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宋:赵匡胤的仁义底线之不滥杀无辜

 江明月好 2022-03-18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从后周的孤儿寡母手中夺走了江山社稷。彼时后周太后符太后二十几岁,后周小皇帝柴宗训八岁,这样一对孤儿弱母面对军权在握的赵匡胤自然是毫无还手之力就被稀里糊涂地赶下了皇帝宝座,成为了前朝余孽。当然,赵匡胤没做得那么天怒人怨,这对孤儿弱母没有遭受虐待,柴宗训到了二十岁病死(史书记载),伏太后后来出家,六十二岁时离世。

柴宗训病死时,赵匡胤还在皇位上,所以柴宗训正常死亡的可能性比较大。若是到了宋太宗赵光义时才离世,那十有八九是遇害了,毕竟有李煜被害的前车之鉴在前嘛。这一点赵匡胤还算是守住了自己的底线,能够善待前朝遗孤的皇帝并不多。就像大清八旗兵是以为明朝皇帝报仇的名义进入中原的,但他们对崇祯皇帝的子孙可没有客气,一旦发现蛛丝马迹,那可是毫不留情地抹杀。朱三太子谜案反复折腾,不知牵连了多少无辜之人。

整个陈桥兵变过程中,只有副都指挥使韩通想抵御兵变,为后周尽忠。韩通策划反抗,结果被王彦升诛杀在家中,连妻儿也一起丧命。五代(公元907年—960年)前后53年,在中原换了十三个皇帝,平均每个皇帝在位时间四年多一点。每个王朝平均维持了十年左右,能够善待前朝皇族的毕竟不多,大多都随着王朝的覆灭一起化为了灰烬。所以柴家母子能够得到善终也算是周太祖郭威和周世宗柴荣积下的功德的回报吧,让她们遇上了赵匡胤这样一位仁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