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一回,贾宝玉和林黛玉包括贾家都没有出场,就迎来了甄士隐和贾雨村二人。 甄士隐富,却只有一个女儿甄英莲,未来注定是末世断绝之兆。 贾雨村穷,却饱读诗书,满怀抱负,将来在科举仕途之上大有可为。 这样两个人相识、相交,本就代表了“兴亡”的主旨。更集中体现出“欲望”的贪著。通过《好了歌》表达了出来。 而甄士隐和贾雨村的关键,就在于二者名字的谐音之中。本文就要讲解一下甄士隐和贾雨村二人的名字,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 先说甄士隐。
甄士隐,名费,字士隐。 “费”者,一“财货”也,有钱。二“废”也,无能。 有钱、无能必然末世,已经画出来贾宝玉未来的形状。 “士隐”者,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山中高士”,而大隐隐于市。突出无心名利,淡泊自守之意。也是贾宝玉的人生追求。 甄士隐无疑就是贾宝玉的另一面。 甄士隐住在“十里(识礼)街”,“仁清(人情)巷”,“葫芦(糊涂)庙”旁,都是谐音,却点出人情世故、世态炎凉。 “甄士隐”谐音“真事隐”也是不错。有说是将“真事”隐去,遮掩了某某真事之意。 君笺雅侃红楼对比有异议,所谓“真事隐”,就是指真相隐藏在甄士隐身上的意思。 从甄士隐梦中邂逅通灵宝玉,丢了女儿甄英莲,葫芦庙大火烧的家破人亡,再举家投奔岳父封肃被坑蒙拐骗,最后被跛足道人点化出家而去…… 甄士隐几乎浓缩了贾家和贾宝玉败亡的一生。看贾家和贾宝玉的故事前因后果,基本从甄士隐身上就能找到答案。 再说贾雨村。
贾雨村,名化,字时飞,号雨村。 贾化,就是“假话”,贾时飞,就是“假是非”,贾雨村脂砚斋认为“假语村言”,是《红楼梦》的线索人物。 不过君笺雅侃红楼认为贾雨村最重要的另一层谐音是“真愚蠢(假愚蠢)”,“真是非(假是非)”! 假作真时真亦假,贾雨村的“假”其实是“真”!所以他是甄宝玉的启蒙老师。 贾雨村是破落户,出场就一无所有,唯有科举仕途一条路。他家住“湖州”为“胡诌”就是“假”。最关键是他住在甄士隐的“隔壁”葫芦庙。 “隔壁”细思极恐在,荣国府的隔壁是宁国府和贾赦大宅。“家事消亡首罪宁”,“造衅开端实在宁”,都表明贾家的“是非(时飞)”出在隔壁。贾珍、贾赦是罪魁祸首。 贾雨村寒门学子出仕为官,却醉心名利不能自拔,利欲熏心“致使枷锁扛”,折射出个人之兴亡,紧扣《好了歌》主旨。 关键是贾雨村为甄家带来灾难,为贾家引来“是非”,都成了这两家日后败亡发关键人物。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贾雨村是真小人也! 闲言少叙,甄士隐身上藏着贾家兴亡的具体事件,贾雨村则藏着贾家兴亡的核心原因,就是看不开名利的“愚蠢”! 所以,贾雨村在智通寺见到的那副对联和老和尚都是人的“利欲熏心”的心相。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讲得就是名利之人被欲望裹挟的迷惘和不自由。如果能知足常乐,也不会最后身陷囹圄。贾雨村如此,贾家也如此,都愚蠢。 老和尚又聋又哑又痴又呆,贾雨村以为有神异,是痴心妄想。 老和尚却充耳不闻只关注锅中之粥,则是被“欲”迷惑了心智之心相,也是讽刺贾雨村的醉心名利无能自拔。 老和尚不过求一饭一粥饱腹,贾雨村却想要荣华富贵权力地位,注定站得高跌得重。 所谓“智通”,聪明也。“智不通”,愚蠢也。 文|君笺雅侃红楼 请帮忙点赞、收藏、转发,和赞赏一样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