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说湖南》之傲世明珠左宗棠

 老易说史 2022-03-18

晚清四大“中兴名臣”有很多种排位法,但是不管怎么排,曾国藩和左宗棠却是稳坐钓鱼台,是绕不开的人物。曾左一时瑜亮,对湖南本土的影响都是历史级别、开宗立派的级别。曾国藩为长期淹没在历史舞台的湖南注入血液、原始资本和发展基础,左宗棠则为千百年来迷失的湖南人树立了精神榜样和文化信仰。

左宗棠不如曾国藩圆润、隐忍,他清高、狂傲、坚韧、果决、正直、忠诚,他将读书人的风骨发挥到极致。所以,他不会像曾国藩那样“天津教案”自污,他只会“抬棺复新疆”。他不会像李鸿章那样事事求周全,他敢幕僚揍总兵。他崇拜林则徐、陶澍(湖南人),以之为榜样。他怒怼曾国藩、李鸿章,却不因私废公。左宗棠是典型的读书人,更是典型的湖南人,现在广泛流传的湖南精神“吃得苦、耐得烦、不怕死、霸得蛮”,在左宗棠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说左宗棠是湖南人的一个精神坐标是丝毫不为过的。典型的性格特征加上收复新疆的不世奇功,让左宗棠成为湖南历史上的傲世明珠。

一、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看到这副对联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毛主席的“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就是脱胎于左宗棠这副作为座右铭的对联。而从这幅对联中,左宗棠的清高、豪迈也是略见一斑。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清嘉庆十七年十月初七)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阴县左家塅。生性颖悟,少负大志。1816年(嘉庆二十一年),他随父到省城长沙读书。1827年(道光七年)应长沙府试,取中第二名。他不仅攻读儒家经典,而且涉猎经世致用之学,对那些涉及中国历史、地理、军事、经济、水利等内容的名著视为至宝,这对他后来带兵打仗、施政理财起了很大的作用。

可以说,左宗棠是一个比曾国藩更有天赋和才华的人,但是,左宗棠却似乎始终差了一点平步青云的运气。要知道,终生没有拿到“进士”的正式文凭是其心中永远的痛。

一个在长沙城南书院读书时,拜访长沙的著名务实派官员和经世致用学者贺长龄,就被贺长龄“以国士见待”的左宗棠。一个被其师贺熙龄(贺长龄的弟弟)称其“卓然能自立,叩其学则确然有所得”,后来师生还结成了儿女亲家的左宗棠。一个在湖南巡抚吴荣光在长沙设立的湘水校经堂一年的考试中,7次名列第一的左宗棠。居然会因为“搜遗”才中举,会屡次会试不第。但或许是因为科场失意,才早就独一无二的左宗棠。正如科考失意的蒲松龄才写出不朽巨著《聊斋志异》一样。左宗棠因为科考不顺,更加潜心经世之学,因此其志向和才干更得到了包括贺氏兄弟在内的许多名流显宦的赏识和推崇。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句话骗了很多人,但是没有欺骗左宗棠。随着左宗棠的声名鹊起,先后结识了一方诸侯的湖南人陶澍、胡林翼(此两人是翁婿,且都是牛人,他们的故事另作他说)。两江总督陶澍主动提议让他的独子陶桄与左宗棠的长女定婚。胡林翼不遗余力地把左宗棠推荐给林则徐。只不过陶澍不久谢世,左宗棠于1840年至1847年在安化陶家任教八年,并协助料理陶家事务,期间他广读陶家藏书,经营柳庄,钻研农学、舆地,编成《朴存阁农书》。1847年,左宗棠返回我们现在看到的左宗棠故居——湘阴柳庄。翌年,胡林翼胡林翼向时任云贵总督林则徐推荐左宗棠,但左宗棠那些年很忙,并未赴任。

两年后,林则徐依然对传说中的左宗棠念念不忘,返乡途中,约左宗棠于长沙舟中相见;两人彻夜长谈,涉及古今形势、人物品评、“西域时政”(例如屯政、水利)等。相传,详谈以后,林则徐像NBA里的邓肯抱着詹姆斯一样对左宗棠说:“未来是你的!”和毛主席那句“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到底还是你们的!”何其异曲同工之妙也。事后,林则徐还称赞左宗棠是“不凡之才”、“绝世奇才”,期许良厚。

左宗棠不是一个开挂的读书人,但是他是一个开了挂谁也挡不住的读书人。他有读书人的天赋、见识、才华、抱负,更难能可贵的实力与情怀齐头并进,厚积与薄发水到渠成。

二、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1852年(咸丰二年),左宗棠终于出山了!太平天国大军围攻长沙,省城危急。左宗棠在郭嵩焘(外交牛人)等人的劝勉下,应湖南巡抚张亮基之聘出山,投入到了保卫大清江山的阵营。张亮基将全部军事悉数托付给左宗棠。左宗棠“昼夜调军食,治文书”、“区画守具”,建议大都被采纳并立即付诸实施,使太平军围攻长沙三个月不下,撤围北去。左宗棠一生的功名也就从此开始。

1854年(咸丰四年)4月,左宗棠又应湖南巡抚骆秉章之邀,第二次入佐湖南巡抚幕府,长达6年之久。其时,湖南已是岌岌可危。左宗棠焦思竭虑,日夜策划,辅佐骆秉章“内清四境”、“外援五省”,苦力支撑大局。同时,革除弊政,开源节流,稳定货币,大力筹措军购:军械、船只。骆秉章对他言听计从,“所行文书画诺,概不检校。”由于左宗棠的悉心辅佐和筹划,湖南军政形势转危为安,捷报频传。

1855年,御史宗稷辰疏荐左宗棠。

1856年,左宗棠因接济曾国藩部军饷之功,被任命为兵部郎中用,赏戴花翎。

1858年,在骆秉章的保荐下,左宗棠加四品卿衔。

1859年,永州总兵樊燮和左宗棠因为文武相轻,引出了名动天下的“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之语。事情大抵是这样的:樊燮自恃军功,且左宗棠并无功名在身,在拜见骆秉章的时候对左宗棠拒不行礼,且言辞不逊。像左宗棠这样清高的人何曾受过如此侮辱?一说左宗棠扇了他,一说左宗棠赶了他!反正樊燮是“被教做人”一次,因此怀恨在心,构陷左宗棠。樊燮确实官品比左宗棠高,左宗棠也确实越权了。而且清朝当时正是需要武将卖命的时候,所以左宗棠被迫离开长沙府,险些丧命。但此时的左宗棠已是名满天下,胡林翼、郭嵩焘、潘祖荫等人拼力相救,才让左宗棠化险为夷。那一句广为流传的“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就是出自潘祖荫的奏折。

离开了长沙府的左宗棠选择了亦师亦友的曾国藩,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1860年(咸丰十年),左宗棠以四品京堂候补,随同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襄办军务。并在湖南招募5000人,组成“楚军”,赴江西、安徽与太平军作战。1861年(咸丰十一年),曾国藩疏荐左宗棠任浙江巡抚;太平军攻克杭州后,清廷正式补授左宗棠为浙江巡抚(1862年1月),督办军务。1862年(同治元年),左宗棠进军浙江,在随后的两年中,先后攻陷金华、绍兴等地,1863年(同治二年)升闽浙总督。1864年(同治三年)3月,左宗棠攻陷杭州,加太子少保衔,赐黄马褂。他在浙江采取种种恢复经济的举措,并攻克湖州等地,从而控制浙江全境。论功,封二等恪靖伯。旋奉命率军入江西、福建追击太平军李世贤、汪海洋部,至1866年(同治五年)2月,左宗棠最终攻灭李世贤等于广东嘉应州(今梅州)。

由是观之,“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左宗棠离开湖南却似蛟龙入海。

三、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需躬行


无意贬低李鸿章、张之洞他们的洋务运动和魏源(湖南邵阳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但在读书人的经世致用上,左宗棠无疑来得更实际一些、更前卫一些。

在镇压太平天国后,左宗棠倡议减兵并饷,加给练兵。1866年(同治五年),上疏奏请设局监造轮船,获准试行,即于福州马尾择址办船厂,派员出国购买机器、船槽,并创办求是堂艺局(亦称船政学堂),培养造船技术和海军人才。时逢西北事起,旋改任陕甘总督,推荐原江西巡抚沈葆桢任总理船政大臣。一年后,福州船政局(亦称马尾船政局)正式开工,成为中国第一个新式造船厂。

陕甘事起,是典型的“趁你病,要你命”,由此可见,当时的清朝已经糜烂到何种程度。历史上早已把平定捻子军叛乱的主要功劳划给了李鸿章,所以,对于左宗棠在平定陕甘过程中的军事贡献就不做赘述了,以避争功和翻案之嫌(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度娘)。

但左宗棠在击败回民后,于当地推广代田法、区田法,努力恢复生产,并拨款救济饥民和归降者。是可圈可点的,也充分说明左宗棠并不是只把才华集中在军事上。

1872年(同治十一年),左宗棠克复西宁。同年,左宗棠驳斥朝中停造轮船的言论,并在兰州创办甘肃机器制造局(即兰州制造局)。8月,左宗棠入驻陕甘总督驻地兰州。

1874年(同治十三年),左宗棠推动甘肃省与陕西省分闱乡试、分设学政,以免甘肃考生赴陕乡试之苦;他还推动西北茶政改革,镇压局部动乱。8月,左宗棠补授大学士,不久又补为东阁大学士。

尔后,左宗棠在收复新疆之后的种种举措更彰显左宗棠一个优秀的政治家的杰出才能。勿怪乎,左宗棠喜欢以“今亮(今之诸葛亮)”而自居。

四、不世奇功,收复新疆


先选几段名人评价来开始左宗棠的收复新疆的意义吧!

曾国藩说: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

杨昌濬:用兵善于审机,坚忍耐劳,洞烛先几。······克一城、复一郡,即简守令以善其后。用人因材器使,不循资格;为政因时制宜,不拘成例。外严厉而内慈祥,所至威惠并行。甘省安插回众十余万,不闻复有叛者;固措置之得宜,亦恩信之久孚也。廉不言贫,勤不言劳。绾钦符十余稔,从未开支公费;官中所入,以给出力将士及亲故之贫者。督两江时,年七十余矣;检校簿书、审视军械,事事亲裁。居尝以汉臣诸葛亮自命;观其宅心澹泊、临事谨慎、鞠躬尽瘁以经王事,可谓如出一辙。

林世焘:绝口不言和议事,千秋独有左文襄。

杨昌济:宋韩(韩琦)、范(范仲淹)并称,清曾(曾国藩)、左并称,然韩、左办事之人,范、曾办事兼传教之人也。

梁启超:五百年以来的第一伟人

左钦敏:综古今论之,邓(邓禹)、马(马援)、李(李光弼)、郭(郭子仪)中兴帝室,无此战绩;卫(卫青)、霍(霍去病)、韩(韩琦)、范(范仲淹)功高边塞,无此雄威。班定远(班超)生入玉门,尚须陈乞;岳忠武(岳飞)痛饮黄龙,徒成虚名。勋名之盛,秦汉以后,谁与比伦?

亨利·阿加德·华莱士: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视线扩展到俄罗斯,到整个世界……我对他抱有崇高的敬意。

缪凤林:唐太宗以后,对于国家领土贡献最大的人物,当首推左宗棠,实非过誉。

从这些名人评价基本上可以看出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意义,也可以看出左宗棠独具一格的魅力了。

关于左宗棠收复新疆这样足以写一本心潮澎湃的小说,足以拍一部波澜壮阔的电视剧的伟大历史事件,我无意亦无能去赘述、点评。我只肤浅地交代几个具体环境事件:

1)、国情。当时的清廷正将“投降主义”演绎得如火如荼。“绝不妥协”几乎是左宗棠费尽口舌方在“慈禧老佛爷”那里争取来的。

2)、军费。左宗棠当时提出的1000万两白银的军费具体构成是:慈禧发善心打发200万,各省交好的政府众筹300万,通过胡雪岩借外国人高利贷500万。(胡雪岩后来因此被盛怀宣弄得家破人亡)

3)、队伍。边募边练,兵源不足,迫不得已用足两饷银代替原来七钱二的饷银。

4)、路线。别的不说,王震将军说他在新疆就是沿着当年左公的足迹。

5)、规划。新疆建省就是左宗棠提出并实施的。

6)、治理。新疆现在随处可见“左公柳”和许多沿用至今的民族政策,都是左宗棠历史功绩的见证。

对于左宗棠作为湖南人光辉而典型的代表一生,在事功方面,无疑在收复新疆以后达到了人生巅峰。所以,对于其后在中法战争和总督两江的经历我就故作圆满而狗尾续貂了。

而左宗棠的标签之一“民族英雄”于读书人的价值和家国大义是高于曾国藩存在的。所以,从传统意义上来讲,作为精神标榜,左宗棠对湖南人的立德、立言更有代表性。

五、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雅而无趣则失雅韵,严而不活则丢严谨。

左宗棠是一个严肃而有趣的人。

左宗棠很自负,所以自诩为诸葛亮,常以“今亮”、“老亮”(见不得郭嵩涛自称“新亮”)等自称,时人也常以诸葛亮比之。《清稗类钞》记载一则有趣的故事,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时,与手下藩司林寿图志趣相投,时常开玩笑。。某日,林与宗棠正笑谈间,前方捷报至,林盛称宗棠妙算如神,佩服不已,宗棠拍案自夸道:“此诸葛之所以为亮也。” 随即二人又谈论人物,宗棠痛责时人自称诸葛者之多,林拍案道:“此葛亮之所以为诸(猪)也。”左宗棠生气了,玩笑开大了!所以左宗棠还故意闭门静气一段时间。

道光十六年(1836年)的春天,两江总督陶澍回乡省亲。途经醴陵,县公馆的一副对联让他怦然心动:“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这副对联,表达了故乡人对陶澍的敬仰和欢迎之情,又道出了陶澍一生最为得意的一段经历。走进公馆,迎面是一幅山水画,上有两句小诗:一县好山为公立,两度绿水俟君清。陶澍大喜,想不到小小醴陵,居然知己!于是这位60多岁的封疆大吏,提出要见见这诗文作者。而作者,便是左宗棠。由此可见,左宗棠不是一味死板之人,“拍马屁”也是有一套的。典型的想低调,但实力不允许。

前文说的林则徐约见左宗棠,亦是妙趣横生。布衣时,林则徐就闻其名。《清稗类钞》记载,左宗棠早慕林则徐大名,急于相见,不料慌忙之间落入水中,一身湿衣爬上林则徐的船,行过礼后说:“听说古时对待士人有'三薰三沐’的礼节,'三沐’已然拜领,不过'三熏’还没有。”林则徐笑道:“落汤鸡了,还打什么文语?快去更衣,别着凉。”两人相谈达旦。林则徐叹道:“他日完成我的志向的人,大概是你吧!”林还于舟中手书一联赠左宗棠:“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在落款时林自称“愚弟”,称左为“仁兄”。左极感动,晚年犹悬此联于斋壁。

二十三岁时,左宗棠曾自写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三十年后的同治五年三月,左宗棠在福州寓所为儿女写家训时,也是写的这副联语。左宗棠敬重陶澍和林则徐。林去世时,左曾题挽联。若干年后他得以像陶、林二人一样出任两江总督,又给陶、徐合建专祠,并题联:“三吴颂遗爱,鲸浪初平,治水行盐,如公皆不朽;卌载接音尘,鸿泥偶踏,湘间邗上,今我复重来。”俨然以接班人自居,而且不卑不亢。

在有关曾左失和的传闻中,还有一些涉及对联的故事,例如“季子自命才高,与人意计时相左”对“藩臣以心为国,问伊经济又何曾”,又如“看如夫人洗脚”对“赐同进士出身”(左宗棠没中过进士,被赐同进士)。

至于幕僚揍总兵、“左都御史”(骆秉章当时兼右都御史,调侃左宗棠权力比骆秉章还大)、左公柳、左宗棠鸡的故事,就不一一啰嗦了。

相信如此容易较真而又不是乐趣的左宗棠很难让人不喜欢。至少,读书人喜欢玩的那些道道,左宗棠身上都有。毛主席提出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在我看来就是为左宗棠量身打造的。而中国近叶以来,湖南人也从不缺少这种性格特征。

六、尾声


左宗棠这样的人物注定是要抱憾而终的!因为他的理想和情怀、才华与贡献永远不会局限于某个时代。

当我听到左宗棠墓被毁时,除了愤怒,我不知如何表达一个湖南人对先行者、对榜样者的惭愧和忏悔。我不知道左宗棠九死不悔为湖南人树立了文化标本,却不能让后来者做到最起码的尊重“入土为安”,左公何其哀,湘人何其悲。

左公与曾公,文襄不如文正,但,这不是我心目中评判曾左的标准,曾国藩给湖南输入血液,挽救湖南于奄奄一息之中,而左宗棠终极一生在为湖南崛起树立榜样。

壮哉!千古沉寂又诸葛,老亮新亮从今亮。

壮哉!左宗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