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祝她们节日快乐的 北大光华EMBA 2022-03-08 19:24 🌹 孟涓涓现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教授、系主任。她本科毕业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后前往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任教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至今。她也是首批“日出东方-光华研究学者”获得者,研究成果也多次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 01 孟涓涓出生在云南个旧。2001年高考,她考取了云南省文科状元。至此,这位来自彩云之南的女孩与北大的故事在聚光灯下开场,并演绎出属于她自己的学术舞台。 北京大学博雅塔&未名湖畔 孟涓涓的第一篇研究论文就发表在了国际顶级经济学学期刊American Economic Review上,这也让她成为了当时国内在AER上发表过论文的最年轻的学者。 《美国经济评论》(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AER)由美国经济学会(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AEA)于1911年创立,被誉为美国最重要、影响最大的经济理论期刊,也是世界公认的最具有学术声望的顶级期刊之一。学术界视其为世界经济学研究的 “风向标”。 她说,论文成功发表来源于一次自己听课的灵感。课堂上导师提到了一个文献里没有解决的重要问题,引起了她的好奇和探索。带着这样的疑惑,她一头扎进了对行为经济学的研究。 对孟涓涓来说,从事学术研究更多是因为乐趣和好奇心。虽然在探索的过程中也有困难和挫折,但她不是因为晋升和发表的压力而逼迫自己去做研究。她认为,当你把这个事情做到自己的极致,自然而然就会有相应的成果。 “如果觉得做研究是苦行僧那就考虑不要做这一行,因为探索未知领域肯定步步荆棘,但是这些都是短暂的,乐在其中才是最重要的。 02 学术来源于生活 03 建立自己内心的世界
🌹 刘秀焰校友现任职南方基金高管、南方资本的董事长。1993年入职华夏证券深圳分公司从事股票发行工作,93年底加入南方证券, 2005年加盟南方基金,任总经理助理兼综合管理部总监,负责公司的运营管理工作。2017年任南方基金全资子公司南方资本董事长,同时管理公司另类投资业务。在她入职南方基金时,南方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接近500亿元,目前,公司管理资产规模已经超过1.7万亿。 她是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成长的一代职业经理人,20多年前作为光华EMBA的第一批学生,他们的人生也因光华开启了新的篇章。 01 保持自律 保持努力 1988年,刘秀焰从福建考入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系。因为天性中特别关注新事物和新机会,毕业时她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了华夏证券的招聘广告,就想去尝试一下,这一试便改变了一生的方向。刘秀焰是国内最早从事投行工作的专业人士,加入南方基金以后她开始直面投资和理财,“我在行业干了近30年,还是觉得自己是小学生,市场变化莫测,我们也不断被捶打,痛并快乐着,这是一辈子要学习的功课”。 在职业生涯中,刘秀焰很早就经历过暴风雨的洗礼。那年她26岁,临危受命组建南方证券法律部并担任总经理,这对一个刚入职场四年的年轻人来说显然是巨大的挑战。当时公司有一件重要案件涉及金额近亿元,如果败诉将蒙受巨大损失。年轻的她备感责任和压力,但也正是因为年轻,敢于接受挑战全情投入,最终案件顺利胜诉。 谈及这段经历,她说,在这种压力下的胜利是非常兴奋的,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无眠之夜还是历历在目。这件事让她飞速成长,以至于虽然以后难免还会有艰难时刻,但当年那个“在暴风雨中跳舞”的女孩会始终激励着自己,一直前行。 作为行业老兵,刘秀焰认为金融经济行业最重要的从业素质是“学习能力”和“拼搏精神”。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变幻莫测,花无百日红,想做到基业长青非常困难,“我们投资逻辑是基于对企业未来经营的定价,这就需要不断跟踪了解和学习,要负责任的做到去伪存真”。 拼搏精神同样重要,“金融行业就业起点高,也聚集了一大批有识之士,想超越别人只能是加倍努力。在行业近三十年,见过不少起起落落的人,走的又好又稳的一定是长期自律和努力的人。” 02 投资行业竞争激烈,回顾刘秀焰工作过的金融机构,女性管理者不足五分之一,而她服务近17年的南方基金,她是唯一进入管理层的女性,中层管理干部中有部分女性,但比例也不超过四分之一,纵观行业内的其他公司,也大抵如此。为什么女性在高层管理者中的占比始终非常有限?在刘秀焰看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点。首先女性需要承担更多家庭角色,缺乏时间全情投入;其次女性在持续学习的能力上略有欠缺;最后,女性在社会关系拓展上也有诸多不便。 “你进入中层前更多的靠能力和业绩,再往上走,其他方面的因素也很重要。因此,女性管理者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内是稀少的,这种局面在某种程度上会一直存在的。”但是同时,她认为女性管理者也有男性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工作中女性更加细心,更有同理心注重沟通,管理更加人性化、逻辑性强、效率更高。 谈到职业发展,刘秀焰给出的建议是:首先抓住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的业务能力、协调能力和细心,这样在晋升时有可能获得机会;其次,切忌不顾一切表现自己社交能力,也许在一时会受到关注,但非议也会伴随而来,即使获得晋升机会,后续也不容易开展工作。 03 事实上,成功是从独立开始的 “我理解的成功是平衡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有选择进退和生活方式的能力。” 但刘秀焰评价自己在这方面算不上“成功”,年轻时太着力于事业,追求做到最好,经常加班和出差,把孩子教育交给父母,也缺乏对父母的关心和交流,错过很多生活中美好过程的点滴。现在回想,她说得到了事业上所谓的成功,但在家庭有着不可弥补的遗憾。“ 所以我想对更年轻的女性同学说,事业上的追求把握好度,顺势而为,母亲和女儿的角色承担也是人生中非常有意义的一部分,绝不可因追求事业而放下这部分责任。” 事业即使没有充分抓住个别机会还有追上的可能,而孩子的教育和陪伴,每个阶段都是唯一的! 刘秀焰认为独立女性是经济上独立,精神上丰富,事业上进退自如。要先实现经济上独立,不依附于任何人可以自主生活;择偶标准是基于爱情而不是生活需要。“我认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经济独立富足,你才有可能追求做高尚的个体。” 她的理想是做独立富足精神高尚的人。 成功是经济上独立和自足,工作上有更多选择的机会,进退自如。女性的价值在于工作中展示女性独有的亲和力和细心管理能力,在家庭中承担更多管理者关爱者的角色,在社会中更多去帮助别人,给别人带来温暖。 04 银河穿过的那些年 99金融班是光华EMBA的创始班级,作为第一批EMBA学生,刘秀焰和她的同学们被称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回顾那段学习时光,她说光华的这两年经历在某种程度改变了她的世界观。 她认为光华EMBA帮助很多中国企业家开拓视野,全面系统地学习管理知识,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深感自豪。希望北大光华继续引领商学教育,为中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企业家,让中国企业家从自我觉醒向系统觉醒进发,让中国涌现更多从大到伟大的企业。 “班级里的同学群星璀璨,我一直关注着他们的进步、为他们的成就喝彩。我们班有很多这样优秀的同学,以大义为使命,努力奋斗,谱写一曲曲奋斗者之歌。”
🌹 王咏静校友现任《经济观察报》、经观传媒总裁。创刊于2001年的《经济观察报》因其“理性、建设性”的办报理念收获了众多忠实粉丝,是目前最受欢迎和具影响力的专业财经媒体之一。近二十年来,王咏静以兢兢业业的实干精神,始终引领经观传媒开拓创新。如今她负责的经观传媒是行业内规模与影响力名列前茅的财经媒体。 01 相信向上的力量 和王咏静聊天,可以很强烈地感受到她身上散发的乐观、坚韧的气质。这种气质也许得益于一路走来在工作中建立的自信和强有力的管理能力。王咏静本科毕业于中文专业,初入职场即因勤奋努力被所在集团提升为最年轻的HR经理。尚显青涩的她便展现出优异的能力, 28岁时一路过关斩将,成为彼时“中国家电第一店”三联家电的总经理。通过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不断学习,她带领团队开山劈路,在职场生涯早期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随着管理幅度不断扩大,新的挑战随之产生,学习成为王咏静应对新挑战的解决办法。而在北大光华EMBA的这段学习经历也为她今后的职业成长路径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直到今天,她都非常感谢在北大光华学习的专业化,系统化知识架构。只有专业的知识架构的支撑,才能更全面撑起行业发展的天空。 作为一名职业女性,王咏静认为,职业生涯的成功除了自身不断地学习,也得益于一位慧眼识珠的女领导的挖掘。女性天生的同理心和包容心也让她不断地在给新人创造职业跃升的机会。她说“每一个女性都是一个发光体,点燃自己,照亮他人。女性在生活中面临不同角色,在职场中女性不仅要挖掘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要赋能给别人,要相映生辉、相得益彰,这也是女性职业魅力的重要体现。” 02 王咏静所在的经观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核心财经媒体,历经20年财经媒体的专业沉淀,打造了全媒体生态系统,形成微博、微信、抖音等自有传播平台矩阵。 同时经观布局人民号、新华号、知乎、今日头条、喜马拉雅等全资讯信息流平台,连续荣获各大平台机构“最具影响力媒体”TOP10认证。引领新型主流媒体创新融合发展。 如今,经观还在不断改革和创新,而王咏静正在主导建设经观4.0的数字化聚合平台。她强调不论是做企业做产品还是做人,优秀的品质是决对放在第一位的,这点不仅是经观20年一直坚守的理念,也是她寄予自己的孩子和给职场年轻人的忠告:先做人后做事,坚持“三心文化”即责任心、上进心和事业心。 王咏静办公室悬挂的诗词 03 因思想而光华 因光华而美好 回溯在光华EMBA的求学时光,王咏静感慨这段经历深刻地影响了她的人生。在光华所学到的持续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让她懂得在纷繁的选择中做出最佳选项,也懂得只有锲而不舍、保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毅力,才能一步步走出优秀的道路。 “我们不要去实验墨菲定律而是要相信如来法则,如来如来如愿所来,要相信学习的力量,相信向上的力量,更相信相信的力量”。
在经济学背后庞大多元的研究领域里,站着的是无数有创造力、有勇气、有责任感的女性工作者,她们热爱经济学,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经济学。 同样,在经济学领域中,还有更多出色的女性,她们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成就也越来越领先,她们当中一些人站在了经济学的台前,也有一些人站在了台后。但,她们每个人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致敬。✨ |
|
来自: 学院2009 > 《经济学的不同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