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了解这些你怎能练好太极?

 天地虚怀xia 2022-03-18

  太极拳有三步练法:分别是体练、气练、神练。

  体练指的就是形。形在太极拳的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绝对不可逾越和轻视。如果形的内容不重要,太极拳的架子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而太极拳的架子也叫“行功”。就是动起来炼功。这就是和站桩的区别——站桩是静力性炼功。

  我们说,体练这步功夫虽然是对骨架按照拳理要求的变化,但是,在整个“盘”的过程当中,你的神,意,气怎么可能没有参与进去?而且也不可能不参与进去。否则,你的动静开合如果不失受着神的主导,意的支配,气的传递,那是怎么实现的呢?既然这层道理你绝对否认不了,反过来,神、意、气在体练的过程当中也是日熏夜染的得了锻炼。

  这就好似人和航天飞机的关系。离开谁,你都到不了目的地。

  金庸先生在《笑傲江湖》中提到剑宗和气宗的分歧。其实,这本是一个整体,分开来各说各的理,本身就已经不合理。

  在《敲爻歌》中有句非常经典的话说的好:“只修命,不修性,此为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命,万劫阴灵难入圣。”只知道外在形体的练拳而不懂得内在神、意、气的运用,这就是太极操,外家拳。只重视寻觅神、意、气的锻炼而轻视骨架架构的变化,这就犹如沙中盖楼,无本之木,必然是虚而不实,不能实用。

  体练日久,由微及著(简称著熟),上下的劲儿就开始上身,随即渐渐练出前后劲儿和左右劲儿。这就是所谓的六面劲儿,也叫混元劲儿。内劲儿的形成是变化了的身体构架和神、意、气的内外相互作用的结果。

  体内有了内劲儿,就开始进入气练这一步。

  因为有了内劲儿,所以,盘架子的动静开合也就有了尺度——根据内劲儿的舒服与否而决定了手脚腰的位置,长度,幅度,角度怎么样才最好。这与没有内劲儿的人为控制有着天壤之别。在这种情况下,人体的气息,气机,气口儿就能变相的得到锤炼。同时,气息,气机,气口儿的掌握也对于收放有着极大的帮助。

  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呢?无非内劲儿的形成和运用与“气”息息相关。因为,没有“气”就不会有内劲儿的生成。内劲儿的收放必须要合着气口儿才行。这就是武派太极拳的李亦畲先生所说的:“吸能提的人起,呼能放得人出。”这就叫做懂劲。

  能懂劲自然能渐及神明。这一步叫做神练。此时再谈“无形无相无纷拏,一片神行至道夸。参透虚无根蒂固,混混沌沌乐无涯”才是真正的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真正的泾渭分明。

  而谈及推手,怎么说好呢?之所以有这种犹豫是在于推手这个词本身就有问题。解放前按照传统叫法是没有这个词的。“推”这个字的意思和性质用在这里就不对。实际上,太极拳的这种形式应该叫“盘手”。

  第一,它是“盘架子”的延展。架子是圆形的螺旋盘转。因为,拳怎么练就要怎么使。否则,练和使没有关联性,还练它干什么?所以,两人之间的这种训练也应该延续“盘”的性质和意思。

  第二,古人对于彼此知识,学问,心得,体会的交流探讨也叫做“盘道”。这和太极拳两人形式下的你来我往的互相听问意义一样。所以,这种两人之间的训练性质也是用“盘”字比较雅致。

  “盘手”在解放前只在太极门的师徒之间,师兄弟之间进行。“盘手”不是为了定胜负,论输赢。而是功夫好的一方助着刚涉足懂劲的另一方感受,锻炼“于人懂劲”在尺寸分毫上应该怎么处理。随着熟悉和掌握程度的深入再开始不那么配合,甚至干扰下的练习。这就和球类运动的从无球练习向有球练习的道理一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盘手”的要求是必须先做到粘黏连随四个字。实际就是手臂和手臂不能离开的意思。但是这里有个“粘黏”二字需要重视,注意。“粘黏”顾名思义,就是如磁吸铁,虫落蛛网——不是通过手拿把攥,生拉硬拽制住对方。而是通过手臂接触的一瞬间就敷住了对方,然后根据对方的力的大小,速度,方向与其同步,在机会相当的瞬间顺势而为。

  这里的事儿千变万化,谁也没法用语言准确的说清说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太极劲儿没上身的人,听我说和自己试验都没有用。

  这种训练手段发展到今天已经演变成了一较高低的模式。虽然,在“盘手”当中的输赢的确能够证明练的好坏对错——赢而不合太极之理(引进落空,借力打力。),赢而不用太极之法(腰腿的收放)这都赢的没有意义。但是,这其中的意义并不大。因为,“盘手”只是相对于单练的深入过程。

  “盘手”不是太极拳的终极。只有“盘手”而没有散手的训练内容,那么,在实战中根本无法致用。这就是“盘手”好的人,动起手来反而不行的原因所在。因为,接手的那一下最难,也最为重要。

  我们常听也常说:一步错,步步错。一步走错,满盘皆输。指的都是这个。怎么能解决接手的问题呢?非锻炼太极散手而不能。

  太极散手是建立在太极“盘手”的基础上,也是必须要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因为,“盘手”是通过规矩要求的遵守,而进一步的锻炼身体听话,并且听话的反应要非常的合理。有了这样的一个身体,太极散手的训练才能事半功倍。

  太极散手是整个身形步法(手眼身法步)的体现。武谚:“手是两扇门,全靠脚打人”实际说的就是脚下的步法。常言:“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傅。”“步法学到手,师傅拿不走。”这都是说的步法的重要性。

  有了步法的内容,也就有了身法的内容——“步随身换,身随步转。”只有这样的训练内容才能谈及实战。

  实战虽然能够体现太极拳神奇的一面,但我本人并不赞成实战。人类解决问题为什么非得要战呢?实战即使意味着你能打,但是你能打遍天下吗?我的一位过世的老师说的好:“打遍天下无敌手,遇上钉子就不轻。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多交武友,少树对立。与人为善,人亦善之。你再能打,你也打不过政治,阴谋,子弹。”

  以上所论谨飨太极拳爱好者们——丰富知识,提高认识,端正三观,颐养性命,可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