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疫榜样:一个人守店 砍掉小面卤菜夜排挡 只卖白砍鸡反而火了

 食都文化徐松 2022-03-17

他的小店,名叫东东杨记白砍鸡,约100平米,就在渝中区较场口凯旋路的融创白象街。

不用坐凯旋路电梯,而是沿着这条路走下坡,走到底转弯就能看到白象街和他的店铺。

他一个人在坚守,这是一个怎样的战疫精神呢?刚好有空,带着这份好奇,当天中午,小编就去看看。

没有想象中的艰难,他过得还好。目前,他一天卖得八九只鸡,有50多元一斤的黄皮鸡,也有60多元一斤的乌皮鸡。

他说,付得起6000多的房租,还有点微利,够自己一个人的工资。

一道菜品,做成一个店,功夫在于专和精。杨师傅说,这个100平米的小店,卖过小面,卖过米线,卖过卤菜,还有堂食,还有夜排挡。

“几个员工的工资,一个月就是3万多块。”他说,“表面很热闹,实际不赚钱。主要是白象街这个地方,人气还是不够热闹。”

自从2020年1月份开始,杨师傅不得不狠心砍掉一切,决定自己一个人做,且只做白砍鸡外卖。如今,他一天有八九只的销量,生意好时也有一天10来只的。

白砍鸡,又名白斩鸡,是四川乐山的一道名菜,在广东和广西也很盛行,素有“名驰巴蜀三千 里,味压江南十二州”的美称。

郭沫若曾说:少年时代在故乡四川吃的白砍鸡,白生生的肉块,红殷殷的油辣子海椒, 现在想来还口水长流……

杨师傅专做白砍鸡,对鸡的品质要求更高了。他进货,来自他亲自指定的养鸡场,每只毛重四五斤,根据季节有所变化。

每天大早6点,他就起来忙活了。工作其实很简单,即煮鸡、砍鸡、拌鸡。但越简单的活路,越不容易做好。

杨师傅说,白砍鸡这一门手艺,是舅舅传给他的,后来又专门去拜师学艺,有自己独特的工艺和配方,还融入了他自己家乡乐山的味道和独特的重庆味道。但这些还是不够,做事认真,注意每一个细节,是赢得顾客不断回头的关键。

一锅红油辣子,是杨师傅做白砍鸡的重中之重。当天砍鸡剔出来的鸡骨头,第二天一早起来上班就用来煮成高汤,是主要调料之一。

杨师傅说,这一锅油辣子,其实并不很辣,而是特别的纯和香,能够让人的肠胃非常舒服;就凭这一点,自己就敢一个人,开一个店,店名就叫白砍鸡。

杨师傅的白砍鸡与众不同,还在于他有一锅长时间熬制的鸡汤;

这也是拌白砍鸡的重要汤料:汤鲜不油腻,美味看得见。

作为烹调达人,杨师傅是一个肯钻研的人。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他说自己都习惯了一个人,一个人最能静下心,不管是反思自己,还是学点东西,都很好。

现在人们讲究吃得好,吃得精细,体现在什么地方?杨师傅说,比如鸡脖子,不能直接砍,而要先划开皮,把里面的淋巴结即有素的瘤子撕干净;发现有淤血的地方,也要剔除。

目前,杨师傅做到每天的鸡,当天卖完。他做外卖很奇特,就是只卖给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老顾客,没有在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叫卖。

他说,做精致的美食,走的是小众路线,你得有自己的消费群体;外卖平台是广撒网,拼的往往是价格和促销,无形中就没有什么利润了,这种做法其实并不适合自己的产品。

品尝杨师傅的白砍鸡,真是唇齿留芳,味比三家。首先,鸡的品质很好,吃肉一点都不柴,能吃到丝丝肉香;加上油辣子中特有的香味,让人越吃越想吃。

曾经,杨师傅的白砍鸡,获得重庆移动电视台美食栏目特别推荐,果然名不虚传。时不时,杨师傅又发个微信或抖音秀一下,也就经常有口水直流的吃货,不辞路途遥远从江北、南岸前来购买,一吃为快。

杨师傅说,自己早就注册了商标,产品做好了,下一步需要引进新设备,做出标准,做出影响,慢慢做出自己的品牌。

杨师傅说,每天销量10只以内,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应付;10只以上,可以考虑请个助手;现在这样的小店,每天15只封顶,卖完就休息,绝不会为了走量而影响品质。

走过大江南北,见过各种场面的杨师傅,是川渝烹饪界的一名大厨。顺应形势,他彻底放下身段,事无巨细,一心做好白砍鸡,虽然很累,但乐在其中。

“当你带着热爱去做一件事时,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因为苦中有乐;比如今天中午,一个客户请客,吃了2斤还要再加2斤,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食都文化 羽翔 采写

寻找战疫榜样,欢迎提供采访线索


食都文化:立足重庆、面向全国的美食专辑和网络传播平台;以食为引,涵盖吃喝玩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