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是毛泽东书记员,丈夫牺牲,她被俘回延安,孩子收养长大回身边

 Loading69 2022-03-18

在中央红军长征的30位女红军中,王泉媛、吴仲廉、吴富莲3人西渡黄河,参加西路军艰苦作战,历经磨难,命运悲惨。

文章图片1

其中妇女团团长王泉媛流浪回到家乡变平民,妇女团政委吴富莲兵败吞针牺牲,只有吴仲廉活着回到延安。

吴仲廉经历坎坷,历经磨难,见证了共和国成立,成为新中国首位女性地方高院院长。

文章图片2

吴仲廉(1908-1967)年,湖南宜章人,衡阳女子师范毕业,她自小天资聪颖,清秀恬静,喜欢吹箫操琴,写得一手娟秀的毛笔字。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随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的部队上了井冈山。吴仲廉与曾志、彭儒称为'井冈山三女杰'。

文章图片3

在井冈山红四军中,吴仲廉以其优异的文字功底和书法,担负起为前委书记毛泽东起草通知、命令的文书工作,成为毛泽东的书记员。

她参与筹备了古田会议,我党历史上著名《古田会议决议》,就是由毛泽东起草,吴仲廉誊写发出的。

1930年6月,曾任红四军秘书的曾日三在井冈山与吴仲廉结婚。

曾日三(1904-1937)年,湖南宜章人,1929年起任红4军军部秘书、红一方面军政治部秘书长。

文章图片4

1932年,吴仲廉担任红军总司令部直属的女子义勇队指导员,队长就是朱德夫人康克清。

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时,任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的曾日三与干部休养连任秘书的吴仲廉一起出发,参加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夫妻二人随朱德总司令加入左路军的行列。

文章图片5

在1936年10月下旬,他们随西路军渡河西征,曾日三任红九军政治部主任,吴仲廉任红九军敌工部副部长。

1937年元月初,西路军与马家军激战正酣,吴仲廉在临泽县西沟张家庄生一个男孩。

当时战事紧张,天寒地冻,环境极其恶劣,带上婴儿无法行军作战,也难以成活。

西路军由倪家营子回师东返期间,张琴秋也生了小孩,孩子在冰天雪地的沙滩上出世,还沒有来得及看一眼阳光,生命就永远停止了。

夫妻俩找到村苏维埃委员张永禄介绍了沙河乡花园村民团大队长王学文收养。

王学文当年39岁,妻子连生四胎都没有成活,刚生下第五胎儿子,才两三个月。他们也想收养个孩子,积点阴德。这样,吴仲廉把刚出生40天的婴儿取名王继曾托付给了王学文。

西路军兵败,红军伤亡惨重,余部被迫退入祁连山区。

曾日三率红九军300余人随后,掩护主力部队继续西进。4月下旬,部队抵达安西,决定打下县城补充给养,敌军防守甚严,攻城未克,部队撤到红柳园子。敌人策马包抄上来,曾日三立即命令一部分战士带着伤病员和妇女先走,自己留下来掩护。

突围的同志,后来会合左、右支队的800余人,安全抵达新疆,如果曾日三跟随突围,很可能到达新疆。

曾日三被敌人包围,子弹耗尽,为避免被俘受辱,他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几个扑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时年33岁。

文章图片6

曾日三烈士

吴仲廉在突围中被敌俘虏,先是押送到张掖。王学文听说后,立即带上老婆孩子去探望,由于他是地方民团大队长,老婆是河州人氏,与马步芳、马步青是老乡,通过种种关系,终于见到身陷囹圄的吴仲廉。

吴仲廉看见自己的孩子和王学文的孩子都在一个娘的怀里,百感交集,倍感宽慰。

文章图片7

后来吴仲廉被押送西宁中山医院服劳役,她利用各种机会组织同志,坚守党的秘密,揭露叛徒,保护同志。

她与西路军组织部长张琴秋、妇女团独立营营长陶万荣三人在组织营救下一起离开青海西宁,逃离了马步芳的魔爪。

1937年8月,经周恩来、叶剑英等与国民党交涉后,获释回延安,1943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

文章图片8

曾日三牺牲后,吴仲廉与江华(原名虞上聪)结婚,生有三个儿子,大儿子虞大江是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女婿,二儿子江小华是上将叶飞女婿,三儿子吴小白。

解放后,江华任浙江省委书记,文革后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主持了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10名主犯的审判工作。

吴仲廉任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也是建国后省级政府第一位女性高院院长。

文章图片9

吴仲廉坚持原则,光明磊落,刚直不阿,敢于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斗争,致遭残酷迫害,于1967年1月19日含冤逝世,后被平反昭雪。

当年西路军中逃出来的三个女红军,张琴秋、吴仲廉二人死于文革,只有陶万荣是“文革”的幸存者。

建国后,毛主席每次去浙江杭州,都要见见这对井冈山的老熟人。

留在河西走廊的儿子14岁回到母亲身边,青年不幸去世。

王学文的亲生儿子不到一年就死了,两口子常常苦苦叹息,更把继曾当亲生儿子样疼爱,还送去上学,两个叔叔也待他象亲侄子一样。

继曾跟本家堂兄弟一起玩耍,抓鸟、打枣、放牛牧羊,童年生活虽贫困但也充满乐趣。

虽然有孩子骂他是“共产娃”“老共产”,虽不知什么意思,但他知道自己亲生父母是共产党人。

1949年9月临泽解放。

1950年春节,解放军驻高台的三个军人来接王继曾去见亲妈。

文章图片10

从出生40天就收养的红军娃娃,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到14岁,这一去啥时候能再见呢?

王学文夫妻俩虽万分不舍,但也只能忍痛割爱,两夫妇一直陪同着把孩子送到兰州。

为了感谢王学文夫妻对红军后代的养育之恩,高台驻军送给一面用金线绣着的红色锦旗,上面绣着“你为革命养育后代,人民永远记在心中!”

吴仲廉也给了王学文夫妇600元人民币,这在当时也是一笔巨款。他们用这钱买了个骡子和一辆铁轱辘大车,参加农业合作化生产。

1959年河西走廊闹灾荒,有人饿死。

此时吴仲廉在浙江任高院院长,丈夫江华是省委第一书记,儿子王继曾己改名吴长征在学校上学。

吴仲廉写信邀请王学文夫妇去浙江。到浙江后,老两口先是在金华社会福利院生活,后来王学文到金华殡仪馆当收发看大门。

吴仲廉家在杭州市,母子经常来探望两位老人,时常能看到一手带大的孩子,让他们非常高兴。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江华、吴仲廉受到冲击。

王学文夫妻于1968年6月孤零零回到了河西家乡。

文章图片11

夫妻俩回乡后,由于思念孩子,不停写信,都不见回信。

原来,吴仲廉于1967年1月17日在“文革中”就己经去世,时年59岁。

文章图片12

而风华正茂的养子吴长征因一场意外事故,也于1976年死于上海无线电三厂,也才三十几岁。

王学文老伴闻知消息,气病交加,几天就死了,只剩下王学文孤单一人还在盼望着儿子继曾的出现……

文章图片13

吴仲廉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井冈山的老红军,中央红军长征中30位女红军的幸存者,两任丈夫,一位是红军军团级领导,一位是副国级。

而王学文夫妇收养抚育红军烈士遗孤,又送回母亲身边,还到浙江去生活,也成为当地佳话,值得敬佩和赞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