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辽宁)省保安司令部】 1928年1月,固守涿州之山西陆军第4师投诚,被编为陆军第36师。3月,将预备军改为第11军,骑兵第22师及骑兵第6旅编为骑兵第1军,骑兵第17师编为骑兵第2军,另行招募成立预备军,又将第3、4方面联合军团卫队旅改编为陆军第19师;夏,部队向滦河以东撤退,张作霖被日本人在皇姑屯炸死;7月,张学良被东三省议会联合会推举为东北三省保安总司令,兼奉天省保安司令,旋即裁军,取消军团、军、师等番号,将军队改为国防军与省防军;冬,将奉天军队改编为东北陆军步兵第1、第2、第3、第4、第5、第6、第12、第14、第16、第19、第20、第23、第24、第25、第 27旅等15个旅,骑兵第1、第3旅两个旅,炮兵第1至第8团,以上为国防军;省防军有奉天陆军步兵第1、第2、第3、第4团,骑兵第1、第2、第3团,分隶于东边镇守使、洮辽镇守使。 1929年,东北易帜,“国军编遣”,奉天省改称辽宁省,部队改称东北边防军。辽宁省实有步兵15旅、骑兵2旅、炮兵8团、工兵6营,总兵力121410人。另有海军约3万吨位,空军飞机262 架,分驻东北各地。 同年10月防俄作战,东(三江口)西(海拉尔)两线皆败,伤亡1.2万余人。 1930年9月,中原大战,以东北边防军第1军、第2军(于学忠、王树常)率部8万人,和平入关,接受平津。1931年4月,张学良在北平成立陆海空副司令行营,5月所部改称国民革命军,编入国军战斗序列。并收编中原大战后之西北军(冯玉祥)、晋绥军(阎锡山),编为陆军第29军(宋哲元)、第32军(商震)、第23军(徐永昌)、第34军(杨爱源)、第35军(傅作义)。 1931年,九一八,日本侵略东北,东北陆军多撤锦州,一年后锦州不守,东三省尽失,部队除投日外,多不战而撤入关内。另部分则蜕变为东北义勇军。 1932年2月,张学良辞陆海空军副司令职,以北平绥靖公署主任统帅东北军。 1933年3月,榆关热河对日作战失利,张学良引咎辞职,所部东北军分编5个军,2个独立师,4个骑兵师,3个炮兵旅,1 个工兵团,编入国军作战序列。计: 陆军第51军(于学忠)辖步兵4师,12团; 陆军第53军(万福麟)辖步兵5师,15团,骑兵1师; 陆军第57军(何柱国)辖步兵4师,12团,骑兵1师,3团; 陆军第67军(王以哲)辖步兵3师,9团; 陆军第63军(冯占海,东北义勇军改编),辖步兵1师,3旅,6团; 陆军步兵第105师,106师,陆军骑兵第1师、第4师、第5师、第6师;陆军炮兵第6旅、第7旅、第8旅。 1936年12月,西北剿匪军副司令张学良,指挥此批东北军队,与陕西绥靖主任杨虎城所率陕军,发动“西安事变”。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各部队分别投入抗日战争。 1945年8月,抗战胜利,东北三省改为九省,另加热河省,归东北行营统辖。其保安部队统归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部编组指挥,初经军政部核定先成立50个保安团(每省最多10团),200个保安大队(每县1个),用接受日军军械装备,经行政院电东北行营转饬迅报预算。 时东北自新军(原伪军),先后被收编者约27万人以上,作为东北保安团兵源之来源。 1946年9月,保安部队整编实况: 东北保安第1、2、3、4总队(各辖3个团); 东北保安独立支队(辖5个团)。 东北保安第1、2、3、4、5、6、11、12、13、14支队(各辖3个团)。 东北保安军10支队(辖4个团); 东北保第7支队(辖2个团); 东北保军第8、9支队(各辖1个营); 东北保安骑兵第1、2、3支队(各辖4个团); 东北保安热北军第1支队(辖骑兵2团,步兵1团); 东北保安暂编独立骑兵第1、2、3、4团; 东北保安暂编骑兵团; 东北保安暂编独立步兵军34、35团; 东北保安独立第1、2、3营; 东北保安暂编骑兵军第4、5、6、7、8营; 东北保安军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团;分驻5个保安区,第一锦西、第二辽阳、第三西安、第四永吉、第五九台。 1947年6月,东北保安部队增强,分5个绥靖区,除指挥自新军外,各保安团分13个保安区,每区4团,兵力10万人,另省设保安司令部及保安团,其编组: 第1绥靖区——第1保安区(李修业,山海关);第1保安区 (王昌南,昌黎);东北保安骑兵第1支队(兴城,张汉华);东北保安第1支队,北票、泌布多尔济);东北保安骑兵第4支队(李治唐,多伦)。 第2绥靖区——东北保安骑兵第3支队(平泉,秦靖宇);东北保安第6支队(承德,胡冠天 < 兼 >);东北保安暂编独立第1团。 第3绥靖区——第2保安区(诚厂,王化兴),第6保安区(安东,李耀慈);第13保安区(蚰岩,王家善);东北保安第5支队 (通化,王华一);东北保安第11支队(铁岭,孟吉荣)。 第5绥靖区——第4保安区(永吉,刘伯中);第5保安区(鞍山,陈膺华);第12保安区(彰武,陈天喜);东北保安独立支队 (三江口,包善一);东北保安骑兵第2支队(德惠,金赞中)。 东北保安第1支队(通辽,王华兴);东北保安第2支队(永吉,孔宪荣);东北保安第8支队(孤店、王永清);东北保安第9支队(钱家店,鄂成义);东北保安第12支队(长春,朱广喜)。 第6绥靖区——第3保安区(西安、傅宗良);第7保安区(辽阳,王天任);第9保安区(鞍山,张维仁);第11保安区(长春,刘德溥);东北保安第7支队(沈阳,叶敬),东北保安第10支队(鞍山,赵蕴奇)。 辽宁省保安司令部一保安第1、2团; 辽北省保安司令部一保安第1、2团; 安东省保安司令部一保安第1、2团; 吉林省保安司令部一保安第1、2团; 合江省保安司令部—保安第1、2团; 嫩江省保安司令部一保安第1、2团; 黑龙江省保安司令部一保安第1团; 松江省保安司令部—保安第1团; 兴安省保安司令部—保安第1团; 热河省保安司令部—保安第1、2、3、5总队。 此批各省保安部队,后因战局吃紧,被国军编并,或被共军击溃。东北被共军占领后,全部留在东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