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察的本质就是找规律和联系

 学习一生 2022-03-18

在这个世界上,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千万富翁和普通阶层每个人每天都掌握着24小时的支配能力,贫富差距大的核心原因除了先天性因素外,还有一项巨大差距就是“洞察力”。

如同《教父》里说的:一秒看透本质的人和用半辈子看透的人命运自然是不同的。

时间的总量是恒定的,一些人需要花2年才能领悟到的知识,别人只需要1年就能掌握。而随着时间的拉长,掌握法门的人,会越走越快,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文章图片1

面对这些牛人的拿到的结果,我们会习惯性地把功劳归功于“天赋”,可能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心里好受点。

但真正拉开差距的关键原因,是他们每次都能通过现象看到事情的本质,掌握了事情本质这个不变的东西,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举个例子,从内容创作来说,不管是图文时代,还是语音或者短视频时代。有一个亘古不变的逻辑就是选题的最高优先级。内容的要想能传播开来,一定要有足够大的受众群体才会广为流传。但如果不得其法,每次只会在内容本身去下功夫,一定会花费比别人多数倍时间。

文章图片2

那要如何获得这种洞察事情本质的能力呢?

我从最近的实践中,总结出这2个比较实用的方法,分享给你。

1、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所谓举一反三,就是用一个知识点去解释多个现象,能解释的现象越多,你对这个知识的掌握也就越是深刻。

这是我在用flomo这个软件时感触到的。以前学习知识,喜欢总结画成思维导图方便自己随时学习,但事实是一个导图画好以后,就再难打开它用了,知识也会因为这种冷藏逐渐被遗忘。

前几个月在生财get到一个软件flomo,我会把自己日常学到的知识点和对该知识点的想法写在上面,重要的是它有个功能叫做关联。我可以在写新知识感想时,主动把新旧知识建立关联。每一次关联动作,都是把两个知识融会贯通地思考过程。

而触类旁通我直观地认为,通过对A领域的知识点,把它放到B领域去运用。比如淘宝蓝海的玩法,可以复刻到微信搜一搜去玩,也可以放到抖音小店里去玩。

这个观点有点类似于,之前在抖音大航海里总结的,同领域学习选题,不同领域学习形式。

把同样的方法,放到不同的类似领域去玩,一个盲盒,是不是就玩出了各种花样?

2、发现事情的共通性,找规律

用多个案例去总结一个知识;比如,你分析了 ABC 3 个案例,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领域,但他们都满足同一个知识点,这就表明,他们有共同之处。这个共同之处,也就是这3个底层原理。

你喜欢买衣服,喜欢化妆,喜欢买首饰。这3个现象都是因为你对自己有要求,或者说你想得到别人的认可。这都来自于马洛斯的需求理论。

关于发现底层原理这块,我也还属于实践的过程中,所有感悟暂时还不够深刻。

文章图片3

没有谁是天生能人,全都是刻意练习的结果

无论是举一反三,还是善于总结,这些技能不可能天生就掌握得很好,需要反复刻意去练习。

最好的办法就是每日写复盘,把学到的知识点进行思考消化,把遇到的一些现象进行归类总结。洞察的本质就是找规律和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