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纵使错付矢靡它 ——《每一次明灭我都知道》/ 刘艳萍

 郑路迅 2022-03-18
纵使错付矢靡它
《每一次明灭我都知道》

温馨提示:阅读本文可以在上方音乐的背景下阅读。

《每一次明灭我都知道》 刘艳萍作

入选 “多彩·2022“第六届全国女画家作品展

(中国女画家协会、山东美协主办)



作品阐述


——刘艳萍(网名小夭)

极图:"中华第一图",以互相环抱的两个阴阳鱼组成的圆形图案,出自南宋张行成的《翼玄》太极一词,最早见于易经,意为化生万物的本源。“太极生两仪”代表万物的循环、对称、和谐、平衡、稳定。

丽、勤劳、善良、坚韧的女性形象,历来被中国人歌颂,她们在社会中承担着诸多角色:女儿、爱侣、母亲、姐妹,同时在社会分工中,女性也和男性一样承担不可或缺的角色。哪怕是在男权社会的欺压奴役下,女性也从来没有放弃抗争。人类家庭、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女性力量潜移默化,从不止歇。

幅作品《每一次明灭我都知道》,融合太极图的图形意向,选取了六个中国女性神话形象:蝶仙、花仙、精卫、鲛人、狐仙、女娲,她们两两横向为一单元,阴阳互相颠倒,分别代表草间、海洋、山川的意象,表现了女性在黑暗与光明之中的意识觉醒。


1
第一单元【草间】:蝶仙和花仙

蝶仙:

蝴蝶象征美丽、爱情,也可以象征灵魂和死亡后的转世、自由。蝴蝶从丑陋的毛虫羽化成美丽的精灵,这个转变使古人认为这象征着躯体死亡并不是终结,是灵魂的解脱升华。民间故事《书痴与蝶仙》里,讲述了蝶仙与书生阿端相恋,但因人生志向不同,蝶仙拒绝做男人生命中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赠端砚送阿端,各自投奔更美好的前程。戏曲故事里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蝴蝶则更象征解脱封建礼教后的自由。

花仙:

中国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中掌管天地花草的神祇。中国神话传说历来都有百花仙子的形象,《镜花缘》里,更是每种花都有专司的仙子。戏曲故事《天女散花》中,百花仙子撒下百花花瓣,让腐朽的大地与被疾病缠身的百姓得以恢复生机。


2

第二单元【海洋】:精卫和鲛人

精卫:

相传是太阳神炎帝的小女儿,因驾船游东海而溺亡,其精灵化鸟衔草石誓填东海。精卫填海的故事,出自中国《山海经 发鸠山》,用以比喻人类不畏艰难﹑坚持永恒奋斗的精神。

鲛人: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鱼尾人身的神秘生物。早在干宝的《搜神记》中就有记载:"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山海经》、《大德南海志》、《岛夷志略》、《元史》、《述异记》、《博物志》、《太平广记》、《大荒西经》等均有关于鲛人的记载,曹植、左思、张华的诗文中也曾提到过鲛人。


3

第三单元【山川】:狐仙和女娲

狐仙:

《孝经 援神契》曰:“德至鸟兽,则狐九尾”。《山海经.荒东经》记“青丘之国,有狐九尾,德至乃来。”《搜神记》、《说文解字》等的记载,都体现了狐是一种具有高贵品格、带有神性的动物。狐精最早以祥瑞的形象出现,大禹遇到涂山女的故事,将狐定格为德、瑞的象征。明代传奇小说,宋元话本里的女狐,演化成不受人间道德规范的束缚、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的美丽女子的形象。


女娲:

女娲,是中国最著名的女神,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华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

相传女娲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女娲被称为大地之母 ,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梦境里的明灭——记画家刘艳萍
——李春辉(网名“野有蔓草”)

提款:郑路迅

之为物,为人之灵光泛采,为心之回响吟哦。作为一种人类古老的表达方式,在观赏画作时,总会给人迥然不同的感受。有时我们如飞鸟俯视河川,风日洒然,有时我们如行舟水面,移棹换景,有时我们如遇山间独行,崎岖幽玄。

一次看到夭夭的系列作品,只第一眼,便如被拖曳进一个神秘又迷离的世外玄境,眼间便轰得人神魂俱丧、口不能言。

这个美丽纤弱的妖精,在祝福远方的恋人吧

虞美人的花语是离别、悲歌

是怎样一个迷幻的世界啊。睫毛与蝶翅共同颤栗,裙裾与花瓣一起轻飏,神祇与人类缠绵厮磨。若你再仔细些,你会看到炼石补天的女娲坚毅坦然,而执枝填海的精卫决绝哀伤;情断凡人的狐仙如山间云雾,泫然而泣的鲛人如海底沉珠。

一切,是夭夭的世界。

玉璧红绳扯断,是决然放开海誓山盟的信物?还是情人蒙难,她伤心欲绝?

为什么怀中元气内丹隐隐透出狐影?

用笔细细描募一个又一个瑰奇的梦境,让我们时而如听梵唱,时而如入仙山。在她的笔下,鲜明的审美意象与觉醒的女性意识交相辉映,传统与现代如此合谐地融合在一起。

菊花仙子,刚刚奔波人间驱除疾苦,卸下疲惫进入梦乡。

其说女人是与男人纠缠和周旋的一生,不如说女人是与自己对抗、和解并且自我升华的过程。夭夭的笔下,画出了女性的挣扎、渴望与热爱,也刻画出自己关于爱和美、关于生命与价值的内心世界。那些从灵魂深处开出的花,在每一个黑夜里都曾光华绽放,在每一个白昼都曾温柔悲悯。张爱玲曾爱上一个人,把心低到了尘埃里,并且开出大朵大朵的花来,那是一个关于爱情的传说。而爱自己,却是这世间最浪漫的事。

眼角有泪轻轻滑落发间,化为颗颗璀璨的珍珠.

为这个时代的女性,在成为一个女人之前,她首先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人。女性对这个世界那特有的感知能力,她们对情感的渴望和激情通常是男人们不能比拟的。

海浪一样的头发肆意翻飞,一脸倔强不屈

朱雀,南方,火也,其帝炎帝。

画家用绮丽的画面表达女性那些丰富细腻的感触,那些微茫飘渺的思绪是无可替代的。在这方面,夭夭不仅在画人性,也在画神性,同时也在画人性的神与神性的人。

女娲人首蛇身的形象既有人类的智慧,又有蛇的繁殖力,

这很符合母系氏族社会的情况。

些蹈死不顾的献祭,那些之死靡它的坚忍,那些飞蛾扑火的激情,那些孤独与爱恋,那些枯萎与怒放是女性给予这世界最有价值的生命之歌。 

果你曾路过夭夭的作品,请驻足聆听那遥远的如海妖一般的生命吟唱,请落目瞻望那些我们爱过又忘记的时光余蜕。在这悲欢变幻的世界里,请让一滴晶莹的露华,轻轻拂过你的心间。

小夭


刘艳萍


北京人。自幼酷爱绘画,虽因学习和工作中断了爱好,但一直怀抱对绘画的热忱。2016年起至今,师从郑路迅学习工笔画技法及创作。注重从传统绘画中汲取营养,同时借鉴吸收姐妹艺术,形成自己独特风格。擅长仕女画、花鸟画,画面故事性强,生动有趣味,极具想象力,设色娴雅,有富丽精致的装饰美感。画风清新秀逸,唯美灵动,既有传统韵味,又具时代气息。

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郑路迅首届工笔画网络班以零基础开始学习工笔画,任班长。

2017年3月-2018年1月,在郑路迅第二届工笔画网络班(基础班及提高班)学习工笔画创作,担任基础班班长。

2018年1月至今 担任郑路迅工笔画网络班助教。

2020年9月,作品《佼人僚兮》(合作,第一作者)入选“同源——第二届中国画作品展”(中美协主办),山东省临沂市美术馆展出

2021年3月,作品《庄生晓梦》入选"抱石风骨·首届中国画双年展"(中美协主办),江苏省美术馆展出;

2022年3月,作品《每一次明灭我都知道》入选 “多彩·2022“第六届全国女画家作品展(中国女画家协会、山东美协主办)。



李春辉(野有蔓草)


李春辉,78年生,豫东人氏。无号无字,才淡人微。其人半生已过竟无寸功可立传,长夜无眠亦长自愧。自幼好文,虽遍览文章,然于写作一事,尚不能窥境入门,只余散乱文字一卷聊以自娱。受父影响,又爱绘画,相交郑路迅、陈云啸、吴娟玲等诸好友,均是才华炳焕之人,十余年间受教良多,然我性情疏懒,才能有限,与工笔一道只习得片叶零花,亦仅似稚子学步。其人形容乃一烟火妇人,更不足观。

(编者注:蔓草大神甚是自谦,在此谢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