒介素养和发布能力这些概念对于发言人来说都不陌生,发言人和媒体都能够理解新闻发布和政治传播活动的初心,但是由于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中,发言人和媒体都受到不同的影响,对于自身角色认同差别比较大,因此除了发布场上的问答,其实发言人和媒体的对话是缺席的。

其次是政治学和新闻传播学之间的对话。新闻发布是一种政治传播,政治传播从来就存在政治学和新闻传播学两种取向。自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始,政治学者们早就意识到沟通与说法作为治理手段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学科的哲学基础和学理逻辑不同,政治学和新闻传播学一直没有在新闻发布研究中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新闻传播学的表达,往往容易忽略政治学前提;而政治学的研究,往往不太重视新闻传播规律。

再者是业界和学界的对话。在新闻发布中,学界往往对业界抱有极高的期待,而业界往往难以理解这种期待究竟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指导。双方虽然在规律上有着高度的共鸣,但是在行为上却往往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正如本文开头提到的假设,我们换位思考,能否成为自己心目中最满意的角色。毕竟双方身处两种场域,社会资本拥有方式完全不同。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政治与社会的对话。如果说公众有正式参与到社会治理中的渠道,那么新闻发布就是其中重要之一。尽管今天我们拥有了从微博、到微信、再到抖音等全方位的表达渠道,但是我们真正参与治理的表达是需要一个好的互动机制的。新闻发布一旦构建良性互动机制,就能够最有效地解决公众的参与效率问题。而前提条件是,政治和社会双方都拥有好好说话的能力。

因此,观察当代政治传播和新闻发布活动,就成为我们努力争取好好说话的一个办法。

目录

序 真诚与真实永远是新闻发布的生命和灵魂  

自序 在新闻发布场上研究好好说话 

第一章 历史的雪泥鸿爪

第二章 均衡断裂、制度化缘起与变迁

第三章 制度理念、行为偏好与体系建设

第四章 机制演变与实践探索

第五章 角色嵌入、形象修复与认同构建

第六章 语态重构与逻辑

第七章 数据新闻、媒介融合与政治传播

第八章 重大议题、突发事件与公共安全命题

第九章 谣言、次生危机与回旋效应

第十章 预警、预期与情绪管理

第十一章 舆情研判、信息脱敏与效果评估

作者简介

周庆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主要从事公共外交、国际传播、政治传播、媒体与外交关系等领域的研究,兼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全球传播与公共外交学术委员会副会长等,主持国务院新闻办全国新闻发布学术评估工作,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课题若干项,著有《超越有形疆界:全球传播中的公共外交》《软力量与全球传播》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赵文才,现就职于新华社国际部。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传播、政治传播、政府与媒介关系等,曾任清华大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参与省部级研究课题多项。

本期责编:姚雨其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本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