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窦建德虎踞河北,为隋炀帝报得大仇,却因错杀两个人而败于李世民

 史家之韵 2022-03-18

窦建德(573-621年),贝州漳南(河北故城东北)人,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其轻财好义,乐善好施,在乡里有着崇高的威信。后来因犯法而流亡他乡,碰巧朝廷大赦天下,又才重回故里。

大业七年(611年),隋炀帝征高丽,窦建德被任命为二百人长,但他有着强烈的反战情绪,没有前往辽东,遂因官府逼迫而聚众起义。

大业十二年(616年),窦建德的部队发展到了十余万人,并且攻占了河北的许多郡县。第二年正月,窦建德在乐寿(今河北献县)称长乐王,年号丁丑,建置官属,逐渐有了立国规模。

同年七月,隋将薛世雄奉隋炀帝之命,从涿郡(今北京)率精兵3万,准备南下解东都洛阳之围。按照隋炀帝的命令,薛世雄南下,王世充北上,两支精兵,由薛世雄统一指挥,联合镇压瓦岗军。

没料到,薛世雄率军行至河间(今河北河间)七里井时,却被窦建德偷袭并一举歼灭,这一仗大大缓解了瓦岗军的压力,也削弱了隋朝在北方的统治力量,也是窦建德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做出的重要贡献。

大业十四年(618年)冬,窦建德正式建立夏国,称雄河北,他在境内劝课农桑,发展生产,并且自己和妻子布衣素食,保持了良好的勤俭的作风。在作战中所获得的财物,他也分毫不取,全部分给部卒。

这年三月还发生了两件件大事,一件就是隋炀帝被宇文化及等禁卫将领发动兵变杀害;另一件是占领长安的李渊在隋炀帝被杀后,逼迫他扶持的隋炀帝孙子隋恭帝杨侑让位,自己称帝建立唐朝,并改元武德。

武德二年(619年),杀了隋炀帝的宇文化及扬言要杀回关中,结果被李密击败,后逃到魏县(今河北大名县)自立为帝,国号“许”。

窦建德与谋士宋正本及内史侍郎孔德绍商量后,打着为隋炀帝报仇的旗号进攻宇文化及,并连续几仗大败宇文化及。宇文化及退守至聊城后城破被俘。

窦建德参拜被宇文化及一路挟持着的隋炀帝皇后萧氏后,把当初参与杀害隋炀帝的全部主谋抓起来斩首示众,也算是为隋炀帝报得大仇了。当时聊城城破后,窦建德还得到了上千有姿色的宫女,窦建德全部把她们遣散。

窦建德在军事上取得一系列辉煌成绩的同时,却也开始多疑起来,并犯了两个最终影响他失败的大错误:一个是错杀了勇冠三军、足智多谋的大将王伏宝;二是杀了敢于直谏的谋士宋正本。这两个错误,对窦建德的政权产生了诸多的消极影响。

武德四年(621年)五月,窦建德为援救被秦王李世民所围困于洛阳的王世充部,而在虎牢关前与李世民展开决战,最终兵败被俘。七月,窦建德被押送至长安,被李渊所杀。

窦建德当时已拥有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在当时的人民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即使到了唐代后期,魏州的人们还在夏王庙里年年祭祀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