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种知识叫做——“在现场”

 杨林湖畔 2022-03-18

在各行各业中,关于人的知识,关于当地环境的知识,关于特殊情况的知识,是多么宝贵的财富。

——哈耶克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图片

2011年,《美国经济评论》为了纪念创刊100周年,邀请肯尼斯·阿罗、罗伯特·索洛等六位经济学家,评选出了该刊百年历史上的Top 20论文。

这份榜单的含金量之高,简单来说,就是诺奖级别的作品都未必入选。

20篇论文中,有一篇显得尤其另类,它的全文没有一个模型、公式、图表,甚至没有一个数值,与经济学数学化的趋势背道而驰。然而这篇文章的影响太过深远,不可能绕过。

它就是哈耶克的《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

文章主要探讨的是“合理的经济组织问题”,但论证方式是通过“知识”,因此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也很有启发。

哈耶克在文中提到,不同种类的知识,社会地位是不同的。“科学知识在公众的想象中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以至于人们往往忘记,它不是唯一的知识。”

 
图片
 

还有另一类知识,未经组织,但极其重要——关于特定时间、地点的情况的知识。例如知道怎样高效利用一台机器,怎样充分发挥一个人的才能;例如了解供应短缺时能够调集的库存;例如清楚一件商品在不同地区的差价……

“在各行各业中,关于人的知识,关于当地环境的知识,关于特殊情况的知识,是多么宝贵的财富。”你我工作生涯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习得这类知识。

说到这里,你有没有想起身边某些“有学识而无知”的人,或是某些“无学识而有知”的人?

小巴首先想到一个虚构人物——福尔摩斯。作者柯南道尔为了塑造一个神探形象,赋予他非常偏科的技能点:不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但是能根据土质判断出裤子上的泥点是在伦敦的何处所沾。他的知识围绕实际需求而构建起来。

图片

奇怪的是,这种关于具体情境的知识常常会遭到蔑视,尤其是在商业世界。

哈耶克说道:“掌握这种知识的人,如果胜过了掌握更多理论或技术知识的人,几乎会被认为是行为不端。通过更了解运输或通信设施而取得优势,有时甚至被认为是不诚实的。”

这种价值取向,在今天的中国依然常见。如果一个企业家不懂技术,只懂得在何时何地,把何种资源配置到何处,并由此创造了巨额的财富,那么在当前语境下,他大概率被看作一个“资本家”。

这种价值取向又会影响政策偏好。

当一个人更看重理论知识、结构化的知识,而这些知识普遍掌握在少数专家手中时,他更容易倾向于一个权威机构为整个经济体系集中制定计划。“如何充分利用知识”的难题无非变成了“如何挑选专家”。

而当一个人更看重那些被个体掌握的特定知识时,他会更倾向于自发的、分散计划的市场竞争。

在哈耶克看来,贬低具体情境知识之所以成为一种潮流,是因为“变化”的重要性被看轻了。

理论知识一般只是积累,很少更改。相比之下,另一种知识总是瞬息万变、始料不及。

那么问题来了:经济决策是根源于变化,还是不变?一直以来,人们是在尝试构建一种万世不移的经济计划,还是在不断调整、适应新的局面?

答案不言自明。“经济问题总是由变化所引起的,而且只有变化才能引起经济问题。”

因此,哈耶克认为,中央计划者必须找出一种方法,让“在现场者”(man on the spot)基于具体情况作决策。用任正非的话说,“谁来呼唤炮火?应该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

图片

哈耶克的知识论,能够解释很多问题。

例如,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中国的制造业相比于东南亚,优势在哪里?

优势在于知识。产业工人头脑中的知识,工程师头脑中的知识,管理者头脑中的知识,都与东南亚不可同日而语。同理,面对欧洲的制造业传统强国,我们也不应自大,轻视他人的知识积累。

例如,改革开放究竟是一个可逆的过程,还是不可逆的过程?时常有人担心,有一天我们会走回计划经济的老路,有这种可能吗?

我们应该多一些信心,因为“获得知识”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今天的中国与40多年前的中国相比,不止多了高楼、高铁、高速公路,全社会的知识总量更是增长了几千倍、几万倍。

如果你仅仅把“知识”理解为科学知识,恐怕很难认同这种“千倍万倍”的说法。但如果你把知识的范围扩大到那些关于市场经济具体情境的知识,就不难明白为什么会这样说。

1978年5月,时任副总理的谷牧带着一批省部级干部,到西欧考察,走进工厂、矿山、港口、农场,亲眼看到“日薄西山、垂死挣扎”的资本主义国家欣欣向荣,大受震撼。

图片

1978年10月,邓小平同志参访日本,在汽车工厂里说出那句:“我懂得了什么是现代化。”

他们是当时经济中国的决策者、改革者,站在那个时点,全国只有这寥寥数人亲眼见识到了市场经济的面貌。

如今,数以亿计的中国人,生活在市场经济之中,出没于工厂、商铺、办公楼里。他们或许不是决策者、管理者,或许没有总结过什么经济规律,但是看到供不应求就能预见涨价,知道高抛低吸可以获利(而非投机倒把)。

我们都懂得了什么是现代化。

集中于个别头脑中的科学知识是可能中断的,进而带来全社会知识总量的倒退,苏联解体后的乌克兰就是前车之鉴。

分散于所有头脑中的“现场知识”是无法抹去的,汇聚成全社会的知识总量,就是经济中国继续前行的最大保障。

图片

吴晓波频道的价值观之一是“认可商业之美”,我想我们的读者,不会蔑视这种现场知识。(当然也不会蔑视科学知识)

作为一个巴九灵,我甚至时常被这些现场知识打动。

最近几年,我们时常参访工厂,有时是跟着吴老师,有时是组队去团建——去年有一场珠三角五日游,连去了五家工厂——每一次,都是巨量的知识涌入。

在美的,有一位研发负责人曾说:美的洗碗机有一处凹槽,有些国际品牌找我们代工生产,有些同类品牌模仿我们的设计,也会在那里打一个凹槽,但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有这个凹槽,只有我们知道,这是我们无数次实验后的成果,那些实验数据都在我们手里。

他说这一段话,是因为我们问他:面对新兴的小家电品牌,美的的护城河是什么。他在回答时,浑身上下散发着强烈的技术自信。

美的的护城河当然不是那个凹槽,甚至也不是海量的实验数据,而是无数现场知识带来的这份技术自信吧。

在华润江中,我们看到了国内第一条中药液体制剂全自动无人生产线。

此前说起智能制造,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汽车工厂、家电工厂;说起中药,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种植基地和晒场。谁能料到,中药工厂会成为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清洗、提取、浓缩、调配、灌装、灭菌、包装全自动化,AGV运送,立体仓储。

图片

“什么才是传统行业”,去过江中之后,我们有了新的思考。

在波司登,我们看到了适应定制需求的高柔性生产;在一汽繁荣工厂,我们看到了实现数字孪生的生产车间;在海尔,我们走进了世界经济论坛评出的全球“灯塔工厂”。

巴九灵不是行业专家,我们的工作,无非是先满足自己对世界的好奇心,再把收获的知识传递给读者。能力所限,只能传其形,不能传其意。

所以,我们发起了《走进标杆工厂2022》系列项目,邀请大家亲自去看一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