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我的“打鸟”经验

 宁静致远cjq3av 2022-03-18
文章图片1

鸟类摄影技巧

我对鸟类摄影情有独钟,非常享受每一次的拍摄过程,即使是去同一个地方,拍摄同一类鸟,也会感到有新体验,这种题材相比风景、人像更有挑战性。

在人人都是摄影师的年代,使用手机拍照都开始讲究专业,用单反相机拍鸟就要更专业一点,摄影新手除了要掌握基础的拍照技巧以外,还要懂得抓拍和等待。

文章图片2

拍摄人像和鸟类相比,人像摄影可以指导模特的表情和动作,但拍摄小鸟时却无法控制它们的飞行速度和动作,充满了随机性,较为考验摄影师的预判能力。

在野外想拍出满意的小鸟作品,难度很大,甚至会“空军”,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若要说拍,那肯定能挑出来很多,满意不满意是一回事儿,毕竟谁也不想要千篇一律的摄影作品。

文章图片3

我说说之前最难忘的拍摄经验,那年是最寒冷的冬天,气温大概是零下20度左右,当时的风也非常大,我的双手、双脚和面部几乎都冻到失去知觉,我就是为了拍摄乌林鸮,因为我觉得非常值,愿意寻找它的踪影,想要说的是,拍摄鸟类非常辛苦,有时候必须在苛刻但环境中拍摄,除了要掌握摄影技巧以外,还要懂得如何防护和保养器材,更要了解动物的习性,这就是死物与活物的区别。

文章图片4

拍摄小鸟我们不能破坏生态环境,此前就有摄影师为了拍摄出造型优美的小鸟,就会去捕捉它们,用胶水和鱼线来固定,这样的摄影师完全违背了生态摄影的初衷,长期以往,野鸟会视人类为敌人,拍摄就更加困难。

文章图片5

现如今, 野外的鸟明显不愿意靠近陌生人,因此,在拍摄时要将动作放慢,脚步放轻,不要制造出声响和不必要的动作。

对此,最好的解决办法是用长焦镜头搭配三脚架在远处拍摄,与鸟保持一定距离。

摄影器材方面我最常用的镜头是500mm f4与100-400mm f4.5-5.6这两支镜头,都是长焦距镜头,足以拍摄远处活蹦乱跳的小鸟。

文章图片6

我在选择长焦距镜头时为什么不选择大光圈长焦呢?

理由很简单,大光圈虽然能满足进光需求,但不适合野外携带,大光圈长焦镜头又沉又大,拍不了几张就累得不行,而小光圈的长焦镜头即满足焦距需求,又方便携带,没有理由不选这种。

拍鸟成功秘诀在于细心观察和预判,一定要提前预测它的飞行路线,并仔细观察较佳的构图位置,在合适的时机就按下相机的快门拍摄。

拍摄设定上,我建议新手首先将感光度设在ISO100-1600之间,其次快门速度可设定为1/1600秒以上,若拍摄蜂鸟这类速度较快的鸟,就以1/2000起步,保证可以凝固鸟的翅膀。

文章图片7

想保持主体清晰,推荐用最佳光圈拍摄,如果你不清楚镜头的最佳光圈就选择F6.3-F9之间的光圈,可以让鸟保持在最佳的景深范围内。

文章图片8

拍摄飞行的小鸟时不要用单次对焦拍摄,基本拍不清楚,可以使用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来跟踪对焦,同时打开连拍去捕捉鸟的动作,这一点与摇拍的技巧类似,主要用于拍摄飞行中的小鸟,能表现出动态模糊的效果,很有动感的画面。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摄影新手初次尝试拍摄鸟时,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不是模糊就是构图难看,但我建议你不要放弃,多练习练习就能提高水平,如果问我如何练习拍摄小鸟,我觉得站在街头去拍摄路人、事、物,能很好的锻炼你的反应能力和构图能力,抓拍的能力有所提高后再去拍摄小鸟,就能拍摄出满意的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