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还在进化!证据已被科学家充分掌握,进化论是对的?

 孙丹阳 2022-03-17

曾几何时,达尔文的进化论令世人震惊。现代文明发展到今天,我们是否会继续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类还在进化吗?或者换句话说,进化对于人类还有意义吗?

从表面上看,提法似乎无关痛痒,而实际上,人类与环境交互的逻辑本质,让我们自身无法摆脱进化的快车道。这是好事而非坏事。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探讨在人类身体上呈现出的种种进化迹象。

古猿——人类的近亲

达尔文理论的先验性无疑是伟大的,突破时代的。然而,反对的声音从来都不绝于耳。某些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们的祖先竟然是古猿。但事实是颠簸不破的真理,从成年人的大脑、躯干和四肢上,进化后“明证”的提醒可谓是无处不在。

首当其冲的是智齿。不少人经历过智齿带来的疼痛,以生物学发展的眼光来看,智齿追根朔源是古猿人的臼齿。反向推理,古猿人的嘴巴之所以生长臼齿,是因为它们的下颚宽于人类的标准,在面对外观粗粝、不易消化的食物时,能够动用咀嚼的力量克服进食的困难。

随着演化历史的推移,现代人类的饮食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颚也逐渐缩小到正常范围,以适应审美和饱腹的双重需要。既然下颚不必再像古猿那般宽大,智齿差不多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只作为一种进化残留的现象而已。

确切地说,有近三分之一的世界人口,尚不了解智齿为何物。智齿在口腔位置上彻底消失不见。按照当前智齿消退的形势和速度,人类不过是在千年以后就会告别智齿的生长史

注意观察的话,胳膊上还留有一道残剩肌。所谓的残剩肌,与掌侧长肌相连。依靠四肢行走于地的古猿人,手臂上长年累月堆积着肌肉。在解放两只手臂成为双手之后,胳膊甩走了将近十分之一的肌肉。其他哺乳动物仍然在低等动物界占据一席之地,由于它们无缘进化成人类的雏形,残剩肌始终成为骨骼发育的一部分

耳朵轮廓的外侧,共有留有三条残剩肌。古猿人在茹毛饮血的原始时期,无时无刻不在防备野兽的骚扰和侵袭。此起彼伏的嚎叫声使古猿人不得不高度警惕,只有精准捕捉声音的来源,才能最大限度提高生存的几率。对听觉的辨识和训练成为日常的功课。

古猿人特有的三条肌肉,导致耳朵可以在外界刺激反应下进行扇动。影视剧中的一些特工形象拥有过人的本领,耳朵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在“听风”和“捕风”的过程中大显身手。当揭开这一层神秘的面纱,发现原来是三条残剩肌在为特殊职业推波助澜、建功立业。

鸡皮疙瘩

“浑身都起鸡皮疙瘩”,这句话的描述给人贬义的印象。某种不好的感觉激发人们内心的不适宜。当穿着单薄暴露在三九严寒之下,我们的汗毛在冷风中瑟瑟发抖,皮肤上瞬间布满一排排小疙瘩。古猿人身体上出现的这种本能的反应机制,达到了一种近乎保暖的效应,更进一步促使它们逃离危险的场地或陷阱。

人类在不同场合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和状态,“鸡皮疙瘩”是古猿人赠与我们的生理性“遗产”。我们常用“鸡皮疙瘩”这一词汇来形容某人较为出格或大跌眼镜的言行举止。当然,在现实化极端情境中,仅仅是“起鸡皮疙瘩”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它难以替代冬衣起到助暖的作用。

人类作为地球上的最强者开天辟地。殊不知,大脑也在智能环境的主导下日趋萎缩。在整整三万年的漫长岁月里,人类的脑容量呈下跌趋势,体积由大变小后浓缩于大概一个网球的体积。与古猿人相比,人类大脑具有轻活、灵便的优势,但失去的脑容量也会随之带来部分负面的影响,比如面对海量超载的信息,我们的注意力如此短暂,无法正确摘选眼前的结果。

如果新生婴儿长出了一条尾巴,我们将它称之为“返祖现象”。其实,尾巴正是从脊柱下的尾骨中生发而来。四肢行走的古猿人拖着一条尾巴,这种天然的设计可以帮助身体协调。而现代人类只通过天庭部位完好的发育来调节摆动和步伐,尾巴在新的基因环境下自然而然要被淘汰。

因此,人类进化的一切密码,皆藏在类似于古猿剩余的特征当中。那些鼓吹人类另有祖宗的论调可以休矣!

结语

对万事万物来讲,不进化是暂时的,进化却是永恒的。人类发生能量交换的场地在不知不觉中更新,它们的变化或存在与千分之一的细微中,或存在与万分之一的细微中,或存在于万分之一的细微中。只不过,这种种出其不意的细微,不容易为我们自身所发现、所设定

人类从古猿一路艰辛坎坷走来,付出了诸多类似种群牺牲的代价。我们的身体与古猿同宗同源,浸淫在现代化的文明世界里。演化史既无法抹杀,也无法忘却,要一次次树立起未来的里程碑,我们还有很遥远的路途要走。进化是必然,是犒赏,人类终将走向另一个灿烂辉煌的明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