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足太阳经别

 神明的食粮圣地 2022-03-17

经日:

足太阳之正,别入于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出于项,复属于太阳,此为一经也。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顀(chúi脊椎骨),出属带脉;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此为一合。成以诸阴之别,皆为正也。

解初:足太阳膀胱经别出正行者,别入腘窝中,其一脉至尻下五寸之处,别入肛门,属于膀胱,散于肾中,循膂部上行散入心。其直行脉自膂部上行出于项部,再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此为足太阳膀胱经的本经。足少阴肾经别出正行者,至腘窝中,别走足太阳膀胱经而合之,上行至肾,在十四椎处出属带脉。直行脉系于舌根,再出于项部,合于足太阳膀胱经,此为表里相配第一合。所有各阴经之别行者,皆会合于阳,为正经。

马莳日:此言膀胱与肾经之为一合也。足太阳膀胱经,自有正经之脉,支别入于腘中央之委中穴。具一道下尻五寸,计承扶穴之处也。别络之脉,入于肛门,内属于膀胱,循脊膂当心而入散之。直者从膂即中膂内俞、膀胱俞等穴,以上出于项后,至前睛明穴,乃属于足太阳经,此为一经。足少阴肾经之正,由涌泉至内踝下,至于腘中,别走足太阳膀胱经,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旁,有肾俞穴,出连带脉。直行者,上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足太阳膀胱经,此与膀胱经为一合也。有阳经张志聪曰:此足太阳与足少阴为一合也。正者,谓经脉之外,别有正经,非支络也。

足太阳之正,从经脉而别入于腘中。其一道者,经别之又分两岐也。肛乃大肠之魄门,别入于肛者,别从肛门而入属于膀胱,散之肾,复循脊膂上行当心而散。其直行者,从背膂上出于项,复属于太阳之经脉,此为一经别也。盖从经而别行,复属于太阳经脉,故名经别,谓经脉之别经也。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于太阳之部分,而与太阳之正相合,上行至肾,当脊之十四椎处,外出而属于带脉。其直行者,从肾上系舌本,复出于项,与太阳上出于项之经正,相合于项间,以为一合也。阴阳离合论曰:阳予之正,阴为之主。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阴之前,名曰阳明;厥阴之表,名曰少阳。谓阳乃阴予之正而阴为之主,阳本于阴之所生,故曰成以诸阴之别。谓三阳之经,正合于三阴,以成手足三阴之经别,此三阳仍归于三阴之正,故曰皆为正也。是以三阳之别,外合于三阴之经,而内合于五脏三阴之别,止合三阳之经而不合于六腑也。

尚御公曰:按十二经脉之荣气流行,六阴脉属脏络腑,六阳脉属腑络脏。本篇三阴之经别,上至肾属心走肺,而皆不络于六腑。又如足太阳之脉,循膂络肾;膀胱之经别,则别入于肛,属膀胱,散之肾。足少阴肾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经别至腘中,别走太阳而上至肾,又出属带脉,而复出于项。手少阴心脉,起于心中,出络心系,下膈络小肠;其经别入于渊液两筋之间,属于心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下隔膈,历络三焦;而经别下渊液三寸,入胸中,别厲三焦。手太阴肺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隔属肺;其经别入渊液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太阳。此经脉与经别,出入不同,各走其道,而马氏以正为正经,宜与经脉篇之直行者相合,别者为络,宜与经脉篇之支者、别者相合。噫!经脉血气之生始出入,头绪纷纭,不易疏也。

经曰:

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以上挟咽,出颐颔中,散于面,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也。足厥阴之正,别跗上,上至毛际,合于少阳,与别俱行。此为二合也。

解初:

足少阳胆经别出正行者,绕髀部如毛际,会合于足厥阴肝经,别行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于肝,出于颐颌之中,散于面部,系于目系,会合足少阳胆经与目外呲。足厥阴肝经别出正行者,别出足背,上行毛际,合于足少阳胆经,与别出者同行,这是表里第二合。

马莳曰:此言肝与胆经为一合也。足少阳胆经之正脉,循胁里出气街,入髀厌中,繞毛际,合于足厥阴肝经。其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侠咽,出颐颔中,抵(出页)下加颊车,散于面,系目系,合足少阳于目之外眦也。足厥阴之正别足跗上,上至毛际,合于足少阳胆经。以二经相为表里,与胆经之别脉俱行,此肝胆之为一合,即上节而次第之,故日二合。下仿此。张志聪曰:按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循头面而下行于足跗,少阳之别,繞髀上行至目锐眦,而合于少阳之经,是经脉与经别,交相逆顺而行也。足厥阴之正,别行于跗上,上至毛际,而合少阳,与少阳之别合而偕行,此为二合也。

尚御公曰:与阳俱行,谓三阴之别,合于三阳之别俱行,而阳别成诸阴之别矣,故曰,成以诸阴之别。

经曰:

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额颅,还系目系,合于阳明也。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中。此为三合也。

解初:

足阳明胃经别出正行者,上行髀部入于腹内属胃,散之于脾,上行通于心,上循咽喉出于口,上行额部,回系目系,会合于足阳明胃经本经。足太阴脾经别出正行者,上至髀部,会合于足阳明胃经,与别出者同行,上行结于咽肿,贯舌中。这是表里第三合。

马莳曰:此言胃与脾经为一合也。前篇论胃经脉气之行,起于鼻之迎香穴,而下至厉兑。此节所论,则自下井荥俞经合而上行也。故言足阳明之正,由足次指上足跗,循胻外廉,入膝膑,抵伏免,以上髀关,至气冲,入腹里,属胃络脾,上通于心,入缺盆,上循喉咙,出于口,上额颅,还系目系,合于足阳明之经隧也。足太阴脾经,与胃经为表里,亦上至髀关,合于足阳明胃经,与胃之别穴丰隆偕行,上结于咽,连舌本,散舌中,此胃与脾为第三合也。

张志聪曰:股内为髀,伏兔后为髀关。足阳明之正,从足跗而上至髀,从腹胸而上头面,合手阳明之经脉于目下承泣四白间,盖亦与经脉相逆顺而行也。足太阴之正,别经脉而走阳明之髀分,与阳明之正相合而偕行,上结于喉,贯舌中,此为三合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