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被打后,引出来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傅秋芳。傅秋芳只闻其名,是否出场不重要。却有两个有意思的话题与她有关。 一,傅秋芳的原型是谁。 二,23岁的傅秋芳为何要嫁13岁的贾宝玉?
贾宝玉敬重傅秋芳,是对“秀美”女子之诚敬。非关男女之情。 冷子兴等俗人认为他是“色鬼”,贾雨村却认为是奇人异事,可见角度、立场不同,认知不同。 闲言少叙,傅秋芳到了二十三岁尚未出嫁,是典型的“老姑娘”。只因她才貌俱佳,哥哥傅试奇货可居,妄想与豪门贵族联姻,才耽误了她。 傅秋芳哥哥傅试是通判,为知府副手,分管州府的实际民生、司法工作,有实权。 通判的品级历来不定,从五品到从八品都有。傅试的品级应该是正六品才可能被贾政看中。 简单点说,贾雨村曾为应天府知府,傅试的通判相当于贾雨村的副手。掌控一州之营运(副市长),且擢升空间彻底打开,极有前途。 傅试是贾政的得意门生,贾政却并无科举。推测所谓门生不过是傅试攀权附势,或曾为贾政门下清客,与詹光、单聘仁等人一样。 傅秋芳“才貌俱佳”,要想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比如梅翰林、贾雨村这等新贵不难。 高攀一下的话,赵侍郎那样的高官人家也能攀得上。 朝廷大员多出身寒族,更看重成长性,更能接纳新贵,奈何傅试并不想屈就。 他的目标是贾家这般王公贵族,但贾家等贵族对门第看得更重。傅试在他们眼中则是“穷酸”暴发户一般。 于是,高不成低不就,傅秋芳就蹉跎到二十三岁还没出嫁。 傅秋芳无疑影射的薛宝钗。曹雪芹设计傅秋芳二十三岁没出嫁,就是暗示薛宝钗要接近这等年纪才会嫁给贾宝玉。 薛宝钗来贾家时,已经十三岁多,薛家前后在贾家呆了八年迟迟不找对象,与傅秋芳一样。 薛宝琴嫁给梅翰林的儿子是薛宝钗的另一条路。如果薛家愿意,早都能寻个门当户对的人家出嫁了。 但薛家一门心思想要嫁进贾家,成就金玉良姻,才一直蹉跎着薛宝钗的青春。 傅秋芳二十三岁,在当时是十足的老姑娘,很难有门当户对的人家愿意娶做正妻。留给她的选择大体只有两条: 要么给人做续弦、填房。要么给人做二房。 二房虽然也是妾,却也是奶奶。就像尤二姐,比侍妾地位好得多。如果娘家给力,与正妻差的只是名分。 但傅秋芳做二房的概率不大,毕竟傅试得要脸。她最好的出路就是做“续弦”。像邢夫人、尤氏当初肯定也是大龄剩女才嫁作填房。 傅试当然想要傅秋芳嫁进荣国府,甚至是贾宝玉。别看二十三岁的傅秋芳比十三岁的贾宝玉大了十岁,在当时的社会却也不算什么。 古代社会大媳妇小丈夫比比皆是。更推崇“女大三抱金砖”。 不过,贾家不可能娶傅秋芳。她的出场只为影射薛宝钗日后要嫁给贾宝玉做“续弦”! 第五十八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梨香院的三个小戏子藕官、菂官、蕊官影射黛死钗嫁故事,明确指出薛宝钗嫁给贾宝玉就是做“续弦”。 君笺雅侃红楼认为,贾宝玉与林黛玉会有婚约,却因贾宝玉意外逢冤被害,林黛玉被迫与贾探春二女同嫁海外异国为王妃,石呆子的故事作为伏笔不多赘述。 贾宝玉将林黛玉视作结发妻子,恰逢贾母病入膏肓,为了人伦大节同意以续弦之礼迎娶薛宝钗过门“冲喜”。 薛宝琴母亲痰症,她“冲喜”出嫁,以及刘姥姥的“雪下抽柴”故事都是伏笔。这里不提了。 傅秋芳的“原型”就是薛宝钗,她二十三岁未嫁也是薛宝钗出嫁的年纪,更是薛宝钗“续弦”身份的伏笔。读书人要知道。 文|君笺雅侃红楼 请帮忙点赞、收藏、转发,和赞赏一样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