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逃荒路上遇到娘

 冬歌文苑 2022-03-17

逃荒路上遇到娘

生活在当下,要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

人生旅途,每一个人都要经历少年,而每一个人的少年境遇都各不相同。有的少年过的是无忧无虑的生活,而有的少年却是饥寒交迫。我的少年就不快乐,而且还备受磨难与摧残。

我小的时候上学比较晚,在给生产队放了两年牛,给家里挣了两年工分以后,10岁那年的冬天我才背起书包从小学二年级读起。

那时候农村的孩子入学比较晚,想到开学后就要和庄上的小伙伴们一起,背起书包高高兴兴去上学,我就像一只快乐的小鸟。

开学了,庄上小伙伴们个个背起书包高高兴兴地去上学,而我却上不成学,母亲根本就没有给我准备书包。我哭过,闹过,但拗不过父亲的拳头和母亲的以泪洗面。面对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家庭,我只有抗争,没有选择。

1974年的冬天,草木枯荣,牛在野外吃不饱,生产队就要集中喂草料养。我才背起书包从小学二年级读起。

读初中一年级下半季时,我交不起6块钱的学杂费,没有新书,就和同桌一位姓李的同学合看了两个多月的课本,但是这要满足他的要求:每星期要替他写一篇作文。就这样,同桌的课本同桌当家,他高兴就歪歪课本,我趁机瞄几眼,不高兴就背着课本,我只能瞪着眼睛听天书。我本来是从小学二年级上起,基础差,底子薄,再加上上课没有新课本,学习就跟不上。尤其是对数学一窍不通,每次考试都考几分。

记得一个星期一早晨,我匆匆走进教室,一名要好的同学告诉我:我的同桌同学被疯狗咬后得了狂犬病死了,他和同桌是一个庄上的,他说同桌同学昨天已经埋了,他的书包也一起埋了。

几天前还和同桌一起看书,一起说话,怎么说没就没了?这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啊!

从那以后,我就没有课本看了,一张课桌就我一个人,我就看初一上学期的语文课本或字典,老师苦口婆心讲课时,我犹如在云天雾地里。有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也是天天背着书包上学,其实是在熬日子,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考试时,教数学的一位姓王的女老师就坐在我的课桌空着的那半边上面监考,瞪着眼睛盯着我,我连照抄一下的机会都没有,数学每次我都考几分或考零蛋。那时候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行。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村正处在土地承包,田地包产到户时的困难时期。再加上自然灾害,我生产队的粮食严重欠收,一到开春,农民就闹饥荒,苦不堪言。

学上不好不说,还经常饿肚子。每次放学回到家里,总是千方百计找吃的。1979年至1981年,那几年一到春天,母亲就带着小妹到河南泌阳县要饭,要一些“红薯干”拿回来充饥。父亲则在外边申诉他的右派平反昭雪,恢复组织关系的事情。

读初一的那一年,我几乎是处在自生自灭的生存状态下。因为穷,我的生产队又被外村的人起了一个远近闻名的绰号“饿狗队”。一句顺口溜诠释了当时生产队里的现实状况:“泥巴桌子泥巴床,除了泥巴没家当。”

为了找个理由活下去,每到星期天不上学,我就背起书包,拿着墨水和毛笔,到离家几里外地方去“戳垛子”。“戳垛子”是要饭的一种,意思就是拿着墨水和毛笔在别人家的门口墙上写几个诸如“恭喜发财”“家庭幸福”等一类的吉祥词句,要点食物等实惠的东西。

一个星期六的早上天不亮,我和庄上一个叫金海的同伴在离家10里地的一个小火车站,扒上小火车到离家30多公里的桐柏县毛集镇下车,再到毛集镇北边那一带去要饭。

我俩一走进村庄里就有一群狗跟着我俩狂叫着,我和同伴都怕狗,在庄上要饭时我俩就一个人到门前要,一个人负责撵狗。一天下来填饱肚子是没问题,但没有剩余。其实,那年月,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快到黄昏时分,我与同伴在一个比较大的庄上要饭,我俩在庄南头要,就听见庄北头也有一群狗在狂吠,可能也是另一拨要饭的。当我与同伴走到庄子中间时,我看到我母亲正和生产队一位姓陈的婶子也在那个庄上要饭。

母子在逃荒路上相遇,我母亲感到很是惊讶,她怎么也想不到我也跑这么远出来要饭,我也有一个多月没有见到我母亲了。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母亲哭了,我也哭了。看得出我母亲特别伤心、难过、无奈、无助。

母亲央求一户人家让我与同伴住一个晚上,第二天下午要往回走。母亲把要到的一些红薯干给我拿回家先吃着,并流着泪叮咛我要好好上学。

光阴似箭,一晃40多年过去了,小时候在逃荒路上与母亲偶然相遇的痛苦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也让我终生难忘。但过去那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苦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人生如梦,岁月如歌。今天看到89岁已白发苍苍、饱经风霜的母亲,我在感谢母亲养育之恩的同时,也感叹母亲是生活的强者、生命的强者,也激励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定生活信念,阔步向前走。

图片/网络

作者简介:

应传锋,笔名:应峰,男,1964年8月出生,河南省信阳市人。在全国30多家报纸、杂志上发表文学作品200多篇,有30多篇文学作品获奖,作品被收入数种选集。并著有散文集《淡淡的芬芳》《看得见的远方》两部。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无   之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