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卷耳‖我娘的农谚

 卷小耳 2022-03-17

农谚,大概就是祖宗们根据节令气候农业种植等相关问题所制定出来约束晚辈们的约定而俗成的律法。

我常常这样想。

每当我献身于伟大农业种植事业的思想,有些滑坡。我娘就会找到思想教育相对应的农谚来开导我,点醒我,束缚我,制裁我。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大家都知道。我娘更多了一点诠释。她说,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意思也简单明了。你起的早一点,什么事都能做光。你起晚了,不知道忙这个还是忙那个,就会手忙脚乱心里发慌,就会做错事,就会耽误许许多多的功夫。

娘是识些字的,但是绝对不多。所以,我基本否定了她能自己编造农谚的可能。但是,我娘所掌握的那些农谚,我却很少在别人嘴里听到过。

有时候心思活动,看到大家做买卖挣钱,就想着也出去闯荡闯荡。那一年,卖卤虾挺好卖的,我借了一辆大水管车子,想和小伙伴们一块出去卖虾,结果到了娘这里,一句话就给拦下了,她说:紧种的庄稼,慢做的买卖。时光不等人,这不马上谷雨节了?万一下点小雨,就得马上播种黄豆。谷雨前后,种瓜埯豆,这是万万不可延迟的。

旁人一般会说谷雨前后,种瓜点豆。只有我娘会说埯豆。埯,读音应该是an。但是我娘读nan。我为了找到这个字,也是走了许多的冤枉路,埯,意思就是挖个小坑种点瓜豆。

锄地的时候,娘一首连三句就把锄地留苗的要旨交待得清清楚楚,由你自行分析理解:稀留密,密留稀,不稀不密留大滴。意思是,禾苗行距很稀的时候,你要考虑株距要尽量留的密一些,秧苗关系产量。禾苗行距很密的时候,你要考虑株距尽量留的稀一些,注意禾苗的营养搭配。行距不稀不密的时候吧,就要留下强壮的禾苗。你瞧,这谚语通俗易懂,一学就会,锄地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上手了。

民以食为天,也是娘整天挂在嘴头上的。这句来头比较大,我就不多解释了。还有一句,我觉得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例句:你在这大洼里瞅瞅,哪一个不是面朝黄体背朝天?当时觉得我娘说的话无懈可击。确实,农民们锄地的姿势,那是很虔诚的。都采取最亲近土地的姿势,都把一颗心思铺在了秧苗上。我也是后来才明白这句话的取巧之处。是,你在大洼里看,人人都在面朝黄土背朝天。但是你到了网吧里看,还人人双手打键盘呢。你到商场里看,还人人逛街笑开颜呢。不过当时觉得我娘说的话,就是天理,从来没有生出过反叛之心,倒也没去仔细琢磨这话语里的漏洞。

有些谚语——如果还能称之为谚语的话,就是我娘的原创作品了。比如,她会用一句“洼里跟闹鹅的一样”,来形容地里工作的人多。多到什么程度?闹鹅的一样。鹅,是很令人烦的一种家禽,这家伙一旦心中不满,要是叫唤起来,那是没完没了的。大概我娘也是烦鹅的叫声的,所以制造了这么一条谚语出来,常常以此来催促还在睡懒觉的我,很形象的告诉我,就算我马上采取行动,那也已经落在了许多人的后边。

要使庄稼壮又黑,全靠一口肥料催。这是娘叮嘱我该给庄稼施肥了。麦子不浇三水,产量肯定不得。这是娘提醒我该给麦子第三次浇水了。长虫过道,大雨来到。这是娘告诉我没准晚上有雨,要做好相对应的准备和防范。棒子一棵花,全靠肥当家。这是要我赶紧给玉米施肥。头伏萝卜二伏菜,这是告诉我种植白菜萝卜的时候到了。立冬不出菜,冻了你别怪。这是说该把地里的白菜运输回家了……

我印象中还有好多好多,可是临到写文章了,偏偏又想不起来了。以后若是想起,我再一一的加入到留言里。

娘一辈子心小胆小,就怕我们弟兄们出事。她老人家最大的希望,就是看到我们都成为优秀的农民。

她说,劳动者是世界上最美的人。她说,生活,生活,人生下来就得干活。她说劳动使我们有房住,劳动使我们有衣穿,劳动的双手创造了世界,劳动的智慧改变了河山。

最后面这几句是歌词,是娘最爱唱的一首歌曲。娘的嗓音,十分甜美,她还很喜欢评剧,有时也爱哼唱几句,还颇有新派传人的味道在里面。只可惜,我今生今世,再也听不到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