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率先吹响灭隋号角,李密为其献上三策,他却错误地选取下策

 史家之韵 2022-03-18

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杨广频繁的发动战争,导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那么,你知道是谁最早吹响了灭亡隋朝的号角呢?

隋炀帝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发动了第二次征辽战争,正当隋炀帝亲自在辽东前线指挥隋军攻城略地的时候,后方却传来了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造反的消息。

当隋炀帝亲征辽东时,杨玄感看到百姓痛恨隋炀帝,天下已成乱象,而且隋朝后方空虚,他当时在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负责督运粮草。于是,他故意拖延运输时间,制造前线作战部队的粮饷危机,同时暗中召回跟随隋炀帝到辽东的弟弟杨玄纵、杨石,并从长安召回亲信李密等人。

同年六月,杨玄感在黎阳宣布起兵反隋,他喊出的口号是:“主上无道,从没有真正为百姓着想,天下不安,战死辽东者以万计!今天起兵,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解除百姓的苦难!”

隋炀帝听说杨玄感起兵并有一批达官子弟也参加了造反,十分惊恐,他召来随军的宰相苏威进军帐,不无忧虑地说:“杨玄感聪明,恐怕会制造大麻烦。”

苏威却回答说:“夫识是非,审成败,乃谓之聪明。玄感粗疏,不用担心,我担心的是天下可能从此不再安宁!”没想到,苏威此语竟一语成谶[chèn]。隋炀帝为了安定大后方,下令放弃辽东战场上的所有战事,回兵平叛。

杨玄感宣布起兵反隋,可是,拉起的队伍该如何展开军事行动呢?为此,李密提出了上、中、下三条计策。

上策就是乘隋炀帝在辽东之机,率军入蓟州,占据山海关,扼其咽喉,断绝其归路,高丽军听说后,必定会追击,隋炀帝处在两面夹击之中,用不了多久,粮饷用尽,军心必乱,其部队要么投降,要么溃散,这样,不必大动干涉就可以活捉隋炀帝,只要解决了隋炀帝,则天下可得。

中策是进军关中,沿途所有城池皆弃而不取,直扑长安,收其豪杰,抚其士民,关中四周皆有险可守,物产富饶,为天府之国,取得了关中,就有了一块稳固的根据地,然后再设法谋取天下。

下策是挑选精兵,昼夜兼行,夺取东都洛阳,以号令四方。然而,必须速战速决,切不可拖延时日,如百日之内拿不下洛阳,天下救援的部队必会四面而至,到那时,结果极难预料。

李密就是我们熟悉的瓦岗寨首领,他自幼熟读史书和兵书,常在牛背上读《汉书》,他很早就和杨玄感密切交往,他提出的上中下三条计策很有见地。

几年后的李渊从太原起兵,正是直扑关中,扶持一个傀儡皇帝,从而以长安为根据地建立了大唐王朝,李渊所采用的方法和李密提出的中策不谋而合。

可是,杨玄感偏偏采取了下策,他的理由是:“百官的家口都在洛阳,拿下洛阳,会让百官胆颤心惊。”“附近有城池却不攻取,如何能显示我起义大军的威严!”

结果却是杨玄感虽然把洛阳团团围住,攻城不下,而隋朝的大批援军陆续赶来,杨玄感在洛阳城外越来越被动,一个半月之后,他才决定按照李密的中策行事,而战机已过,杨玄感被隋军一路追杀。

八月初一,杨玄感逃到上洛(今陕西洛南东南)时,仅剩十余骑,他绝望之余,对其弟杨秋善说:“我不能受人侮辱,你杀了我吧!”杨秋善遂抽刀杀掉杨玄感后,引刀自刎没死,后为追兵所获。

杨玄感起兵前后仅两个月,虽然没有推翻隋炀帝,但他在隋炀帝统治的后院带头放起第一把火,随后各路义军纷纷起义,正如苏威所言,隋朝天下从此不再安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