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冬奥会”是啥样的?快来看这幅传世古画吧!

 知识超有料 2022-03-18

2022北京冬奥会火热进行中,一场场激烈而精彩的赛事,牵动着无数观众的心。大家在观看冬奥会赛事的同时,不妨了解下我们古代的“冬奥会”——冰嬉运动!

古代将冰上运动统称为冰嬉,最早起源于唐宋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宋史》中记载“(皇帝)幸后苑,观冰嬉”,“嬉”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乐也”,现代的解释为“游戏,玩耍”。那么,冰嬉可以理解为冰上的游戏,或是在冰上玩儿,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滑冰。

冰嬉一开始为军事训练的内容,清太祖努尔哈赤曾指挥一支以滑冰闻名的军队参与战争。《满语释抄·乌拉滑子注》中记载“所部兵皆着乌拉滑子,善冰行,以炮驾爬犁,沿脑温江冰层驰往救,一日行七百里”。

清兵入关后,也将“冰嬉”的习俗带进了关内,慢慢地在民间普遍流行起来。在乾隆执政期间,冰嬉运动到达了鼎盛。乾隆在《冰嬉赋序》中把冰嬉运动定为“国俗”,还说“冰嬉为国制所重”。每年从八旗官兵中挑选“善走冰”的能手入宫训练,冬至到“三九”时在西苑冰上举行冰嬉,皇帝率王公大臣等前往观看,赛后皇帝分等次,恩赏银两。嘉庆之后,冰嬉运动由盛转衰。直到当代,才重新开启了我国冰上运动的新纪元。

(《御制冰嬉赋有序》)

早期的冰嬉运动多为一些冰上杂耍,诸如飞叉、耍刀、弄蟠、倒立、掌上和肩上立人等。到了乾隆时,出现了“抢等”“抢球”“转龙射球”等代表性的项目。

“抢等”VS速滑

“抢等”类似今天的速滑。参加“抢等”的士兵排成横队,待号炮一鸣,疾驰滑行奔向终点——离皇帝冰床不远的地方。前三名为头等,获赏金10两;四到六名为二等,获赏金8两;七到九名为三等,获赏金6两;其余赏金4两。

(参加“抢等”的八旗士兵)

转龙射球VS花样滑冰

最具观赏性的冰嬉运动莫过于转龙射球了,冰场中立起三座插有彩旗的大门,门上挂有彩球,受检阅的八旗士兵分成八队,每队八人,由队首第一人持弓箭。射手、旗手、杂技表演者相间,一边滑行,一边做出各式动作,依次从门中滑过。各队射手负责射中挂在门上的球。八队排成一条转龙,在冰场上滑出两个卷云形的大圈。是不是比现在的花样滑冰更精彩呢?

(火热的比赛现场)

“抢球”VS冰壶

“抢球”是争冰球,与今天的冰壶项目相仿。参加“抢球”的八旗士兵分为两队,各有统领,御前侍卫将一皮球踢到场中,众士兵争抢,抢球不允许用脚踢,只能用手抢夺投掷。

(参加“抢球”的八旗士兵方阵)

冰床VS雪橇/雪车

关于冰床的文字记录,最早见于沈括《梦溪笔谈·讥谑》中“冬月作小坐床,冰上拽之,谓之'凌床’”。冰床是以木材制成床形,长五尺余,宽约三尺,可同时乘坐三四人。现代冬奥会的雪橇/雪车运动,与我国古代的冰床有异曲同工之妙。

(众人簇拥的就是皇帝华丽的冰床)

清·徐扬《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图》(局部)

清·金昆、程志道、福隆安等绘

《冰嬉图》卷,绢本,纵35厘米,横578.8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