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典蓝晒滤镜”调色教程来啦 ,创造一抹温柔的蓝

 小柴胡汤 2022-03-18
图片

 图虫APP

和600万摄影师一起玩

“古典蓝晒滤镜”上线后,获得了许多摄影师们的喜爱和推荐,他们纷纷在朋友圈、微博分享了自己的蓝晒作品。为了让大家制作出更好看的蓝晒照片,图虫特地邀请了好朋友@韩诗扬写了一篇【蓝晒滤镜调色教程】,干货满满,快往下看。


文章来自公众号:LittleFragments
作者:韩诗扬


图片

                                    
“蓝色是宇宙之爱”
-
Derek Jarman
                                    


图片

(下文中的“我”为作者诗扬)


先来说说“蓝晒”是怎么回事儿。

蓝晒法(Cyanotype,铁氰酸盐印象法)发明自1842年,是一种非常古老但很受欢迎的摄影成像工艺。人们接触古典印相法的时候,也大多是从蓝晒开始。它制作起来简单有趣,我们不用相机,靠着阳光强烈的紫外线与化学试剂反应成像,通过水洗,就可以得到好看又奇妙的蓝色影像,那是一种沉静纯厚的普鲁士蓝,它的保存时间达百年之久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截自Lens《张大力:必须得为自己冒险一次》


几年前,我和当时的同事一起去采访拍摄艺术家张大力,也亲眼看到了蓝晒制作的过程。他将松树枝和松针摆在涂满试剂的布上,四边用砖头压实,我们在阳光下安静等待了一段时间,然后看到被拾起的植物已经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印在下面的布上。曝光显影完成,再进行水洗,大面积的蓝色随即出现。

张大力说,自然的松树,经过蓝晒后变成了一个形象,它不一样了,成为了自然和创造、人为之间的一种东西,它有点儿像一个东西的灵魂被记录在这个画面上了,永恒

图片
图片

 截自Pantone官网


巧的是,之前Pantone发布了2020年的年度流行色,就是“经典蓝(Classic Blue)”。这是一个多么治愈的色彩啊,是天空、海洋、冰川,是余晖落下后的傍晚和仲夏夜的湖畔,是纯粹、自由、无限、忧郁,是星球和宇宙,是喧嚣汹涌后回归内心的平静。
图片
图片

 我对蓝色的热爱由来已久


以前拍照时,我也总是会被那些带着蓝色调的影像画面吸引,只能说,蓝色还真是容易让人沉迷。

图片

古典蓝晒滤镜”系列一共有5个预设+6种边框,其中包括了最原始的蓝晒色彩、不同的染色效果、以及漂洗褪色效果,边框里其实是边框+材质的搭配,可以体验到蓝晒法在不同纸张、布料上的呈现效果

我对每种预设都进行了激情尝试,下面就是我分享的具体的调色思路使用感受💙


 — Original — 

从名字不难看出,这个预设还原的是蓝最原始的色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个预设其实不太好把握从色调来看,蓝中还有点青色的元素在,似乎有点诡异,视觉上没那么容易接受——事实上,蓝晒印相诞生之初,它确实超出了大众对摄影作品“应该是黑白”的认知范畴,蓝色的照片不是很奇怪吗?

这也是Original给我的第一印象。

同时,我认为这个预设也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照片。尝试过后,发现对画面构图相对简单明了的街头纪实、风景或旅行照呈现的效果还不错,比如下面这张山峰和月亮👇🏻


图片

蓝青色调让这张月夜的照片多了些写意的成分,也让我想起了川濑巴水创作过的那些浮世绘,苍茫的月、雪和松,夜凉如水,寒意中的烟火温情。

下面是用Original+调节参数过后的一些照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个蓝青色,看得多了,倒也不再觉得那么怪异。配上不同边框材质,会觉得照片好像真的镀了一层时间的膜,回到古早年代。



 — Toning 1 — 

在蓝晒印相的发展史上,人们因不再满足于这种单一的蓝色,开始寻找其他的化学药剂来改变色调,比如用酸类物质使之变成近乎于黑色的深蓝色调。而Toning1就是一个接近这种色调的预设。

Toning1是低饱和度的深蓝色。相比第一种预设,我觉得这种色调在视觉上更易适应,比如阴雨天、昏暗的房间、幽深的森林、即将入夜的时分等等,自然而然营造出的蓝色调氛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Toning1非常好上手,不过度霸道夸张的蓝色调,很容易使照片渲染出一种柔和沉静的情绪。同时,它几乎适用于所有场景,甚至包括一些美食类照片。

我用它调试了几张之前我在日本旅行时拍摄的和菓子、寿司、烧烤等食物,效果也都蛮和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几个边框里我最喜欢的就是硬毛刷(和菓子那张),略粗糙的纹理质感非常特别。

下面是用Toning1+调节参数过后的一些照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这个预设下我放出的照片数量,也能看出我多喜欢这款宝藏预设。



 — Toning 2 — 

相比前一个预设,Toning2所拥有的蓝色调则浓郁许多,更“蓝”一点。这两个预设,也可以理解为在蓝晒toning的过程中,由于时间长短不一样、或药水比例的不同,进而影响到染色程度,最后呈现出的效果也不一样

毕竟,不是所有蓝晒做出来的蓝色都完全一致,就享受手工制作的过程,每一张影像都独一无二

图片
图片

 用Toning2做了一个手机录屏的调色演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下面是用Toning2+调节参数过后的一些照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Washed — 

这一个则是还原了蓝晒“用稀释的氨水漂洗褪色”的效果。蓝色的饱和度、浓度都降低许多,有种被漂白褪色的感觉。这种淡淡的蓝反而更显怀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个预设应该更适合单一的风景或静物下面是用Washed+调节参数过后的其他一些照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H2O2 — 

H2O2是过氧化氢的化学式,实际上就是双氧水。蓝晒在水洗过后,可以通过双氧水进行定影,这个效果会增加影像的对比度、蓝色的饱和度,带来更戏剧化的视觉展现。


图片

相较于前面的几个预设,H2O2无疑是最“夸张”的蓝色,是一种极致的蓝,它浪漫又忧郁,诗意又压抑,梦幻又心碎,它铺天盖地,全世界都变成蓝色。

我想起了贾曼的遗作《蓝》,他记录下生前最后的岁月,此时的贾曼因视网膜破损近乎完全失明,他能看到的只有无穷无尽的蓝色


“蓝色闪现在我的眼中

蓝蝇嗡嗡叫着

懒散的日子

天蓝色蝴蝶

在矢车菊上翩翩起舞

消失在蓝色热气的温暖中”

他安安静静地独白,他还说:“我将宇宙的蓝色呈现给你们,蓝色是通往灵魂的一扇门,一种无限的可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刚开始使用这个预设的时候,觉得它比Original还难把握。它实在是太蓝太蓝了,影像在这个滤镜的加持下都变得好像不那么重要,即使是很简单的场景、物品、建筑,H2O2都能带来饱满有张力的情绪。因此,我个人倾向于将它使用在画面简洁的照片上。

下面是用H2O2+调节参数过后的其他一些照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关于基本参数的调节 

这些照片都是我在添加滤镜后直接进行的参数调整,这款蓝晒滤镜,最让我着迷的无疑就是它很好地还原了百年之前古老的影像制作工艺,蓝得细腻又有质感。用它来呈现我所记录下的那些瞬间,这感觉像是和19世纪的时光有了那么一刻的重叠,太美妙了!而且,图虫APP的调色功能还是比较完整的,可以直接对曝光、对比度、饱和度、高光/阴影、色温/色调、锐化、颗粒等等进行调节,非常方便。

当然,前面所给出的图片调色对比和参数调整数值只是作为参考,它不是“万能”的,思路原则就是要让照片看起来自然又舒服。适当调整曝光和对比是为了让影像处在一个视觉平衡状态,锐化可以适当增加细节,颗粒让照片富有质感。这个也需要在不断地修片中慢慢摸索出适用于自身的调色风格。



🔵


使用下来,我对它们的喜爱排序依次为:

Toning1>H2O2>Toning2>Washed>Original

其实,Toning1和H2O2也像是这款蓝晒滤镜的两个极端,一个是低调深沉的蓝,一个是极致浓郁的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