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玄奘建大雁塔的灵感:西天取经时,听过一个“埋雁造塔”的传说

 史家之韵 2022-03-18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前往天竺(今印度)求佛学经的高僧唐玄奘带着六百五十多部佛教书籍,回到了阔别18年的唐朝都城长安。

之后,唐玄奘在长安的鸿福寺进行着佛经的翻译工作。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皇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即长孙皇后),为报答慈母恩德,奏请太宗敕建佛寺,并赐名“慈恩寺”。

当慈恩寺建成之后,又请唐玄奘担任上座法师,玄奘遂于此创立了大乘佛教法相宗,并进行佛经的翻译与讲经说法,此寺遂成中国大乘佛教的圣地。唐显庆元年(656年),唐高宗御书《大慈恩寺碑记》,从此寺名为“大慈恩寺”。

由于从天竺带回来的佛经太重要了,不敢有一点损毁,该怎么保存这些珍贵的典籍呢?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唐玄奘奏请在慈恩寺里建造一座佛塔,以保护佛经。由于玄奘所规划浮屠(佛塔)总高三十丈,唐高宗以工程浩大难以成就,又不愿法师辛劳为由,所以在朝廷的资助下,在慈恩寺西院建起了五层砖塔。

唐玄奘为此佛塔命名为“大雁塔”,为什么要这样命名呢?

在唐玄奘天竺取经归来后所著的《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这样的一则故事:玄奘在天竺取经的时候,曾经听僧人们过一个“埋雁造塔”的传说,大致是有一只大雁以自杀的形式来拯救僧人们饿的空空的肚子,于是,和尚们葬雁建塔。

玄奘在天竺国的时候,亦曾经瞻仰过那座雁塔,所以,此时他在国内建塔时,就仿照天竺的那座雁塔来建造。而在雁塔前面加一个“大”字,是为了代表玄奘主持的大乘佛教的意思。

大雁塔刚建成的时候,只有五层,高60米。后来,唐高宗又觉得这座印度式样的建筑与长安城的总体建筑风格比较起来有些不协调,于是又进行了改建,大雁塔被加高至9层。

到女皇武则天时代,又增加了一层。此后又历经修葺,最高时曾达到过十一层,样子都是比较高,比较细。

大雁塔后来又经过几次大的地震,到明朝万历年间,只剩了七层唐代的塔体,人们又在其外部完整地砌上了60厘米厚的包层,造型比以前更厚重,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大雁塔的样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