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万大军即将渡江,毛泽东急召粟裕面谈后,紧急修改部署:听他的

 历史侦查处 2022-03-18

1961年9月,毛泽东接见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时,蒙哥马利称赞毛泽东是高明的军事家,用兵如神,并特别指出其运筹的淮海战役令人不可思议。

毛泽东听完却说:“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带兵打仗的人,这个人叫粟裕,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的。他也是我们湖南人。”

透过这段话,可见毛主席对粟裕大将的高度肯定,同时也能看出,他老人家对身为湖南人的由衷自豪。

是的,在近现代历史上,湖南人的“湘军”作为一支骁勇善战的武装力量,素来有“无湘不成军”的说法。

而粟裕作为地道的湖南人,在革命战争年代,以其杰出的军事指挥艺术和顽强的作战风格,常常在与数倍、乃至数十倍于己的敌我斗争中,创造了一系列辉煌的战绩。

他不仅善于指挥游击战、运动战,而且对于运用大兵团作战也得心应手。粟裕指挥作战的特点除了善打“神仙仗”,还在于战役与战略问题方面考虑得非常通透。

曾任粟裕作战参谋的秦叔谨回忆,粟裕有一个特点:

“他不仅看1/50000的地图,还要看友邻部队地区的1/200000图,以及更大范围的1/500000图和全国1/1000000图”

也就是说,粟裕不只考虑当时的战役、战斗,还从战略全局考虑问题。所以秦叔谨评价粟裕“他总是把战役的局部和战略的全局结合得很好”

而在1948年初拟定的南渡长江、挺进江南战略中,粟裕就把这种统揽全局的能力展示得淋漓尽致。

一、战略反攻阶段中央的设想

1947年6月,刘邓大军12万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掀开了战略反攻的大序幕。其实,刘邓大军不惜在无补给、无后勤保障的情况下,突破黄河天险,历时21天千里大行军,实在也是被蒋介石所逼。

此时的蒋介石在第一阶段全面进攻失败后,集结起了国民党军胡宗南、胡琏等部精锐,向我方的陕北和山东两大根据地大举进攻。

别的姑且不论,光是进攻山东的国民党部队就超过60万人,这些部队一改以往孤军突入的习气,采取步步为营、齐头并进的战术,不断蚕食山东解放区,惯用的游击战和运动战难以奏效,我军在损失大量兵力后,山东大部分地区也沦陷于敌手。

而彼时转战于陕北高原上的西北解放军,也在千沟万壑中与胡宗南部苦苦周旋,甚至在最危机的时刻,毛泽东都能听见敌人说话的声音。

形势危急至此,延安总部要有效反击敌人,必须一棍打七寸,将蒋介石集团这条“毒蛇”打得首尾难顾,从而彻底粉碎敌人重兵压境的围剿态势。

蒋介石的重点进攻固然有其凶狠、毒辣之处,他的凶狠就在于对陕北和山东两大解放区妄图直接兜底,来个釜底抽薪式地解决问题,这也是他毒辣之所在。

但这种只顾两头不顾中间的打法破绽百出,对此,毛泽东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蒋介石把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和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正是鉴于国民党两翼进攻,中间防御力量相对空虚的态势,延安总部让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同时,将太岳兵团兵出豫西和豫陕边境;华野外线出击,挺进豫皖苏地区,三军“品”字而立,形成了相互策应的战略态势,犹如三把插入敌人胸膛的钢刀。

刘邓大军的向南跃进,牵制了国民党军一半以上的兵力,与孙悟空大闹铁扇公主肚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敌人在中原战场上的全面防御体系被击破,国民党军方面慌忙将南线兵力160个旅中的约90个旅调到了大别山周围。

蒋介石集团自乱阵脚的举措极大减轻了陕北、山东解放区的压力,但大别山和中原地区的压力犹在,形势依旧较为严峻。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让敌我双方军事态势对比产生根本性的改变,就成为摆在延安总部面前一道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初,毛泽东的设想是派出一部分主力南渡长江,到敌人战略大后方去实施宽大机动作战,开辟东南各省,再直捣浙赣,进逼京沪(指南京和上海),吸引江北国民党军20至30个旅回援江南,减轻大别山和中原地区的压力,为打大规模歼灭战创造条件。

应该说,毛泽东提出的这个战略跃进设想是有例可循的,毕竟,前番的千里跃进大别山,客观上虽损失不少,但确实也给陕北、山东两地的解放斗争带来了巨大的转圜之机,我军趁此有利态势,收复了大量失地,使得蒋介石集团的重点进攻几乎陷入崩溃。

因此,第二次战略大跃进倘若付诸实施,无疑将会对全国一盘棋的战略反攻格局产生根本性的巨变。

对此,毛主席虽信心满满,但还是召来了周恩来、任弼时和华野司令员兼政委陈毅。说到底,这是一个关乎全国解放大业的重要战略设想,关键时刻集思广益,多多发挥党内民主集中原则,及时斧正不足,全国的解放形势才会大步向前迈进。

在会议中,毛泽东的提议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赞同,会后,在关于如何实施第二次战略大跃进毛泽东与陈毅等人商量后,决定让粟裕挂帅,带领华野10万人来完成这项无比艰巨的任务。

对于为何在众多高级指战员中偏偏选择粟裕,毛泽东和陈毅也是有着充分考虑的。

粟裕是南昌起义时的老战士,身经百战,功勋卓著,曾在危难之际率北上抗日先遣队和红军挺进师孤身奋战,有着丰富的敌我斗争经验,并且闽浙赣等地都是他曾战斗过的地方,对于那里的风土人情和山川形貌,没有人比他更熟悉。

所以,选择这样一位意志坚定、指挥有方的名将开拓第二次战略大挺进,粟裕,无疑是最佳人选。

挂帅人选确定后,1948年1月27日,毛泽东给粟裕发去一电,主要内容是:

一、为迫使敌人改变战略部署,吸引江北敌人回防江南,由华野一、四、六纵队和特种兵纵等部组成第一兵团,粟裕任司令员兼政委,率部渡江南进,在江南数省执行宽大机动作战任务。

二、计划从湖北宜昌至监利之间的几个地段渡江进入湘西,或从洪湖、沔阳地区进入鄂南,先在湖南、江西两省周旋一段时间,再伺机分批进入闽浙赣,以威胁敌人的中心统治地区。

按说,这是一封鼓舞人心的电报,可粟裕收到后却陷入了沉思,他看着墙上挂着的地图,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衡量,仔细斟酌,内心却泛起了种种不安。

二、“斗胆直陈”建议中央军委暂缓南渡长江

粟裕的不安并非畏战,从当年的北上抗日先遣队到红军挺进师,再到后来转战苏南、苏北,哪一次都不是在敌人重兵的围追堵截之下?

他从来没有因害怕而动摇革命理想和信念,红军挺进师当年区区仅有500余人,尚能在数十倍于己的敌我态势中,打得国民党军落花流水,现在佣兵10万,岂会畏惧“纸老虎”的国民党反动派?

收到电报的当日,粟裕想到了北上抗日先遣队。是的,当年那支本来很能打的部队,也是在做无后方挺进,行程2500多公里,到达皖南时已减员二分之一,沿途还有大大小小的数个游击区做补给站尚且如此。

这次从中原出发向闽浙赣边挺进,虽形势与当年大不相同,但要转战数省,路程却要比北上抗日先遣队多出整整一倍,伤员估计也不会少于二分之一,沿途又得不到任何补充,前途如何,粟裕的心里实在一点儿底也没有。

话虽如此,但第二次战略大跃进是中央军委集体作出的决议,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粟裕显然意识到,这一战略行动能否达到预期目的,不仅对中原战场和华东战场,也将会深刻影响到全国解放事业的进程。

因此,为更好执行中央军委赋予的这项战略挺进任务,粟裕一方面抓紧训练部队,整军备战,派出小股部队渡江摸查情况;另一方面,集中精力,根据搜集而来的情报,认真分析敌我双方情况,研究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军委战略意图。

与此同时,粟裕还立即筹办工厂、学校,将留宿江北的部队干部家属安置在工厂做工、学校学习,以解决部队的后顾之忧。

一切准备就绪,10万大军渡江在即。

可此时的粟裕,经过40多天的思考和观察,却认为我军此时渡江时机尚未成熟。

太岳、华野和刘邓三大兵团虽在中原鼎足而立,形成了相互策应的掎角之势,但国民党方面集结了6个机动兵团,随时可驰援围攻中的任何一支国民党部队。

身处大别山地区的刘邓大军,由于受山地限制,部队无法展开,难以大兵团作战,没有大后方,粮草弹药的供应和伤员的安置都成了大问题。太岳和华野两大兵团尽管也在外线作战,但时刻也处于敌人的重兵进攻之下,处境同样不乐观。

也就是说,仅靠华野或三路大军中的任何一家,都难以单独取胜,倘若三路集结,又往往失去战机,在敌人机动兵团的增援之下,打大规模歼灭战,最后都将会变成打中小规模歼灭战。

要彻底扭转敌我战略态势力量的对比,就必须要打大规模歼灭战,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而此时大别山和中原地区的解放军受困,再这样耗下去于己不利,再次渡江南下实施战略大跃进也就成了中央军委考虑的问题了。

可粟裕却认为,此时应依托根据地,集中兵力在黄淮打大歼灭战,理由是:

一、中原黄淮地区有三条铁路干线和一些大中城市,敌人每座城市都需要防守,背负的包袱就很重,国民党军处处留兵防守,兵力就会被分散,无形之中能分散敌军的兵力,有利于我军集中兵力的优势。

二、中原黄淮地区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敌人固然有利于相互支援,但同时也利于我军实施大兵团机动作战。

三、中原黄淮地区虽属于外线,但背靠山东和晋冀鲁豫老解放区,便于得到大批人力和物力的支援,特别是能较好地安置伤病员。

四、经过三路大军挺进中原的艰苦斗争,新解放区的工作已初显成效,军民关系逐渐密切,对于日后我军打大歼灭战客观上创造了条件。

当然,在思考中原黄淮地区适宜打大歼灭战的条件同时,粟裕经过日夜斟酌认为10万大军南渡长江战略大跃进条件尚未成熟。

这是因为:首先,华野三个纵队近10万人,渡江后转战数省,行程几千里甚至上万里,敌人必然会利用其大后方的优势,对我军实施围追堵截。而我军在远离解放区的情况下,无后方依托,兵员的补给和武器弹药等其它物资的供应将会变得极其困难,当年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惨痛经验和教训至今让人历历在目。

其次,纵使10万大军成功南渡长江,或许真能调动一些江北的国军力量回防江南,但很难调动敌人在中原的四个主力军(师),整编第五军和整编十一师,都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配备清一色的美械装备,是进攻中原战场的骨干,敌人断然不会让他们南下回防。

而进攻刘邓大军的第七军(相当于整编师)和整编第四十八师是桂系部队,蒋介石绝不会放虎归山,让其南渡长江。我军如果不能把上述几支国民党军的精锐调动到江南,就无法实现预期的战略目的。

最后,华野南渡长江将会再次面临一次重大的思想转变。当年华野部队从苏中撤到山东和由内线转到外线作战,士兵的思想都曾出现过较大层面的波动,甚至有个别人因不习惯开了小差,而现在要远距离渡江战略大跃进,这种现象势必会更加严重。

因此,思前想后,粟裕认为此时远未到南渡长江的时候,待到在中原黄淮地区打上几个大的歼灭战,大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后,再一鼓作气南渡长江,届时,势必如摧枯拉朽。

来来回回仔细斟酌后,粟裕决心“斗胆直陈”建议中央军委暂缓南渡长江。

三、急召粟裕面谈,毛泽东决定修改作战部署

1948年1月22日,在经过40多年的深思熟虑和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粟裕以“斗胆直言”的措辞,向中央发出了电文,希望中央军委仔细考虑暂缓南渡长江的建议。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子养电”。

“子养电”发出后,中央军委就此进行了复议,可复议的结果仍旧是维持原议不变。

5天后,中央将“跃进江南行动”电传粟裕。粟裕拿着中央军委一遍又一遍默念沉思,他时而站在地图前反复推演;时而征询众人的意见;时而辗转反侧整夜不眠。

是啊,10万将士的性命交到了他的手中,作为一军统帅,他有责任也有义务尽可能减轻伤亡,以最小的代价,完成中央赋予的光荣任务。

可当他把眼光投向地图,把记忆回拨到历史,把思维审视当下局势,对于一代名将粟裕来说,打赢一场战役或许并不算太难,但事关全局,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得不将战役与全局通盘考虑啊!

粟裕以惊人的眼光作出了自己的判断,他不太确信自己的研判完全准确,但无疑留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是比较切合实际的。

正在粟裕焦虑不安之际,陈毅回来了。

1948年4月中旬,陈毅从陕北西柏坡南下,抵达了华野驻地。此行,他回来就是要再次传达中央的指示,并落实贯彻下去。

陈毅在军中将中央军委的指示传达完毕后,粟裕轻声叫了一声:“陈总!”

陈毅与粟裕共事多年,相知颇深,毛主席曾说“陈粟不分家”,如今,粟裕郑重呼喊如此,让陈毅猛然意识到:粟裕这是有话要说!

于是,陈毅回道:“你有什么新的设想?”

粟裕便将对整个战略态势、敌我力量的分析等全盘托出。陈毅听完脸色顿时严峻了起来,他点燃一支香烟,缓缓吸了几口,半晌迟疑地说了一句:“中央要你过江,你不过江?”

粟裕见状,诚恳地对陈毅说:

“作为一个战役指挥员,我应该坦诚地把自己的想法及时向中央汇报,但我又有顾虑,因此,想听听陈总的意见。”

陈毅眉头紧皱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这位从苏南就开始与自己的共事的老搭档,胸藏百万雄兵,预判鲜有出错,对战斗、战役和全局的把握能力更是惊人。

可跃进江南是中央军委既定的战略行动,作为中央点名挂帅的指战员,此时却提出了另一种不同的意见,陈毅一时倒是为难了起来。他既信任这位老搭档,又要贯彻执行中央军委的命令,于是便回复:“我们要仔细研究一下”。

接下来的日子里,陈毅也是日夜辗转反侧,他一面斟酌斟酌再斟酌,一面与粟裕等指战员不断商议。

终于,在4月18日这一天,在陈毅的肯定下,粟裕再次“斗胆直陈”向中央军委再次建议华野暂缓渡江,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打大规模歼灭战。

3天后,粟裕忽然收到毛主席的回电:要他和陈毅一起动身北上面谈。

毛泽东急召粟裕面谈,着实让他既意外又激动。意外是因为先前曾向中央军委反映过自己的想法,但没被采纳;激动的是,没想到中央竟然会认真、仔细地再次考虑自己的建议。

几天后,一路奔波的粟裕先行抵达了中央驻地。毛泽东有个习惯,会见党内同志从不迎出门外,但当获悉粟裕前来时,他破例走出门外,紧紧握住粟裕地手高兴地说:“欢迎,欢迎”,说罢,便把粟裕让进屋内,要他详谈暂缓南渡长江的想法。

粟裕言辞恳切,将渡江南进的利弊和留在中原黄淮打大歼灭战的优势逐一详细汇报了起来,毛泽东边缓缓吸着烟,边听粟裕的汇报。

汇报完毕后,毛泽东和蔼微笑道:“今天就谈这些,待陈毅同志到后,中央书记处还要专门听取你们的意见,请你们做好准备”。

毛泽东并不是一个轻易能被说服的人,而敢于向毛泽东“斗胆直陈”的人,粟裕在我军史上是比较突出的一个。

这一夜,毛泽东的房间里烟雾缭绕,他一边吸烟踱步一边沉思。从大革命时期至今,他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了无数次,共产人是如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步步取得今天的成就,个中的腥风血雨和艰苦卓绝,没有人比他更清楚的了。

作为一党之领袖和三军之统帅,跃进江南行动确实事关重大,不得不斟酌再斟酌啊,南渡长江是他酝酿已久才提出来的,绝非是心血来潮。现在粟裕提出的这个意见,确实也很有道理,毛泽东也陷入了深深了沉思当中。

几天后会议召开,毛泽东与所有与会者认真探讨了粟裕的这个意见,最终会议的结果是:立即停止南渡大跃进战略行动,紧急修改作战部署,将主要精力放在中原淮河地区,立足于江北打大规模歼灭战。

虚怀若谷的毛泽东不仅采纳了粟裕的意见,而且给粟裕以高度的信任。就在这次大会结束后,毛泽东有意让粟裕挑起华野的重担,担任华野司令员,粟裕意外之余再三辞让,这便是有口皆碑的“二让司令”。

建国后,在五五大授衔时,粟裕再次以高风亮节辞让了元帅军衔,毛主席赞叹之余由衷感叹:“难得粟裕!壮哉粟裕!竟三次辞帅。”

终其一生,粟裕大将以高风亮节的气度和时刻忧国忧民的精神,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晚年行将离世前,他饱含深情地嘱咐家人:

“我一生身经数百战,活着见到了新中国成立,活着见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但那些跟着我冲锋牺牲的十数万将士却没能等到这一天,所以在我死后,不举行追悼会和葬礼,遗体火化后,骨灰撒在江西、安徽、福建、浙江、山东、河南等地,我要和那些曾经一起为新中国和革命事业奋战过的战友们在一起”。

谨以此文,致敬粟裕将军!致敬伟大领袖毛主席!

以上文章史料来源可靠,主要参考资料:

1.《粟裕战争回忆录》(作者,粟裕,参考章节:第十六章,豫东之战,【集中兵力,大战中原】)

2.《党史文苑》 1999年第3期21-25,共5页(作者,汤胜利,注:《党史文苑》杂志是由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江西省中共党史学会主办的全国第一家党史半月刊,是中国首届中文核心期刊、华东地区优秀党史期刊、中央档案馆永久馆藏期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