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松的武功是不是被吹过了?

 卧龙动 2022-03-18

图片

文/慈老湿

在网上看到一个关于《水浒传》的问题,

“武松的武功是不是被吹过了?”

关于武松的武功,我以前写过,

但有些东西没完全写出来,

今天再聊一下,

如果说武松的武功被吹过了,

那也是被施耐庵老爷子“吹”的,

《水浒传》是一部奇书,

作者以“上天视角”俯视着芸芸众生,

用冷峻的文字描述着人间的一切,

在这部书中,

我们几乎看不到作者的情感流露,

但施老爷子也是人,

他对某人某事的偏爱,

也会有意无意地从文字中流露出来,

就拿梁山好汉的武功来说吧,

施老爷子肯定不会无聊地像一些三流作家那样给好汉的武功做出排名,

但他对武松的偏爱还是能看出来的,

全书对于武功的描述,

大部分都集中在武松身上,

而且包括了武术的方方面面,

如力量、敏捷、警惕性,

拳脚、器械,

一对一,一对多,

步战对马战,混战,

人对兽,

梁山一百单八将,

却为何对武松的武功描写最多?

这是施老爷子对他武功的偏爱与肯定!

正是:

说开星月无光彩,道破江山水倒流。

下面我们具体看看,

施老爷子是怎么描述武松的武功的,

一、景阳冈打虎,先天本能活力的体现

中国的传统实战武术,

讲究“先天本能活力”的恢复,

婴儿刚出生时,

全身柔弱似无骨,

此时的身体是最灵活协调的,

但没有力量,

随着人的成长,

要学习与工作,

力量逐渐增加,

但部分筋骨逐渐僵硬,

灵活性与协调性有所减弱,

而野生动物与人不同,

它们生活在丛林里,

大部分举动还是为了捕食与生存,

还要随时保持警惕,

所以野兽身体的灵活、协调与力量并存,

传统武术即要求在保持力量的基础上,

通过极放松与极紧张的锻炼方法,

再加上对动物的模仿功法,

达到“骨重筋灵”“骨肉分离”的状态,

是身体灵活性、协调性、感知性大大增加,

即恢复“先天本能活力”,

意到即力到,随心出招,

(这只是传统武术中的一个说法,没什么神秘含义,看官们不必纠结)

武松打虎时状态,

便体现出了“先天本能活力”,

《天龙八部》中的萧峰也曾打虎,

萧峰打虎用的是降龙十八掌,

有招有式,

而武松打虎没有用任何招数,

就是摁着老虎一顿爆锤,

在施老爷子的笔下,

兽变成了人,

人变成了兽,

这是天才式的写法,

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

仿佛是武术招数,

三般捉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像程咬金的三板斧似的,

而武松只是本能地一闪一躲又一闪,

武松反击时,梢棒意外打断,

武松便上演了人间奇迹,

徒手搏虎!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

武松变成了一只猎豹,比老虎跳得还远!

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嗒地揪住,

手如鹰爪手,紧抓不放!

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

武松又变成了一头巨熊,死死按住!

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武松又变成了大猩猩,

按着老虎脑袋,一顿乱踢!

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持续性发力,

心肺功能无敌,

比野兽还厉害!

人要想打老虎,除非自己变成更强的猛兽!

这便是照应武松的,

撼天狮子下云端!

从此以后的搏杀,

武松没有怕过任何人,

连老虎都交过手了,

还会怕谁?

二、斗杀西门庆、夜走蜈蚣岭,本事不去箱里去

练武的人身上自带气场,

武松目光如炬,

一眼就能看出对方功夫的高低,

在“斗杀西门庆”一段中,

武松的刀被西门庆踢掉,

很多人便认为武松的武功不过如此,

其实这是很真实的写法,

要知道,

武松杀西门庆之前,

先将亲嫂子割头剖腹,

整个人已经处于“非正常”状态,

去狮子楼找西门庆时,

一直撞到楼上,

“撞”字非常传神,

跌跌撞撞,有些失神,

武松见了西门庆没有直接动手,

武松却用手略按一按,托地已跳在桌子上,把些盏儿碟儿都踢下来。

武松在观察西门庆,

他要看看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男人,

再动手,

西门庆看见武松,吓得想跳楼,又不敢,

只能硬着头皮上,

西门庆见来得凶,便把手虚指一指,早飞起右脚来。武松只顾奔入去,见他脚起,略闪一闪,恰好那一脚正踢中武松右手,那口刀踢将起来,直落下街心里去了。

非常真实的描述,

西门庆见踢去了刀,心里便不怕他,右手虚照一照,左手一拳,照着武松心窝里打来;却被武松略躲个过,就势里从胁下钻入来,左手带住头,连肩胛只一提,右手早捽住西门庆左脚,叫声“下去”,那西门庆……头在下,脚在上,倒撞落在当街心里去了……

西门庆踢掉了武松的刀,

“心里便不怕他”,信心大增,

而武松却没什么心理波动,

只是回过神儿来了,

在武松眼里,

西门庆就是个小孩子,

拿不拿刀没什么区别,

武松把西门庆扔下楼去,

就像老鹰抓小鸡一样简单……

图片

而在蜈蚣岭上就不一样了,

当飞天蜈蚣王道人亮出宝剑时,

武松一眼就看出他是个高手,

武松大笑道:“我的本事,不要箱儿里去取,正是挠着我的痒处。”

这句话体现了武松对自己武功的极度自信,

而且见到高手产生了兴奋感,

抡起双戒刀来,迎那先生。

武松十分认真的对待这场搏杀,

当时两个斗了十数合,那先生被武行者卖个破绽,让那先生两口剑砍将入来,被武行者转过身来,看得亲切,只一戒刀,那先生的头,滚落在一边,尸首倒在石上。

“看得亲切”,

在武松眼中,

“飞天蜈蚣”的人头就清清楚楚地摆在眼前!

与武松搏杀就是送人头!

夜走蜈蚣岭这一段我曾详细写过,

链接如下,

从“武行者夜走蜈蚣岭”,看《水浒传》镜头语言对电影的影响

三、醉打蒋门神,宋代的综合格斗

这段也说过很多,再简单聊聊,

且看原文,

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

武松的整套动作又快又清晰,

就像计算好的一样,

虚晃一拳,转身便走,借转身之力起后脚踢腹,回身踢头,追入砸拳,

看过MMA比赛(综合格斗)的读者应该会有强烈的画面感,

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

描述完打蒋过程后,

施老爷子仿佛写地性起,

又把招式详细解释了一遍,

顺便赞了一下武松,

《水浒传》中仅此一例,

什么叫偏爱!

四、武松的力量

武松的力量在书中有几处体现,

包括整体力量、局部力量,

发力技巧(巧劲与寸劲),

打虎部分已经说过,在此不提,

在威震安平寨一段中,

武松将一个四五百斤重的石墩,单手提起,向空中抛起一丈多高,又用双手接住,

这是单纯的力量表演,

水浒中仅有两例,

另一例是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倒拔垂杨柳是“静态力量”展示,

武松抛石墩则是动态力量展示,

从健身角度讲,两人的核心力量无敌,

在传统武术中叫“整体力”,

在醉打蒋门神前,

武松曾把蒋的小妾丢入酒缸中,

被武松一手接住腰胯,一手把冠儿捏做粉碎,揪住云髻,隔柜身子提将出来,望浑酒缸里只一丢。

“一手把冠儿捏做粉碎”,

指力的体现,

传统武术讲究“力达指端”,

在飞云浦上,

把枷只一扭,折作两半个,

很多电视剧都把“扭开”拍成了“挣开”,

周身爆发为“挣”

两力交错为“扭”,

武松当过刑警队长,

熟悉枷锁的结构,

“只一扭”就开了,

既有绝对力量又有巧劲,

在蜈蚣岭山,

杀道童时,

手起处,铮地一声响,道童的头落在一边,

这不仅仅是宝刀锋利,

也是寸劲的体现,

五、大闹飞云浦,一人徒手戴枷,对多人持械

飞云浦上凶险万分,

武松做到了常人所不能,

这一段不仅体现了武松高超的武功,

还反映了其缜密的心思与智谋,

我曾在下文中详细写过,不再赘述,

从“武松大闹飞云浦”,膜拜施耐庵先生文字

六、秒杀方貌、贝应夔,似闲庭信步

步兵杀骑兵,只有武松能做到,

在征方腊段落中,

武松秒杀方貌、贝应夔,

先看斩方貌,

方貌抵当不住,独自跃马,再回府来。乌鹊桥下转出武松,赶上一刀,掠断了马脚,方貌倒攧将下来,被武松再复一刀砍了,提首级径来中军,

这个“转”字绝了,

武松仿佛是来乌鹊桥遛弯儿的,

杀人只是顺便的事儿!

再看刀剁贝应夔,

忽地城门里突出一员猛将,乃是方天定手下贝应夔,便挺枪跃马,接住武松杀。两个正在吊桥上撞着,被武松闪个过,撇了手中戒刀,抢住他枪,只一拽,连人和军器拖下马来,咔察的一刀,把贝应夔剁下头来。

“忽地”“突出”,

写出贝应夔来得迅猛,

但在武松眼里,还是像慢动作一般!

武松轻松闪过了马撞!

然后撇刀、抓枪、拽人、捡刀、剁头,

步骤分明,细致得像做菜!

若有一个动作不利索便会给贝应夔反扑之机!

武松就没他这个机会!

……

武松的战例还有一些,

暂且不表,先写这些,

或许有人说,

书中也有某某人与武松战平的例子,

我想说的是,

武松要想杀人,

那人一般就活不了,

如果那人没死,

往往是武松不想杀人或没必要杀人,

以后可以和大家详细聊,

上述例子已经足够说明武松武功的高超了,

大家说,

施老爷子是不是最大的“武吹”呢?

望看官们点点“在看”,

多多转发,感谢感谢!

如您感兴趣,点击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