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话day145:“‘蠢’,春也”

 亘心为上 2022-03-17

今天在校园里走着,忽然抬头望见树木都开始抽出了新的嫩芽,一派春天的气息,不自然间我想起来了一个字,即“蠢”字。

说起“蠢”字,我们都会普遍认为这是一个贬义词,但推究原来的含义,或许能改变我们对这个字的印象。细看这个“蠢”,上面是“春”,下面是两个虫字。

“春”字,在《说文》里,解释为“推也”,字形从艸(艹)从日,艸,春時生也,屯声。清代段玉裁注解说,日、屯者,得时生;字象艸木之初生,会意兼形声(屯字金文字形如下图所示)。

我们从金文字形能看出会意的意味,可理解为阳光下,草木初生,万物萌动。随着字形的变化,才变成今天这个“春”字字形。

关于“推也”这个说文的解释,清代另一位说文学者桂馥引用《五经通义》解释说,冬至的时候,阳气藏于下而阴露于外,故而寒冷,到了春天,阴阳相推,阳气上升,产生推力,万物从而复苏。在古人那里“春”一直作为四季的开始,更是作为天地开辟之端,养生之首要之季。唐代杜甫有首著名的诗,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那发生。”这些都是说“春”天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然后我们再来看“蠢”,上面是“春”字而下面是两只虫子。很明显这也是会意兼形声的字,即“春”既是声旁也是一个义符。“蠢”,说文里就解释为“虫动也”。《尔雅释诂下》说:“蠢,作也。”这“作”就是“动”的意思。在古文里,“春”常会被读为“蠢”,晋代大学者郑玄就这么说过,“春读为蠢;蠢,作也、出也”。《庄子▪天地》篇里有言:“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

我们现在把“蠢”的造字构件连起来想一下:春天来了,地下的阳气在回归太阳的带动下,一点点地向外涌动,唤醒冬眠中的万物萌生。最早感应到这一阳气涌动的,除了细小的草籽儿,还有蛰伏在地下的小虫子。它们在阳气的催动下逐渐苏醒,一点点地活跃起来,慢慢地,我们就有了一个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的世界。

所以呢,古书上把“蠢”、“春”互相通假与互训是有道理可寻的,春是蠢蠢欲动的小虫子,是万物复苏,是生命的开始。故而,“蠢,春也”。

今天说了这个“蠢”字,不知有没有改善你对这个字的些许印象,就说这些了,明天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