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橡树 | 苏军与匈牙利孩子们的“较量”

 流浪的橡树 2022-03-16

二战史上,被战斗民族修理的“战斗民族”:苏芬战争全镜解读

南京会战83年回望:从淞沪会战到南京会战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日军与苏军的战争外交:张鼓峰会战综述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第74军往事:血战万家岭,虎贲立威(3)》

南口会战:罗团阵地,坚如磐石!

从巴甫洛夫、加仑将军、季山嘉说起:回望北伐战争时期的苏联军事顾问团

历史的幸福与苦难:杂说傅山的反清复明与《丹枫阁记》行草真迹

长津湖系列参考文集:

《寒战:长津湖战役,突围前夜……》

《寒战:长津湖战役,第26军,向南突击…… 

《寒战:长津湖战役之激战下碣隅里》

《寒战:长津湖战役的战略得失综述》

《寒战:长津湖战役全景战事综述》

《寒战:长津湖战役之序战 · 柳潭里血战【上】》,点击可阅。

《寒战:长津湖战役之序战 · 柳潭里血战【下】》点击可阅。

《寒战:长津湖战役之两军必争下碣隅里

全景漫谈朝鲜战争的爆发、升级、抗美援朝的来龙去脉(连载1)

全景漫谈朝鲜战争的爆发、升级、抗美援朝的来龙去脉(连载2)

少为人知的朝鲜战争:万岁军浴血白马山

少为人知的朝鲜战争:由松骨峰战斗看长清之战

与八十年代告别:那个时代,记忆可真是一座好《桥》
与八十年代告别:佐罗,我们的佐罗
南京大屠杀到底有多少中国人遇难?

冷战时代,鼎盛时期的苏军装甲集群。

俄乌战争综述全集:(点击可见)

《俄乌战争综述之一:俄军的闪击战与基辅及北线战场》

《俄乌战争综述之二:3月2日,战争已经从实体延伸到虚拟的战场》

《俄乌战争综述之三:高科技总体战与战局清晰化

《俄乌战争综述之四:扎波罗热核电厂,战争的又一个路标……》

《俄乌战争综述之五:战争、静默、谈判》

《俄乌战争综述之六:第三阶段战事,局势混沌,以打促谈…… 》

《俄乌战争综述之七:基辅与马里乌波尔的攻防战将是战争的风口……》

1956年2月14日至26日,苏共20大在莫斯科召开。

这次会议引爆了苏联及东欧的政治大地震,直接刺激影响了苏联和国际共运走向,是上个世纪冷战时期的一次历史大事件。

受此影响,东欧各国与苏联关系松动。

其中,苏共20大之后不久,在1956年10月23日至11月4日爆发的匈牙利事件及苏军出兵匈牙利事件,即为一次影响极为深远的历史事件。

要说清这件往事,除却人们相对熟悉的华约与北约全面对峙的冷战格局,还得从东欧各国与苏联的经济关系说起。

苏联,可谓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超级帝国。

但是,苏联自二战后崛起,并非靠着自己的经济实力、文化实力,而是主要依靠意识形态和军事实力。

苏联的意识形态和军事实力优势的形成,主要得益于苏德战争之前的德国军事技术,二战期间的美国“租借法案”援助,二战以后的对德国军事占领和战争赔款,以及二战以后世界两大阵营形成,冷战格局形成。

因此,苏联凭借其意识形态和军事实力优势,在东方阵营中占有了独一无二的至尊地位,继而再以国内丰富资源,以全新的跨国的计划经济关系,影响并且控制了东方阵营许多国家、地区的经济建设。

受此经济关系影响,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国家的经济运营转向为苏联建设服务,苏联经济围绕重工、军工高速发展,更加强化了苏联的军事及意识形态实力,再形成对东欧各国更大的影响……

这是苏联的国力、军力和政治影响力快速、空前膨胀,最终成为世界两个超级大国的根本原因。

同时,以这段历史为前因,也容易让人理解俄国及东欧现状。

其一,东欧脱苏改革,不断由贫穷国家跻身世界发达国家队列。

其二,失去东欧经济供养,继承了数量庞大家当的俄国经济现状多年低迷,再无苏联超级大国形象,唯有依靠出口能源度日。

无疑,苏联与东欧的经济关系,确属一种非常畸形的经济关系。

因此,苏联与东欧各国关系出现松动迹象,东欧各国立足国家利益,自然就有分道扬镳想法。

本文说起的苏军和匈牙利孩子们的较量故事,就发生在1956年10月。

而引起这件事情的根源,就是匈牙利希望摆脱苏联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影响,独立走向东西方两大阵营的中间。

在斯大林生前最后一次肃反运动战,匈牙利的首脑萨卡希奇·阿尔帕德等遭到清洗。随后,亲苏的马加什、埃诺等人上位,继续将匈牙利肃反运动推向高潮。

就此,匈牙利分裂为亲苏与反苏两个阵营,匈牙利人在严酷环境下深度撕裂,矛盾淤积,危机暗藏。

这时,掌控匈牙利最高权力的马加什、埃诺等人全然无视国内危机四伏,在上个世纪苏联发展航天工业准备大放卫星的大势下,他们专注为苏联服务,继而将国内经济发展的重心,计划为苏联航天事业的垫脚石。

苏联航天事业和军工发展需要大量的铝。匈牙利铝矾土蕴藏量极为丰富。

就此,为了苏联的事业,堂堂主权国匈牙利吃喝拉撒依赖苏联计划,国内则发展以铝矾土开采、加工为核心的重工业,变为了为苏联服务的铝业加工场。

不仅如此,为保障苏联军工、重工飞速发展,匈牙利更对国内储量不算多的褐煤、石油、天然气、铀、铁、锰等资源放开手脚,进行竭泽而渔模式的开采和加工。

显然,如此经济状况,任何心理正常的匈牙利人绝不会感到满意。

然而,斯大林铁腕强悍,苏军千万钢铁雄狮虎视眈眈,匈牙利人及匈牙利较为开明的领导人之一纳吉·伊姆雷,也就只好忍气吞声,苦熬时光。

熬啊,熬……

终于,斯大林死了。

熬啊,熬……

终于,苏共20大召开,赫鲁晓夫发布了苏联全新的"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等“三和”国策。

隐隐约约,匈牙利人的希望,来了。

匈牙利前总理纳吉·伊姆雷

然而,就在希望来到匈牙利之前,与匈牙利同为难兄难弟的波兰也是看到希望,心潮涌动,爆发了波兹南事件。

为此,正在波兰窃据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国防部长等高位,掌控波兰国家与武装大权的苏军元帅罗科索夫斯基毫不犹豫签署命令,派遣波兰国防军4个野战师对波兹南予以暴力镇压。

——派自己的现役军人为他国军政大佬,即可侧见苏联对波兰管控状态。

最终,大军压境,事件平息。

苏联首脑赫鲁晓夫为缓和与波兰关系,即去掉了罗科索夫斯基在波兰的军政职务,另外扶持波兰较温和领导人哥穆尔卡上台。

而后,苏波签署友好条约,发表声明:

苏波将在平等、不干涉内政、相互协商的基础上发展两国关系。

这一消息很快传到匈牙利,匈牙利的文化、知识、教育界精英们忧患喜乐,心有戚戚。

1956年10月21日,就在波兰顶住苏联压力,选举了哥穆尔卡为第一书记的第二天,22日,匈牙利文化、知识、教育界举行集会,提出反对苏联,维护国家军政及经济权益的"十六点要求"。

23日,"十六点要求"传遍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匈牙利20万大、中学生和他们的老师、家长寂静无声地走向街头……

这时,匈牙利人对苏联的厌恶到了极点,民族情绪正在燎原。

这样的态势下,马加什、埃诺等人自然如坐针毡。

当时,赫鲁晓夫尚属温和,除却表彰马加什、埃诺等人“苏联的忠诚儿子”,为他们在苏联安排配备高级别墅、警卫、佣人的退休生活,同时,也准备按照波兰模式,放弃苏联对匈牙利的经济掠夺,以温和解决匈牙利的民族情绪问题。

然而,不是每一个苏俄领导人都愿意放弃苏联的类似吸血东欧“大家庭成员国”经济的权益。

其中,斯大林托孤重臣莫洛托夫、苏斯洛夫、米高扬,以及控制苏军的朱可夫等人,都对赫鲁晓夫温和外交表示不满。

就此,在苏联极具实权的苏斯洛夫和米高扬来决定到波兰,垂帘听政,处置匈牙利问题:

苏斯洛夫和米高扬同意让马加什、埃诺等人退休到苏俄养老。

但是,他们否决了匈牙利人的经济改革方案,授意指派了另外一个亲苏的犹太人格罗·埃诺上位,继续马加什、埃诺等人未尽事业。

当然,他们为了安抚匈牙利民族情绪,也将在匈牙利颇具人望的纳吉·伊姆雷推出来,出任了匈牙利总理。

格罗·埃诺上台,即发表了谄苏苛内的广播讲话。

这番讲话,矛头直逼匈牙利的20万大、中学生和他们的老师、家长,将他们指认为匈牙利的敌人和暴徒……

布达佩斯街头,迎对苏军的匈牙利学生。

匈牙利,地不过10万平方公里,人不过数百万。

然而,自古代匈人王瓦伊克皈依了基督教,改名斯提芬,受教廷大公爵位,立国匈牙利之后,在中世纪到十八世纪,匈牙利人都以欧洲文明的东方守护者著称。

匈牙利骑士参与了几乎所有的欧洲联军抵抗东北欧洲、西北亚洲蛮族战争,匈牙利也被誉为“基督之盾”。

显然,匈牙利绝不是以强权可以压逼的国家。

以匈牙利人的血性,格罗·埃诺上台讲话取得了适得其反的效果。

匈牙利人对苏联人的厌恶情绪高涨,匈牙利总理纳吉·伊姆雷及更多匈党成员、军警、公务员也加入进去,群起谴责苏联……

苏联再次面临选择。

放弃匈牙利?

还是出兵干涉匈牙利?

赫鲁晓夫与朱可夫、苏斯洛夫、米高扬等争论不休。

最后,苏联人决放弃格罗·埃诺,改换马加什的革命徒弟卡达尔·亚诺什接班上位。

卡达尔·亚诺什也是极端崇拜苏联,控制最高权力直到1989年的铁腕狠人。

他一上台,即在匈牙利点燃了十月事件。

当时,卡达尔·亚诺什宣布解散劳人党,重新成立社工党,与纳吉·伊姆雷等老党人们决裂。动用国家机器与匈牙利大、中学生和他们的老师、家长发生冲突。

10月24日,在没有匈牙利当局请求和苏联领导们决议的情况下,身披二战英雄光环的苏联国防部长朱可夫签署文件,命令苏军针对匈牙利发起了代号为“行动波”的特别武装行动。

就此,部署在匈牙利边境的苏军第128步兵师和第39机械化师混编兵团作为前锋,最终突入匈牙利境内,控制了苏军主力进入匈牙利腹地的枢纽、要地。

这时,匈牙利有限的武装力量陷入瘫痪,为阻挡苏军侵略,更多的匈牙利大、中学生和他们的老师、家长走向了街头。

发现苏军坦克侵入,1个孩子吹着口哨挡在前面,100个,甚至更多的孩子们都会站在他的身边。

后来,甚至很多警察、公务员也会现身,站在了孩子们的身边。

但是,苏军铁流滚滚,不可阻挡,依旧向布达佩斯挺进。

就此,苏联与匈牙利人民的矛盾彻底、全面激化,局面变得不可收拾。

布达佩斯街头抵抗苏军的女学生。

苏联出兵表明态度,卡达尔·亚诺什也就有恃无恐,底气十足。

11月1日,卡达尔·亚诺什组织“工农革命”政府,宣布取缔匈牙利法定政府,开始控制舆论,指责布达佩斯街头的学生、老师、家长们为扒手、强盗、战犯、法西斯党徒、前十字党员和杀人犯……

与此同时,纳吉代表匈牙利合法政府也发表广播讲话,谴责苏军侵入匈牙利,正式宣告匈牙利退出华约。

然而,他们既没有军队,更没有外援。

当晚,苏俄克格勃主席萨罗夫亲率人马,闯入谈判会场,逮捕了全部匈牙利代表团成员。随后,

11月3日,卡达尔·亚诺什就任“新政府”总理,签署、递交了邀请苏军干涉匈牙利民众抗议活动的“国书”。

苏军终于有了全面出兵匈牙利的理由。

就此,朱可夫根据授权,下达了早已制定的干涉、占领匈牙利的“旋风”行动命令。

莫斯科时间11月4日,晨6时,混杂寒冬夜色之间,苏军由装甲、步兵、伞兵等12个师编成的10万大军,在苏军科涅夫元帅指挥下,按照先锋部队引导,全面突入匈牙利境内。

不过数小时间,苏军以合成机械化“钢铁洪流”开路,以遍地开花的伞兵抢点,等到在天亮之后匈牙利各个城市的民众推开门窗,这才惊讶地发现,苏军已经来了。

强大的苏军钢铁洪流碾过村庄、乡镇、城市,洗劫匈牙利国境,向他们认为有敌意的任意的匈牙利人开火。

匈牙利街头的孩子。

纳吉目睹眼前发生一切,双手无力,唯有悲愤对着话筒,向匈牙利民众和世界喊话:

今天黎明时分,苏军进攻我们的首都,他们想推翻匈牙利合法的民主政府

然而,世界静默,没有回声。

推窗望去,蓝天唯有苏军战机呼啸掠过,天际正有苏军坦克隆隆压进。

7时30分,苏军毫无悬疑地进入并且占领布达佩斯。

突入布达佩斯的苏军坦克。

大约9时,苏军控制了多瑙河上的桥梁,火车站,占领了国会大楼、内务部大楼、外交部大楼等重要机构。

这期间,弱小的匈军深锁军营,没有接到任何作战命令,走上布达佩斯进行抵抗的,唯有匈牙利的大学和中学的孩子们。

他们的身后,就是他们的老师、家长。

然而,只要苏军敢于开枪、开炮,血肉之躯抵抗钢铁洪流,自然没有丝毫的胜利希望。


即便这样,在那年冬季,匈牙利民众在绝无胜利希望的情况下,陆续、零星地没有停止反抗。

孩子倒下了,然后,轮到孩子的同学、父母、老师们倒下……

匈牙利总理纳吉在避难途中,被苏军绑架,然后,他在苏军控制的法庭上被判了“叛国罪”,惨遭杀害。

这一切的变故,在欧美沉默、漠然的观望中,悄然结束,而后,一场大雪更是悄然掩盖了苏军坦克碾过的痕迹。

然而,匈牙利人依然记得他们的故事,记得那一年,布达佩斯为那个冷战的世界,曾经留下了一个血色的问号。

布达佩斯街头的母亲们。

一晃,经年。

当年的血色的问号,慢慢有了答案。

1989年5月,在匈牙利“十月事件”起家,依附苏联控制匈牙利最高权力长达33年的卡达尔因为身体原因失去绝对权力。

6月1日,匈牙利党和政府通过了为纳吉等人平反并举行隆重葬礼的决议,开启了对卡达尔的批评:

“在苏军入侵的过程中起带头作用的卡达尔负主要责任”

6月16日,匈牙利在纳吉·伊姆雷被处决31周年纪念日,为他和那些当年的死难的学生、老师、家长们举行了国葬和祭奠。

那天,匈牙利人民没有忘记历史,他们空巷而出,以几乎30人就有一人的比例,赶到国葬现场,参加吊唁。

1991年,匈牙利公布了当年绝密报告:

匈牙利十月事件中,约13000匈牙利人受伤,超过2700人死亡。

其中,很大部分都是刚刚成年或者未成年的大、中学生。

同样,这个弹丸小国的手无寸铁的民众的顽强抵抗,也给强大的苏军带来722人死亡、1251人受伤的惨重损失。

2012年,历史继续为当年的问号给出答案:

这一年,曾经为苏联的铝矾土开采场和加工厂的匈牙利,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国际汇率计算,达到了1.27万美元,进入中等发达国家队列。

而这一年,强大的苏联,荡然无存。

感谢认可,随意点赞,支持橡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