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头不小!玉林一村民挖出块清朝石碑,上面刻着……

 大俗人精舍 2022-03-16

来头不小!玉林一村民挖出块清朝石碑,上面刻着……

最近,在博白县永安镇新祥村大车坪屯,有村民发现了晚清抗法将领、民族英雄冯子材养父兼师傅冯氏八角耳(真名冯锦芯)的墓碑,上面凿有冯子材的名字。近日,记者走进大车坪屯一探究竟。

石碑上凿有冯子材的名字

挖到石碑的位置在大车坪屯大山脚下一户村民的屋背后,跟随着大车坪屯队长冯飞翔,记者来到了石碑发现地。“挖到石碑是在上午9点左右。”冯飞翔回忆,当天是村民冯诗福请来挖掘机,准备给自家挖化粪池时意外挖到。“钩机钩起来石碑后,仔细一看,发现竟是冯氏八角耳的墓碑,并在墓碑上找到了冯子材的名字。”冯飞翔说,之前在在博白民间,一直都流传着冯氏八角耳是民族英雄冯子材的养父兼师傅的传说,这块墓碑上的内容,似乎吻合了这个传说,于是觉得这块石碑非同小可,决定保管起来。

发现石碑的地方。

在新祥村公共服务中心,记者见到了这块墓碑,其长约1米,宽约30厘米,石碑上的字体清晰可见,中间刻着:白洲冯氏宗祠武馆宗师十七世祖锦清号八角耳公之墓。左边刻有:祀男子材,清朝道光戊申年一月二十五日辰时立。“清朝道光戊申年即是1848年,按算,其时冯子材刚好30岁,与不少流传的故事吻合。”冯飞翔说。

石碑上凿写着冯子材的名字。

冯子材与博白的渊源

在正史的介绍中,冯子材出生于广东廉州府钦州沙尾村(今属广西钦尾村)。民间传说在冯子材四岁那年,其母亲因回娘家借米粮,途中遭到雷雨,遇难于铁帽头山。几年后,冯子材的父亲也因病离世,冯子材成了流浪孤儿。道光十三年冬季(1833年),时年15岁的冯子材因一次偶然机会,与博白永安镇大车坪的冯锦芯(又名冯锦清),在广东濂州街(今属合浦县)相遇相识,被其收为养子。

大车坪流传的故事和一些物证,与石碑上的内容吻合。

冯飞翔说,这块石碑出土后,70多岁的博白学者陈国才还特地前来观摩。“他之前就收集了不少有关冯子材的故事,他认为这块石碑上的内容与之前流传的故事是吻合的。”

“这块石碑的发现后,希望有更多的文史专家前来考证。”在采访结束时,新祥村的支书冯德彩如此说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