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的反思: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

 老易说史 2022-03-18

大泽乡起义拉开秦末乱世的序幕

秦末的历史印证了一个道理:浓缩就是精华!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天下合而后分,分又复合,以下克上、以少胜多,从绝望到希望、从无路到出路,壮烈、阴险、背叛、忠诚、勇猛、机智、狡猾、冷静、温情、冷漠,走投无路、东山再起,所向披靡、兵败自刎等等所有中国历史中你能想象到的桥段,都在这段历史中得以呈现,而且呈现的是那么的集中和具体。如果把秦末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比作一部电视连续剧,毫无疑问是一部毫无尿点、扣人心弦的情节紧凑、荡气回肠的良心之作。

我喜欢秦末这段历史浓郁的底色和毫不拖沓的“剧情”推进,也许我是一个历史重口味,但是这种高浓度集中散发出来的绚烂壮丽的历史光芒和画面,的确是足以令人迷醉的。当然,这一切还是要从“陈胜吴广起义”开始说起的。这次起义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最终还是失败了,但是它的标杆性意义却一直为人津津乐道。重口味的人总是偏好口感苦涩的东西,所以,本文将会着重探讨这次浩浩荡荡的起义为何会匆匆忙忙地失败了。

陈胜吴广起义的标志性特色

第一次起义总会有特色的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秦末这段历史,那么,“由一群平民开始,由一个平民终结”这句话无疑是最贴切的。陈胜吴广起义恰好就是这句话的开端,尽管很多时候我不是很愿意把其定义为“农民起义”,但是基于尊重历史教科书的基本史学原则,姑且在本文之中还是这么来描述它吧。作为一段气势磅礴的历史的惊艳开篇,陈胜吴广起义的精彩与意义不言而喻。

我们从政治、经济、文化的结构学上来说,古代社会的上层建筑一直都是由贵族们占领的,平民永远都是上层建筑的建筑基础,毫不起眼且无能为力。特别是政治的上层建筑,简直就是贵族们精心设计和倾力打造的一个坚固堡垒,平头百姓几乎没有一睹芳容的机会和资格。但是,任何坚固的堡垒都会在历史和时间的作用下产生裂缝,陈胜吴广起义就是这一道裂缝,随着陈胜吴广起义的爆发,平民阶层第一次开始参与改变历史的进程。虽然最终的结局是一败涂地,但这种突破性的历史意义无法否认。

大泽乡起义前期还是相对比较“规范”的

作为中国历史上现象级和标志性的一次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注定要彪炳史册,因为它给中国历史带来无穷无尽的思考和借鉴,从史无前例的角度来看,陈胜吴广起义简直是为中国后世的起义带来了“教科书”式的示范作用,它的标志性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1、为起义树立政治口号。陈胜吴广起义的政治口号相当有水平,极具煽动性,简单而又粗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直击人心。我们不应该去夸大或拔高升斗小民们的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准,“仓廪实,而后知礼节”,更多的底层人们首先关注的是生死、温饱、荣华、富贵问题,然后才是礼仪道德、家国情怀的问题。后世起义中,也会搞出各种各样的响亮的口号,均是师出于此。

2、用迷信的方式增强人心自信。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的每一次起义都是有迹可寻的,但是他们的鼻祖还是陈胜、吴广。陈胜先是在鱼肚子里放上写有“陈胜王”的布,又安排吴广偷偷地跑到营房附近的一座破庙里,点起篝火,先装作狐狸叫,接着喊道:“大楚兴,陈胜王”。古代人们没有那么高的文化觉悟,也掌握不了那么多科技水平。有一句话说:“科学的尽头就是神学”,也就是“科学解释不了的事情,人们都习惯性地用神学来解释”,这是千百年来的习惯性逻辑。有些时候,“天意”就代表着人心。

3、狐假虎威式的宣传包装。这一点和第一点类似但不重复,第一点是为了“撒狗粮、送鸡汤”,而这一点就是为了借鸡生蛋。这在后世的起义中也是屡见不鲜的,那些动不动打着“为谁报仇”旗号的起义,有几个人真正是为了报仇?这其实也是偷师陈胜、吴广。陈胜和吴广知道他们的农民身份不好使,所以打着秦始皇儿子扶苏和抗秦大将项燕的名号。这是建立政治同盟的常规操作。

从我们今天的视角来看,陈胜吴广起义的这些操作似乎也只是一些常规操作,但是我们要明白,这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是发生在一群文化觉悟并不高甚至就是文盲的人身上,而且他们几乎是原创、首创,所以,不得不说,陈胜吴广起义对于历史的意义是既有特色又有启发的。

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要打上扶苏和项燕的旗号

扶苏的悲剧被陈胜他们利用起来了

陈胜、吴广应该和扶苏、项燕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是毫无关系的。项燕已经去世多年了,扶苏不光去世了,本身还是秦国的公子。而且,项燕是楚国的名将,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这两个人应该是仇人关系,为什么陈胜、吴广会把这两个矛盾的人放到一起呢?

我们从陈胜后来建立政权时所采用的国号“张楚”,应该可以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张楚”就是张大楚国的意思。由此可见,陈胜借用项燕的名号是为了争取楚国的政治力量,毕竟项燕是楚国的功臣名将,深得人心。但是,这些又与秦国公子扶苏有什么关系呢?

终究还是离不开秦始皇

这还要从秦始皇身上说起,秦始皇能够登上皇位是因为吕不韦对自己的父亲异人“奇货可居”的政治投资,先有异人登基,才有嬴政上位。这其中的关键人物,除了运筹帷幄的吕不韦,还有一个就是异人认的干妈——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是楚国人(秦国的王后出自楚国几乎秦国的定制),但是华阳夫人无子,在吕不韦的拾掇下,认了异人做干儿子,把所有的政治红利全部灌顶给了异人,所以异人才得以执掌王位,也才有了嬴政的王位。按照旧制,嬴政也娶了一个楚国女子为妻,就是长公子扶苏的母亲。

嬴政的掌权之路并不顺利,先后除掉自己母亲背后的赵国势力、弟弟背后的韩国势力、华阳太后背后的楚国势力,才独掌乾坤的。但是,在清楚楚国势力的时候,发生了楚国昌平君的叛变事件,虽然没有明确的史料证明扶苏的母亲参与其中,但是,从秦始皇后来删除了这位妻子的所有记载,我们可以推测,扶苏的母亲应该是受了这件事的牵连。

扶苏有楚人血统,而且扶苏一直与秦始皇的政见不合,他多次劝谏秦始皇要施仁政,在百姓心目中,扶苏才是“仁君”的合理人选,所以打出为扶苏报仇的旗号,与陈胜、吴广“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是遥相呼应、也是高度吻合的。

“揭竿而起”的起义的机遇与困境

拿起木头就造反

陈胜吴广起义说干就干了,但是他们的基础条件还是十分薄弱的,这也几乎是所有农民起义的通病。除了大秦帝国的严刑峻法给他们在民心上送了一点分,他们几乎啥都没有。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就是他们当时最真实的写照,这也就是后来将造反叫做“揭竿而起”的由来。这里需要说明一点,陈胜、吴广砍木头来当兵器并不完全是因为农民穷,而是因为在秦朝时期,对于兵器包括金属制品的管制十分严格,无论穷富,私藏兵器等同于造反。当初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怕六国势力造反,将六国贵族都迁到了咸阳圈起来,还将全国各地的兵器全部收过来,筑了十二座金人。可见秦始皇的脑回路有多么强大。

千古艰难唯一死,在苛刻的秦律长期的死亡威胁下,陈胜、吴广的起义军,还是如星火燎原般的急剧壮大起来了,由此可见,秦朝在稳固民心这一点上是做得多么差劲。

秦朝糟糕的政治环境给陈胜、吴广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是迅速壮大的队伍也很快就暴露了起义军的致命问题。

有人数,但是没人才

陈胜、吴广首举义旗后,虽然应者云集、人数众多,但是人员结构却是极度失衡,农民居多,能人太少,尤其是没有几个能指挥打仗的。这也是古往今来的所有农民起义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农民起义,从来就不缺人,拖家带口,亲戚朋友,人数很快就滚上去了。但是战争不能纯粹靠人海战术,人多但是形成不了战斗力,没有战斗力也就没有生命力。历史上经常会出现“几十万的农民军被几千官军追得满世界跑”的现象,原因也就在此。甚至有的农民军发展到了最后,装备、给养都足以和官军相提并论了,但依然打不赢,主要还是在于军事素养和指挥人才上的差距。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无论什么时候,指挥官,永远是一个军队中最重要的因素。陈胜、吴广一样为这个难题绞尽脑汁,排兵布阵、行军建营,这些专业技能,他们自己都不会,而且一时还找不到这样专业人才。思前想后的陈胜多想那个时代有个搜索引擎可用。

也算是黄天不负有心人吧,陈胜终于找到了一个叫周文的人,这个人当年侍奉过楚国的春申君,自称懂得兵法。陈胜称王后,授予周文将军印,西向攻秦。

陈胜吴广起义的空隙性发展

人多势众好办事

在周文的率领下,这群泥腿子居然很快就打过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函谷关,即将兵临咸阳。秦国形势十万火急。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认为义军势不可挡,周文率领的义军能够如此顺利地攻城拔寨,并不是曾经强大无比的大秦军队已经彻底沉沦,而是外强中干的起义军根本就没有碰到硬钉子。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起义军这匹“野马”已经跑到了大秦这匹骆驼的家门口来了,但大秦帝国并不会因此倒下,反而催生出大秦帝国最后一位名将,再一次把六国大地震得嗡嗡作响。

陈胜自起义到周文打入函谷关,仅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与此同时,六国土地上,造反的、复国的,遍地开花。齐国的过气王族田儋在齐地复国。抗秦名将项燕的儿子项梁在吴地造反。沛县的小亭长刘邦在老家造反。魏国旧日公子魏咎在陈胜的扶植下成为了魏王。陈胜的手下武臣打下了赵地,自立为了赵王。武臣的手下韩广去攻打燕地,又被当地人拥护为了燕王。

总之,陈胜的起义就像一个致命病毒一样,以指数级的速度蔓延扩散。但秦朝强大的免疫系统,终究是陈胜、吴广这样的病毒摧毁不了的。

救一城一地却救不了天下

此时的吴广正气势汹汹地率领所谓的“重兵”进攻中原重镇荥阳,守将不是别人,正是丞相李斯的儿子李由。荥阳的军事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可以说是关中平原的咽喉之地。本来在战国时代,这个战略地位是属于函谷关的,但是秦灭掉韩国后,把战略核心逐步东渐,函谷关这道战国雄关便一下子沦为“革命景点”的尴尬了,新的咽喉要地的使命转移到了荥阳身上了。

荥阳是河南以西走出大山的第一大城,左边是著名关卡虎牢关(成皋)。东北是敖山,也就是敖仓的所在。敖仓北面是黄河天险,本身又有高山险阻,更重要的是,它还是水路的总枢纽点。基于运输和地势上的优势,秦朝把敖仓打造成了最重要的后勤基地,有粮有财。

出了荥阳,一马平川,如此高屋建瓴的地势,再加上荥阳作为敖仓和虎牢关的直属领导,也因此成为了整个秦帝国此时最关键的所在。所以被大秦帝国委以重任的李由才会镇守于此,荥阳也注定是吴广这样的“义军”啃不下的硬骨头。

而传统印象中的战略要地——函谷关反而因为其战略作用的流失而被忽视,轻易地被周文给攻破了。一方面由于起义形势来得太突然,秦国上下根本就没有准备。另一面吴广围住了荥阳,对李由起到了牵制作用,李由分身乏术。周文率军绕过了荥阳,而除了荥阳外,此时秦帝国的整个关东地区根本就没有什么驻军。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走军国主义路线的大秦帝国的国防属于标准的外强中干型,北边是30万精锐防匈奴,南边是50万精锐打百越。而帝国腹心也只有荥阳这样看守国家金库的关键要地才布置了一定的正规军。

秦朝的真空防务成就了周文的“披荆斩棘”,更有讽刺意味的是,周文的这种顺利和速度很大程度还得益于秦始皇修建的全国发达的交通系——驰道——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高速系统。不得不说历史对于大秦帝国的讽刺足够不留情面了。

章邯横空出世来救秦

面对周文大军的旗帜飞扬和呼啸而来的革命群众,胡亥这样的政治败类自然是慌得手忙脚乱,但是庆幸的是“上天未到亡秦时”,埋没了半辈子的章邯终于横空出世了。章邯时任少府一职,这是一个搞后勤的职位,但是历史上有些就是靠天赋吃饭的,冷静的章邯站出来了,请求胡亥把骊山那批亡命之徒交给自己,他来保证大秦帝国的安全。

面对章邯递过来的这根救命到朝,胡亥自然是紧紧抓住、言听计从。于是,章邯摇身一变,由一个总工头成了一个大将军。他赦免了那些干着苦力、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的刑徒们,不再让他们搬砖,而是要他们去砍人。

史上极其神奇的一幕就此出现了,章邯带着一帮犯罪团伙去迎战另一帮犯罪团伙。大秦的保命之战变成了“黑帮”火拼?当然不全是,我们也不能被历史的表象所迷惑。章邯手中也有一部分正规军。秦朝用来拱卫首都的“郎中令军、卫尉军、中尉军”三军都交给了章邯,总人数也有好几万,这些人才是章邯平叛的核心力量。

章邯出世、猛虎下山,名将出手就知道有没有,章邯率领他的杂牌军马上就在戏水,把之前势如破竹的农民军打回原形。周文节节败退,陈胜吴广起义的蜜月期马上就要到头了。

章邯为什么堪称名将?

章邯是天才般的名将

有些人靠天赋起家,却又输给命运,委实让人振腕叹息!章邯就是这样的人,后来的项羽也是这样的人。如果章邯没有遇到项羽,他很有可能就成了大秦帝国那个扶大厦于将倾的救世名将。章邯的工作虽然是后勤,但是从他的表现来看,简直就是一个管理、军事双学位的大咖。

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让你临时赦免一帮囚徒,让他们上前线跟你拼命去,你有多少把握能指挥的动?再试想一下,如果有十多万正在干活的民工,在走路基本靠腿,传话基本靠喊的情况下,你如何迅速将他们组织成一股力量?而且罪犯嘛,多少有点犯罪心理,如何让他们服服帖帖是需要一点技术含量的。虽然按照秦国的律法,成年男子都要服兵役,但是义务兵最后只能成为预备队,如何把义务兵段时间内形成志愿兵的战斗力是一个问题。还有就是,这帮囚犯是要和咸阳"三军"这样的正规军进行整编的,这种“官犯”的突然配合其实也很艰难的。

在这一堆的困难前提下,章邯将这几万正规军加上十多万囚犯,打造成了后面扫平叛乱的最重要力量,名将的潜力展现无疑。从战国时代开始,秦国由来都是名将辈出,这一点不服不行。

章邯的能力毋庸置疑

当然除了章邯出色的个人能力外,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章邯能够一鸣惊人与秦国这片土地的记忆和这个国家的意志也是息息相关的。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开启国家战争齿轮到现在已经接近一百五十年了,这片土地的尚武精神已经深深地烙印入了关中人民的血液与记忆中了。秦国作为老牌军国主义国家,底蕴深厚,要么拷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他们的血性是与生俱来、永不磨灭的,只要上了战场,该怎么走,刀怎么拿,脑袋砍完值多少钱都是天生就自带操作系统的。

十多万囚犯,有了几万正规军的简单示范,在章邯的精心组织下,再把他们丢到军功系统里一升级,让六国打哆嗦的那支秦军就又问世了。

中原大地,要再次颤抖了,随之响彻在大地上空的,还有“名将章邯”的名号。当然此时把章邯成为名将,还不够具备说服力。通过对章邯作战思路的分析,其作战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这样的军事素养也让他在后来的平叛过程中硕果累累,成就了自己的名将称号。

章邯尽显名将风采

第一:稳打稳扎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兵家常识。毕竟两军交战和两人拼命是两回事,不是一人一刀,谁不怕死,谁力气大就能解决问题的。大军作战,粮草来源,物资供应,后备兵员,兵器打造,马屁喂养等都需要考虑进去,所谓“不打无准备的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章邯就深谙此道,他十分注重后勤给养这一块,万事俱备之下才容易保证军心不乱。用专业的术语来说,章邯就是“先谋不败,而后谋胜。”

第二:示弱在前

章邯这个喜欢先装孙子,等你反应过来了,他却变成了大爷。这一点在章邯的军事生涯中表现得十分突出。比如,在戏水打败周文之后,章邯就是各种示弱、闭关自守。这种策略对于那种盲目自大的“不知兵”的将领尤其有效,但是章邯后来也是败在这里,因为他遇到了“根本不信邪”的项羽,此是后话,自不多说。

第三:闪电出击

章邯利用“示弱”的时间差,暗中积蓄力量,但是只要对方稍有麻痹,他便会施以雷霆一击、见血封喉。这一招,让天下诸侯吃尽了苦头。项羽的叔叔项梁便死在这上面了。

综上所述,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来说,如果不是遇到了那个天赋、实力更变态的项羽,章邯的军事成就毫无疑问会更上一层楼。但是,即便如此,他也那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名将,他的军事成就和军事素养足以支撑他的荣誉。

陈胜吴广起义的败亡

战争的事战场了

周文被章邯打垮后,逃出了函谷关,在离关不远处的曹阳聚拢败兵。而章邯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缓了两个月,这种打法很“章邯”。章邯利用这两个月宝贵时间完成了自己的后勤调度和部队升级(结构调整、战术配合等)。两个月后,万事俱备的章邯开始主动出击,东出函谷关,大秦最后的春天,便是陈胜吴广的冬天,带有无法化解的死亡气息的冬天。

周文的起义军在这两个月里不知道干了些什么,但这对章邯来说并不重要。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没有好的NBA球队始终是NBA球队,中国男篮始终是中国男篮,这种实力上的差距是短时间内无法弥补的。也就是说,不管周文在这两个月内如何给自己输血、如何给自己补营养,他注定都会是章邯的手下败将。

陈胜吴广起义迅速败亡

曹阳之战,周文无法避免地战败,周文逃到渑池。这次章邯彻底露出了他嗜血的牙齿,紧随其后,喘气的机会都没有留给他,干脆利落地追到渑池,周文城破人亡,这一支农民军力量就此烟消云散。

打败周文后,章邯继续率军东进,又来解荥阳之围。此时的义军二哥吴广已经于内讧之中被手下田臧干掉了。不过,“你把我的位置抢走,你也不会快活多久”,田臧还没有来得及感受到权力的快感,也顺理成章地成了章邯的刀下亡魂,荥阳之围,解。“张楚”势力三去其二。

此时,胡亥又加派了司马欣、董翳来助力(监控)章邯,这三人也是后来瓜分三秦的“三秦王”,但这是后话。章邯继续往东南打,神挡杀神,魔挡杀魔,所有有抵抗的张楚武装势力一击即溃,兵锋直指“反革命”老窝——陈邑。事实证明,陈胜也是纸老虎系列,根本经不起考验,在章邯强大的军事压力下,甚至都不需要章邯动手,陈胜就被自己的车夫刺杀了,直接献人头了。

陈胜、吴广,自大泽乡起义到土崩瓦解,前后一共六个月的时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支农民起义军,就这样成为了楚汉争霸的炮灰。

陈胜吴广起义的败因分析

大多数农民起义都是昙花一现

失败,似乎是农民起义的宿命(刘亭长和朱和尚是两个例外,原因会另外分析),特别是首义的农民起义。俗话说,枪打出头鸟,第一个冒出头来的鸟,往往容易被乱枪打死。陈胜吴广起义的失败,给还幸存着的造反派们敲响了很多记警钟,其中最响的一记,就是造反的民心问题或者说和思路、格局问题。

1、“缓称王”的问题

事实上,陈胜刚刚占领陈邑准备称王的时候,大梁的两位魏国能人张耳、陈馀就建议过、提醒过陈胜。起义是为了反秦,反秦有很多人支持,但是这些人并一定是支持你称王的。你这么不顾吃相、猴急猴急地暴露自己的野心和私心,只会让自己迅速地失去民心。但是,深受“农民意识”限制的陈胜只顾“今朝有酒今朝醉”,哪里又听得进这样的“逆耳忠言”、吃得进这样的“苦苦良药”呢?

2、战略思路的问题

不得不说陈胜起义之处打出来的政治口号和跑出来的利益诱惑,还有封建迷信的幌子,都是有一定的政治水准的。但是“鲜有不初、靡克有终”,陈胜吴广只是开了个好头,而没有坚持走上一条好路。有识之士建议遍访六国后裔,帮他们复国,建议他们广结政治同盟时,而他们只顾着称王占地,这依然是一种“小农意识”导致的战略不足。

王侯将相真有种

3、见识格局的问题

我虽然没有轻视农民阶级的意思,但不得不说,中国大多数农民起义都存在格局不够的问题。很多农民起义都死在“小富即安”的格局上,死在“不清不楚”的见识上。

见识这东西,其实挺决定命运的。而且见识这东西很神奇,不是你走过的路、做过的事、见过的人多了,就代表你有见识了。所谓的见识,就是在大量的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与融会贯通后明白了事物发展运行的规律。换句话说,就是可以根据现有的情况,准确的判断出来未来的走势。再通俗一点,就是看得清形势、分得清状况,要有自知之明。

陈胜吴广的问题在于他们以为自己建立一个政权,就能拥有一个政权。对于政权的建立与发展、运行与维护的内在规律和操作流程,基本上是一窍不通。他更不知道如何在弱小阶段如何壮大、保护自己的策略问题。不知道如何让“别人”为自己挡箭,那么只能自己承受所有的枪林箭雨了,而还很弱小的他们只能用生命去承担这样的后果。

4、人才和人性的问题

人才的制约是农民起义的先天性不足,这是农民起义前期都需要面对的问题,这个在前文已经提到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人可用的局面只会导致败亡的结果,陈胜吴广在这一方面也做得不够好。除了在无奈之下挖掘了一个了实非大才的周文,其余是乏善可陈。人性方面的问题的爆发相对滞后,但是也就是迟早的事,吴广、陈胜都死于内讧,就充分说明了问题。解决这样的问题,刘邦无疑是其中做得最好的,无非的利益捆绑、收买、笼络甚至制约、惩罚、威胁等,但陈胜吴广似乎更多是“自由发展”,但人性又何尝经得起考验?所以他们的败亡也是见怪不怪的了。

综上所述,农民起义的失败本就是大概率事件,而像陈胜吴广这样连小概率补漏都不清晰、不努力、不争取的起义,失败简直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尾声

这一段历史还是要看这两个更厉害的人的

从客观看历史的角度上来说,我们不能因为陈胜吴广起义的失败,而否定其历史意义和价值。正是陈胜吴广起义树立“反秦”的旗帜,那些反秦志士才会迅速聚拢,历史也才因此被积极地向前推行。

但是我们更应该从这样的失败中去学会反思,这样才能真正加强我们的逻辑、提高我们的境界。陈胜吴广起义“其兴也勃、其亡也忽”,背后隐藏的不正是一种“暴发户”思维缺陷吗?这不正是我们真正需要警戒和思考的东西吗?

回到我们现实生活,我们很多时候会发现一个怪状:一个穷人翻身之后,往往不是思考如何帮助更多穷人翻身,而是变本加厉的使唤穷人。这个话题虽然有点残酷,但确实暴露了大多数人的人性阴暗面。当然,我们也可以把这样的人理解为:思路不对、格局不够。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历史也好,进行其他学习也罢,归根到底还是要提高的自己格局,要摸清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古往今来多少人,没有度过这一关的人,大多数人都在名利场里、在欲望之中折戟沉沙甚至身败名裂。

以史为鉴,这才是真正的“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