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老兵马汉民

 苏迷 2022-03-16
《苏州日报》2022年03月15日 A12版

  常 闻

  说苏州这座城市有历史、有文化,这不是吹的,状元多,院士多,宝藏也多。不大起眼的一处破旧平房,说不定还是明清遗物;貌不惊人的一个寻常百姓,说不定是来自名门望族、耕读人家。如果到民间再去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另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苏州人,不论是否文化名流,普遍选择随遇而安、在低调中不断进取、在淡定中追求卓越的生活态度;即使成了名家,也并不在乎个人的功名利禄,却十分在意后人的脱颖而出、有所作为,热衷于助人为乐,或锦上添花或添砖加瓦;十分在意构筑新型的人际关系,相互之间虽然没有严谨的师承关联,却是互为师徒、亦师亦友,互相成就,成长中往往有高人提携、贵人相助、名师指点。

  这也许是苏州之所以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一道“风景线”。

  马汉民,可以算是一个案例。

  马汉民1933年12月出生,今年90岁了,是个离休干部。离休前不过是区文化馆一名不坐班的创作员。人们对他的称谓一直在变化,从老马、马老师,到马老。

  马老自诩“文化老兵”,热爱民间文学的整理收集写作,虽无官方职务,却也曾担任江苏省吴歌学会会长、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与人合作的长篇叙事诗《孟姜女》《五姑娘》是他的成名作。长篇传记文学《冯梦龙》是他的代表作,《人民日报》海外版曾连载三个月。他的长篇叙事诗《常德盛》有一万三千余行,不仅人民文学出版社公开出版,而且中国文联等有关部门还专门召开了研讨会。据马老说,他一生收集、整理、创作、出版的民间故事、诗词、弹词、中长篇小说、研究论文有千余万字,只是多数没有著作权,甚至没有署名,只蜚声于圈内同行之间。

  初识马汉民,是上世纪80年代。当时,我在苏州市人事局工作,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拨乱反正,人们思想解放,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人事工作的主旋律,我们成立了一个名叫人才研究会的社会组织,重点关注发现那些闲散在社会上的各类专门技术人才。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人给我介绍马汉民,说他有些怀才不遇,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刚被落实政策,从区办小厂调到区文化馆,做的是民间文学创作工作,已有一些作品发表。从此,马汉民进入了我的视线,我开始了与他的接触,我们很快成了朋友。准确地说,这种交往起初更多是出于一种尊重,在他面前,我还是小青年。但几次接触下来,我发现,这个人虽然在过去的政治运动中受过伤害,但乐观豁达,热情坦诚,充满智慧,颇具文人气质。

  但是,我也有一种好奇,一个连苏州话都不会讲的人,是怎样收集整理吴歌、吴地民间故事的?一个在苏州生活了几十年的苏北人怎么会研究发掘吴文化的?一个没有读过几年书的人怎么又成了吴文化研究专家?我将他归入了人才学中“自学成才”“环境创造人才”的案例研究范畴。自此,我们常来常往,以致成为几十年的君子之交、忘年之交。

  只是我对马老的定位一直停留在“民间文学工作者”的认识上。前年中秋节,他的“朋友圈”策划了一次“马汉民工作七十周年”活动,时年“九五”的苏州文化界大咖周良先生欣然出席,我也应邀参加并请苏州学者、书法家徐圭逊代拟了一副对联:“松声万壑秋事过已如炊黍梦,健笔千篇富性华何处更寻根”。

  直至今年过年,我出席马老先生90岁生日庆典,只见宾客盈门,要么自称是马老的弟子、徒弟,要么自称是马老的朋友、粉丝和追随者。但我知道,他们中不少人的知名度要比马老高得多,有非遗传人、专家学者、工匠艺人、政府官员,等等。尤其来宾们争相讲述的故事,给了我强烈的心灵震撼,猛然发现,自己对这位离休已达30年的“文化老兵”萌生了从未有过的一种敬畏之情,发现自己对他的了解是那样的肤浅和局限,惭愧并感动着。

  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刺绣艺术大师姚建萍首先娓娓道来。她说,1998年,自己只是苏州镇湖镇的一名“绣娘”,虽然已小有名气,但始终没有走出家乡,有一天,绣房来了一位客人,个子不高,胖墩墩,一脸微笑,几句寒暄,眼光聚焦在她创作不久的《“沉思”周总理肖像》和《吹箫引凤》两幅刺绣作品上,连声称赞这是难得一见的精品佳作。他就是当时担任苏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的马汉民。马老师说明来意,给她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当年夏天,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即将在北京举行全国首届国际民间工艺博览会,力荐她参展,抓住机遇。马老师又继续考察了石雕艺人蔡云娣、缂丝艺人吴文康等。起初几位艺人都有些将信将疑,担心会不会上当受骗。什么是非遗?价值在哪里?也迷迷糊糊。为此,马汉民苦口婆心,并亲自陪同姚建萍、蔡云娣、吴文康等一行五人,带上他们的作品赴京参会,结果一举成名,姚建萍拿到了两个金奖,其余同伴也拿到了金奖和银奖,轰动苏城。这次活动一下子打开了这些苏州艺人的视野,实现了他们发展的重大跨越和转折。现在,姚建萍已是中国文联委员、江苏省文联副主席,蔡云娣、吴文康也已是研究员级工艺美术师,而马汉民依然是那个从前的马汉民,乐乐呵呵。姚建萍感动万分,在她心目中,马老是“伯乐”“贵人”“指路人”。

  说起常德盛,他与马汉民的友谊更是特别。常德盛可以说是国家级名人了,阅人无数,结识马老并成为朋友,完全是一种缘分。20年前,常德盛和他领导的蒋巷村已闻名全国,而马汉民只是普通的作家和离休干部,一个偶然的机会,马老踏上了蒋巷村,遇见了常德盛,大有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感觉。常德盛由内而外喷发的强大气场和蒋巷村美不胜收的田园风光,一下子让马老梦回到改革开放前那些曾经经历的艰难岁月,萌生了创作的冲动,他想用自己拿手的乡土诗歌叙事方式,讴歌常德盛这个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全国劳动模范。于是他留了下来,在蒋巷村附近的小旅馆一住就是三个月,走村串户,与乡亲们促膝访谈,不久,一部名为《常德盛》的长篇叙事诗出笼。由此,蒋巷村成了马汉民的创作基地,常德盛和这里的乡亲们成了马汉民的朋友,他们的友谊也跨越了普通的关系,马老好比“荣誉村民”,逢年过节,总是收到来自蒋巷村的问候和礼物,一篮鸡蛋、一只烧鹅等,一如既往,坚持不懈。作为一个耄耋老人,马老的心里真是比蜜还甜。

  当然,马汉民的故事远不止这些。对于他来说,有的也许是凡人小事,有的则是举手之劳,但都发自肺腑,亲力亲为。

  我常常想,社会多么需要马老身上所具有的这种“文化老兵”的精神。每个人都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个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自己的方式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做出不同的奉献,社会的和谐与进步需要人与人之间在良性互动中实现。人与人的岗位有不同,经历有差异,能力有大小,生活状态有差别;但每个人都应拥有一颗有良知、有温度,相得益彰、互为成就的善良之心。理解、尊重、友爱比什么都重要。“文化老兵”现象说到底是一种苏州文化现象的缩影,“文化老兵”精神常在,这正是苏州这座城市的福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