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ptzhangyh 2022-03-17
文章图片1

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周易》乾坤两卦的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梁启超在清华演讲时,引用了《周易》的这两句话激励清华学子,希望清华学子效法天地立君子之大志,坚忍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

这是乾坤两卦的文化哲学含义,是经过对天地现象的思考后,感悟出君子应当效法天地,因为天运行不息,所以君子应当自强不息,地载万物,所以君子也应当象地一样厚德载物。这里不讨论应不应该的问题,准备讨论一下如何才能厚德载物,如果单纯从文化层面理解厚德载物,对易经的理解不算深,还没有透。厚德载物背后还有更高深的天文学,这需要在易经的体系下来理解。

为什么天是乾卦地是坤卦?这里是以动静来论阴阳,天一直在动,属阳,配乾卦;地给人的直观感受是静止不动,属阴,配坤卦。

地势坤,这里面有大学问,没有说地是坤,而是说地势坤,因为坤不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静,坤这个卦名是什么意思呢?

《易经‧说卦传》:“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于地也为黑”。坤可以配很多目标物,其中坤为地为大舆这两个概念很关键,那么舆是什么呢?《说文解字》:舆,车舆也。车舆是车中受物之处,车中受物之处,就是车厢,这是舆的本义。舆的本义是车厢,引申意义为大地,坤为地为大舆,那么可以推论坤是个大车厢。因此坤的静,就是车厢内的静,这个静是动中的静。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因为坤是个大车厢,所以能载物,这种载是车的载,车载物是在运动中载物。坤是大车厢,那车在哪里?车就是地球。古代的车都是马车,有车还必须得有马,马在哪里?天马。车马齐活了,马路在哪里?马路在天空中。

正所谓天马行空。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本义就是:地象运动中的车厢,可以载物,地上的万物,都在地这个大车厢里,地一直在动,就像天上的太阳、月亮、木火土金水等星星一样的运动。

古人知道地在动吗?当然知道。《尚书纬·考灵曜》中有记载:

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牖(即窗户)而坐,舟行不觉也。

--《尚书纬·考灵曜》

意思是地球一直在动,而人感觉不到,这就像人在大船里,关上窗户,舟在航行,但是人感觉不到。

古人为什么能发现这个现象呢?庄子的《逍遥游》给了线索: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

--《逍遥游》

天空苍苍色,这是天空本来的颜色吗?天空是无边无际的吗?从天上往下看,肯定也是一样的。换句话说,从天空往下看,也是苍苍色,也是无边无际,也是有日月星辰,那么我们的地球就是和木火土金水一样的星星,一直在运动。

是故大丈夫恬然无思,澹然无虑;以天为盖,以地为舆;四时为马,阴阳为御;乘云凌霄,与造化者俱;纵志舒节,以驰大区;可以步而步,可以骤而骤;令雨师洒道,使风伯塌尘;电以为鞭策,雷以为车轮;上游于霄雿之野,下出于无垠之门,刘览偏照,复守以全;经营四隅,还反于枢。

--《淮南子》

《淮南子》详细表述了如何载物:以天为盖,以地为舆;四时为马,阴阳为御,以电为鞭策,以雷为车轮,最后,经营四隅,还反于枢。天地都在围绕北极枢做圆周运动。

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是依据古人先进的天文知识,感悟而出的人生哲学,在这个背景下来理解如何才能厚德载物?载物要像地球那样,载着地球上的万物在天空中飞奔,稳重,平稳不颠簸,不翻车。

自强不息是奋斗,是坚韧不拔,但奋斗是中性的,奋斗的目标必须为善,所以自强不息还需要厚德载物,才能为善不为恶。

厚德是平稳不颠簸不翻车,这是君子的担当,清华大学作为校训激励学子,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把它作为人生的座右铭。进不了清华校园,但可以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人。作为一家之长,需要厚德地带着家庭奋进向上,不能让家里人感到颠簸,甚至是翻车。作为一校之校长,也需要厚德地带着全校师生奋进向上,平稳不颠簸不翻车。其他团队领导,也是如此。

言不苟造,论不虚生。从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来看,易经是对自然的深度观察后的哲学思考,不是虚构出来的。由此窥一斑而见全豹,易经是根据天地自然的规律总结出的人的处世哲学,是一门模仿自然学。

这样理解易经已经是非常有深度,已经把理解透了。但还可以更加通透,根据易理创造一门新的易学,让易经这一参天大树发出新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