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学专业[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九州好人 2022-03-17
中医学专业
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中医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中医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培养适应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中医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一定创新能力,视野宽、基础厚、能力强的高层次研究应用型中医学人才。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中医学专业
修业年限
五年
授予学位
医学学士
发展历程
民国时期
民元教育系统漏列中医事件
1912年8月,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中华民国教育新法令》,将医科类分为医学与药学两门,都没有列入中医药学科,这就是“民元教育系统漏列中医事件”,引发了各地中医药界的首次抗争请愿活动。
1913年12月29日,时任教育部长的汪大燮发表“废医”的言行,引起了中医药界的愤慨,各地中医药界纷纷举行抗议活动。
1914年1月16日,国务院回复称并无“废弃中医之意……除制定中医学校课程一节,暂从缓议外,其余各节,准予分别筹办。”中医界的首次请愿活动取得了胜利,由此建立了一批中医学校,但中医仍被拒之于国家教育系统之外。
1925年8月,中医界向中华教育改进社提出中医学校加入学校系统的建议,杨如侯、赵意空在《致北京中华教育改进社提议书》中,对中医教育规范化提出初步构想。
废止中医案
1929年2月23—26日,南京政府卫生部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议。会上讨论有关废止中医药的提案,其中余云岫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提出彻底消灭中医的措施,在会上获得通过。此即近代中医史上的“废止中医案”,引发了全国性的中医抗议风潮。
1929年,在全国中医药界的一致反对下,南京国民政府不得不以文官处的名义发出《中央卫生委员会并无废止中医药等决议案》的答复,以息事宁人。4月,中央教育部通令中医学校改为“中医传习所”,不列入学校系统之内,这进一步激起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的抗议和公愤,最终迫使教育部将中医学校改称为“中医学社”  。7月,中医药界在上海中国医学院举行第二次全国中医教材编辑委员会会议。
1931年,中医界把中医学分为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两大类,并确立这两大学科下属的各门科目标准。
中医办学教育形式
民国时期的中医办学教育形式主要有中医专门学校(传习所)、中医函授(遥从)办学、业余教育(夜校)讲习所、短训班等。据徐江雁编《中国医学史》统计,民国时期全国各地的中医办学机构约219所,其中上海地区最多,约42所。其次为广州27所、福建22所、浙江19所、江苏19所、四川14所、北京11所、河南10所、天津9所、山东8所、山西4所、广西5所、湖北5所,湖南、江西、辽宁各3所,安徽、贵州、甘肃、黑龙江、吉林、陕西各1所。
建国以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为受到原卫生部副部长王斌的“中医西化”思想的影响,中医处于被改造的地位。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批判了王斌对中医药的极端非科学的态度和偏见,并由党中央和各省委、省政府先后组织召开中医代表大会,指示中央及各省、市成立中医药学术委员会,创造条件成立中医科研、教学、医疗机构。
1962年,中国本科中医学专业第一批毕业生出现。
1989年10月5—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在上海召开有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南京、辽宁、陕西、山东、湖南、湖北等10所中医学院教务处长参加的工作会议,就制定中医学本科专业主要课程基本要求的原则、范围、格式进行了研究,并安排分工和工作。11月24—27日,在南京召开审定会议,通过了中医学本科专业主要课程基本要求。
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中医学(100501)、中医五官科学(100502)、中医骨伤科学(100503)、中医外科学(100504*)、中医养生康复学(100505*)、中医文献学(100508*)6个专业调整为中医学1个专业,专业代码为100501。
2007年3月,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受教育部委托于4月开始起草《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这是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史上第一个本科教育标准。
截至2005年,开设中医学本科专业的院校有66所。
2007年,《中国本科中医学教育标准》发布,包括中医学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34项)和办学标准(11个领域47项)两个部分。当年,全国开设本科中医学专业的高等院校有60所。
2012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将中医学专业代码变更为100501K。当年,全国开设中医学本科专业的高校有61所。
2018年,《中医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发布,包括10个领域的办学标准,分为44项保证标准和23项发展标准。
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从事中医医疗以及预防、保健、康复工作的毕业生,并为他们将来从事中医教育、科研、对外交流、文化传播以及中医药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
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较为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较强的中医思维与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传承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最终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培养规格
  • 学制与学位
基本修业年限:五年,含中医学专业长学制本科阶段。
授予学位:医学学位。
  • 设置标准
各高校设置本科中医学专业必须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满足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前提,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具备办学条件,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 基本原则
申报设置本科中医学专业必须符合:
  1. 国家中医学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布局;
  2. 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及医药卫生发展规划;
  3. 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
  4. 有相关学科专业依托;
  5. 进行充分的社会需求调研与专家论证,具备必要性和可行性;
  6. 获所在地方政府批准  。
  •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诚实守信,忠于人民,志愿为人类健康而奋斗。
(2)热爱中医事业,积极运用中医药理论、方法与手段,将预防疾病、祛除病痛、关爱患者与维护
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尊重患者的个人信仰、人文背景与价值观念差异。尊重患者及家属,认识到良好的医疗实践取决于医生、患者及家属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
(4)尊重生命,重视医学伦理问题。在医疗服务中,贯彻知情同意原则,为患者的隐私保密,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患者。
(5)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具有自我完善意识与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
(6)具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7)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8)具备依法行医的观念,能够运用法律维护患者与自身的合法权益
(9)在应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程时,能够充分考虑患者及家属的利益并发挥中医药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10)具有科学的态度,具有批判性思维、创新与创业能力。
  • 知识目标
(1)掌握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尤其是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哲学、文学、历史学等内容,并能将之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疗实践。
(2)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与中医诊断、中药、方剂、针炎、推拿等基本知识。
(3)掌握中医经典理论,了解中医学术思想发展历史和主要学术观点。
(4)掌握中医药治疗各种常见、多发病的临床诊疗基本知识。
(5)掌握中医养生、保健、康复等基本知识。
(6)掌握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知识。
(7)掌握必要的药理学知识与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8)熟悉必要的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知识,了解减缓病痛、改善病情和残障、心身康复及生命关怀的有关知识。
(9)熟悉预防医学全科医学知识,了解常见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传播的基本规律和防治原则,以及中医全科医生的工作任务、方式。
(10)熟悉国家医疗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 临床能力目标
(1)具有运用中医理论和技能全面、系统、正确地进行病情诊察、病史采集、病历书写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2)具有正确运用中医理法方药、针炎、推拿等治疗方法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论治的能力。
(3)具有运用临床医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体格检查的能力。
(4)具有合理选择现代临床诊疗技术、方法和手段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初步诊断、治疗的能力。
(5)具有对常见危急重症进行判断以及初步处理的能力。
(6)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有与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等交流沟通与团结协作的能力。
(7)具有对患者和公众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宣传教育的能力。
(8)具有信息管理能力,能够利用图书资料和计算机数据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
(9)具有阅读中医药古典医籍以及搜集、整理、分析临床医案和医学相关文献的能力。
(10)具有运用1门外语查阅医学文献和进行交流的能力。
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保证标准:(1)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高校必须制订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计划,并及时根据社会需求及中医药事业发展、医学科学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进行修订与调整;(2)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高校制订的课程计划必须明确课程目标;(3)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高校必须注重课程计划和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以及完整性,体现加强基础、提高能力、注重素质、发展个性的原则;(4)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高校必须安排满足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实践教学环节;(5)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高校必须向学生明确课程设置及基本要求。
发展标准:(1)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高校应该积极开展课程改革,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2)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高校能够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专门政策与机制支持,并在个性培养中形成特色。
理论课程
  • 思想道德修养与素质教育
程保证标准: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高校必须在课程计划中安排思想道德修养和素质教育课程。
发展标准:思想道德修养和素质教育课程能够与中医学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并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科学方法教育
保证标准: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高校必须在教学期间实施科学方法教育,注重学生科学素养与批判性思维的养成。
  • 创新创业课程
保证标准: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高校必须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或教学内容,并纳入学分管理。
  • 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课程
保证标准: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高校必须在课程中安排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课程,并融入中医人文精神及中医学专业特色,以适应中医学科发展及日益变化的人口、文化和卫生保健事业的需求。
注:相关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课程传统意义上是指哲学、中国传统文化、医学史、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心理学、社会医学、卫生法学行为医学等,以及包含这些内容的整合课程。
  • 中医学基础、中医经典、中医临床等课程
保证标准: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高校必须在课程计划中安排中医学基础、中医经典、中医临床等课程。
发展标准: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高校应该鼓励开设旨在穷实学生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与中医临床实践相融合的创新性课程,并在培养学生中医思维与临床能力中取得成效。
注:中医学基础课程传统意义上是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以及包含这些内容的整合课程;中医经典课程传统意义上是指《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以及包含这些内容的整合课程;中医临床课程传统意义上是指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炎学、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等,以及包含这些内容的整合课程。
  • 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
保证标准: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高校必须在课程计划中安排必要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
发展标准: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高校能够积极推进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改革。
注:基础医学课程传统意义上是指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以及包含这些内容的整合课程。
临床医学课程传统意义上是指诊断学基础、内科学传染病学、外科学、妇产科学、急诊医学、全科医学等,以及包含这些内容的整合课程。
  • 预防医学
保证标准: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高校必须在课程计划中安排预防医学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意识,并在课程中融入中医养生、保健内容。
  • 课程计划管理
保证标准: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高校必须有专门的职能机构负责课程计划管理,以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课程计划管理机构必须尊重主要利益方的意见。
实践教学
  • 保证标准
(1)中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必须科学、完整、有序。实验、见习、实训、实习等主要实践环节必须具有教学大纲、实验实训指导并有效实施;
(2)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高校必须为学生提供接触患者的机会,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临床实践,并保证足够的临床实践时间;
(3)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高校必须加强虚拟仿真实验室、创新实验室和创业训练中心建设,促进教学平台共享。
  • 发展标准
(1)中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该具有特色;
(2)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高校应该保证每位学生能够在学习的早期接触患者;
(3)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高校实践教学应该为培养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提供平台,并有效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知识能力
中医学专业
1.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理论;
2.掌握中药方剂学基本理论知识;
3.掌握与中医学有关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医学的基本知识;
4.具有较熟练和准确运用四诊八纲理法方药进行辨证论治的基本能力和对急重病症进行初步处理的能力;
5.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6.具有阅读中医古典医籍的能力。
主干课程
医古文、英语、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选读、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选读、温病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检体诊断学、实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等。
实践教学
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实习安排-般不少于48周。
相近专业
中医学针灸推拿学 蒙医学 藏医学
就业方向
医生:到各级中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以及中医教育机构等从事医疗工作;其他:到药厂或医药公司从事中药的研制、开发或药物的销售工作。[1]
发展前景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从“麻沸散”到针灸,中医创造了人类医学史上无数个世界第一。
早年的中医都是以师带徒的形式传授下来的,好多都是中医世家。真正以学校教育方式传授则是在解放后才开始,开办学校都是中专性质。直到1962年,我国才有了中医学第一批本科生毕业。至今,“中医学院”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每年本科毕业生达上万人。近两年发展更快,你稍不留神,“中医学院”就已经更名为“中医药大学”了。
“发展中医药事业、中西医并重”,是我国政府在医疗界制定的基本方针。中医药具有坚实而广泛的群众基础,社会对中医学人才的需求是长期存在的。尤其是中国社会已经进入老龄化,中医在未来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但是,与西医类医学专业相比,中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确实比较困难。大中城市的医院即使需要中医人才,也是倾向于从社会上招聘富有经验的老中医。所以,该专业毕业生应该把就业的目光投向偏远的中小城市甚至县城或乡村。
另外,有一部分中医学生选择了服务行业如足疗、按摩等作为谋生手段。
“墙内开花墙外香”。与国内相比,中医在国外(如东南亚)却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因此,出国就业也是中医学专业毕业生的一条出路。
中医本科毕业就业不太容易,考研深造还是比较容易的,由于招生学校和招生计划较多,专业试题难度不大,统考科目大部分学校只要达到国家线就可以进入复试。等你研究生毕业之后再就业就容易多了,医院毕竟还是一个重学历的单位。[1]
培养模式
  • “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重发展”人才培养模式
突出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不断加大实践教学的改革和探索力度,并以就业为导向,增强中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的临床能力。
增开临床技能课程,提高实践教学学时占比,加强对临床师资队伍的专项培训,将临床带教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对实习生的实践技能进行模块化考核并建立“形成性评定+终结性评定”考核体系。
  • “5+3”一体化中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指5年的本科院校教育,加上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主要包括:(1)立足根本,培养明确目标;(2)抓住主线,落实培养要求;(3)有的放矢,探索培养新模式;(4)强化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5)建立教学评价及反馈机制。
  • “贯通式”实践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五年制“实践能力贯通式”培养模式,让学生“早实践、多实践、反复实践”,达到全程实践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探索能力、实践应用能力,提高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针对不同学年所开设课程及学生的特点设置相应的实践课程,让学生“早实践、多实践、反复实践”,达到全程实践的教学目的。
  • 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以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每个导师指导3~8人,由导师全程参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借助本科导师制,学生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个人学习情况自主选择导师,导师负责学生的教育和行为及其生活,并对本科阶段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品德等实施系统性和全程性指导,以促进素质及创新能力的提高。
导师肩负本科生理论和临床教学工作的基本职责,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导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进行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缩短了学生从学校教育到独立开展临床工作的过渡期,有利于个性化教育
相关考试
中医学专业可报考参加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性质是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中医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
(一)目的和意义
出台《执业医师法》对我国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以下简称中医医师)实施资格考试、执业注册制度,是为了加强中医医师队伍建设,提高其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保障其权益,保护人们健康安全;同时,也是与国际上对医师的管理制度接轨,便于更好地进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分级分类
考虑到我国实行多层次医学教育、多结构医师职称的历史现状,以及我国存在中医等多种传统医学的实际情况,中医医师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1、分级: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分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两级。其区别在于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只能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执业,不能独立执业,但在乡镇的医疗、保健机构中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可以根据医疗诊疗的情况和需要,独立从事一般的执业活动。
2、分类: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分为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民族医专业三类,民族医专业中开考的有中医、民族医和中西医结合,其中,民族医又含蒙医藏医维医傣医、朝医、壮医等民族医专业。
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参考人员复杂,类别繁多,报考类别共有30个。
(三)主管部门
卫生部主管全国的医师工作,县级以上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医师工作。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解放军总后卫生部以及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四部委局共同成立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负责全国医师资格考试,负责研究制定四个类别医师资格考试的共性政策;中医医师资格考试的具体工作和实际操作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
中医典籍
中医典籍可分为医经医论、本草、医方、医案、医话等,例如《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备急千金要方》、《本草纲目》、《名医类案》。
理论学说
古典基础理论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专着《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
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主要特点有:
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由阴阳两大类物质构成,阴阳二气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并时刻都在运动与变化之中。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两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一旦这种动态平衡受到破坏,即呈现为病理状态。而在治疗疾病,纠正阴阳失衡时并非采取孤立静止的看问题
方法,多从动态的角度出发,即强调“恒动观”。
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人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等都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如季节气候、地区方域、昼夜晨昏等)息息相关,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及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其体质特征和发病规律亦有所区别。因此在诊断、治疗同一种疾病时,多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并非千篇一律。
认为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因而从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现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多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特别强调“整体观”。
精气学说
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由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如动物的“生长壮老已” ,植物的“生长化收藏”。
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使之得以交感相应。如:“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阴阳学说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光为阳,背日光为阴。
阴阳的交互作用包括:阴阳互生、阴阳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成就,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但是这并不代表五种物质,而是五种属性。
五行于中医则体现了具备这五种属性的人体五大系统的相互关系。木火土金水这五个符号分别代表肝心脾肺肾所统领的五大系统。中医不是研究微观的病毒细菌如何作用于人体的理论而是研究人体整体的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中药,按摩,针灸,甚至心理作用去调节各个系统之间的平衡,以此保持身体健康。
五行的交互作用包括:相生、相克、制化、胜复、相侮、相乘、母子相及。
藏象学说
藏:指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奇恒之府,通称为脏腑。象:一指“形象”,即脏腑的解剖型态;二指“征象”,即脏腑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三指“应像”,即脏腑相应于四时阴阳之象。
透过外在“象”的变化,以测知内在“藏”的生理病理状态,称为“从象测藏”。即“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
脏腑”不单是解剖型态的概念,而是包括解剖、生理、病理在内的综合概念。
五脏:指肝、心、脾、肺、肾,一般笼统功能为“化生和储藏精气”。
六腑: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一般笼统功能为“腐熟水榖、分清泌浊、传化糟粕”。
奇恒之府: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气血津液
气、血、津液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的生成源自先天与后天。禀受于父母的精气,称为“先天之气”。肺吸入自然的清气,与脾胃运化水榖产生的水榖之气,合称为“后天之气”。气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营养等作用。人体的气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称为“气机不调”。其表现形式有气滞气郁气逆气陷气脱气闭等。
经络学说
参见:针灸学及腧穴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别络、浮络孙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经络在中医学的重要性正如《扁鹊心书》所说:“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盖经络不明,无以识病证之根源,究阴阳之传变。”
病因学说
《黄帝内经》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把病因分为三类:“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房室、金刃、虫兽所伤”。宋代陈无择提出“三因学说”:外所因、内所因、不内外因。近代则将病因分为五类:外感病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疠气内伤病因: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继发病因:包括痰饮瘀血结石。其他病因:包括外伤、寄生虫、胎传、诸毒、医过。
院校排名
2015中国大学医学最佳专业排行榜100强[2]
名次
学校名称
所在地区
2015综合排名
2015星级专业
全国排名
星级排名
办学层次
6星级
5星级
4星级
3星级
1
北京大学
北京
1
6星级
中国顶尖大学
4
2
0
0
2
复旦大学
上海
3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3
2
1
0
3
四川大学
四川
15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2
3
2
0
4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7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2
3
1
1
参考资料
[1] 高考专业与就业 · 中国教育在线[引用日期2016-02-14]
[2] 2015中国大学医学专业排行榜揭晓 · 新浪教育[引用日期2016-02-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