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方平《新春》:不可捉摸的命运

 墙头草说 2022-03-17
西施,天生丽质,倾国倾城,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自幼跟随母亲在江边浣纱,后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在勾践灭吴后,西施随着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终。后来的诗人们为她写下了无数的诗篇,唐代诗人刘方平的《新春》就是其中一首,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南陌春风早,东邻曙色斜。

一花开楚国,双燕入卢家。

眠罢梳云髻,妆成上锦车。

谁知如昔日,更浣越溪纱。

“南陌春风早,东邻曙色斜”,和暖的春风早早地吹拂着南方的道路;拂晓时的天光斜照在东边邻居家的屋壁上。诗人开篇点题,因为地理位置的差异,南方的春天比北方来得更早一些,和暖的春风早早地吹绿了小路两旁的春草,大地焕发出盎然生机。就说在黎明时分吧,天光撕开东方的天际,第一道光芒照亮了东面邻居家的屋壁,新的一天已经到来,那可爱的人儿也即将从睡梦中醒来,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一花开楚国,双燕入卢家”,一枝娇艳的花开在江南的大地上;燕子成双入对地飞入富贵之家。在曙光中,诗人看到一枝娇艳的花在春风中微微摇摆,鲜艳的花瓣映着晨光,明媚可人。“一花”是如此娇小,而“楚国”又如此辽阔,诗人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写江南地区百花盛放的场面。此时,燕子欢快地鸣唱着,成双入对地飞入富贵之家,隐入错落的屋檐之间,仿佛是要去叫醒尚在睡梦中的人儿。
“眠罢梳云髻,妆成上锦车”,早上醒来对着镜子把头发梳成高耸的发髻;化好精致的妆容之后登上华贵的车驾。在这一联中,诗人的笔触一转,由明媚的春光转到可爱的人儿上。一夜好梦之后,西施慵懒地起床,对镜梳妆,用如荑纤手拿着玉梳,轻梳长发,把头发梳成高耸的发髻;她对着镜子,施粉涂脂,精心地化好妆容。一切准备就绪后,西施这才起身出门,坐上华贵的马车,绝尘而去。
“谁知如昔日,更浣越溪纱”,有谁能知道在以前的那些日子里,她还在江边浣纱?诗人有感于西施前后地位悬殊,不禁感慨命运的不可捉摸性。当年,西施只是一个在越溪之畔浣纱的女子,却卷入了吴越之争,得到了吴王的无尽宠爱。“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命运在瞬间就发生了变化,使得“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诗人藉由西施命运的前后变化,抒发自己对命运的感慨,人生有如此多的偶然性,谁能准确地预测前路呢?
诗人的这首《新春》,层次鲜明,前两联写明媚的春光,照应题目的同时,点出人物活动的环境,衬托人物的光彩。后两联写人,先以虚笔写西施早起时的梳妆,再借西施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西施前后命运的回顾,抒发了自己对人生不可预知的感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