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会得抑郁症吗?

 明新老李 2022-03-18

最为一名精神科医生,我很少会给未成年人做出抑郁症的诊断,也就是坚持去诊断化。

取而代之的诊断可能是:

  • 情绪问题、情绪障碍
  • 抑郁情绪
  • 阶段性的心理波动
  • 童年情绪障碍
  • 等等......

所以,我的建议是,家长也不要轻易给孩子扣上抑郁症的帽子。

一方面原因是:尽管诊断很重要,但青少年人格发展不成熟,情绪反复波动是常态,往往需要长期观察。

另一个原因:青少年的心智不成熟,受暗示性较强,如果有明确的诊断,而其不能正确认识的时候,就会给自己诸多的负面暗示

  • 我是一个有心理疾病的人
  • 我跟其他人不一样
  • 我不能上学了,我什么都做不好
  • 我考不上大学是有原因的

偏激的负面思维与青春期的迷惘碰撞,导致的结果就很可能是自暴自弃。

盲目的给孩子贴上“抑郁症”,“焦虑症”标签,还可能引起继发性受益(比如因为诊断就可以不上学,获得家长的更多关爱等),使孩子“不想好起来”。

所以,我会给未成年人诊断为童年情绪障碍、焦虑状态等,因为情绪和状态都必然会随着时间发展变化,这就给了家庭面对的勇气。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无限可能,不应被一纸诊断阻挡。

当然,不扣帽子,没有诊断,不代表可以放任不管,存在的问题仍需解决。

虽然情绪问题不能与心理疾病画等号,但如果长期缺乏干预,必定会累及孩子的生命质量。

很多家长容易陷入两个极端:

面对孩子的问题,有的家长会表现的很心急,情理上可以理解,但这种急迫对于成长,并非好事。

我遇见过很多这样的家庭,一番临床检查和晤谈后,发现孩子先前并没有出现严重的问题,但家长过度敏感,没病也乱投医,在反复多次的就医过程中,把孩子培养成了惊弓之鸟。

在这类家庭中,家长的焦虑往往更需要被干预,甚至需要进行系统的家庭治疗,以扭转家庭为“孩子生病”奔波的常态。

因为所有的有效治疗都需要医生、家庭和个人的配合,成为治疗联盟,才能将治疗效果最大化。

作者:心理治疗师、副主任医生 彭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