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2022-03-19 | 阅:  转:  |  分享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5题)

1、A.酒精挥发——分子间距增大B.热胀冷缩——分子的体积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C.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D.氧化汞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分子发生了变化

2、“”。每个角落都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由原子构成D.分子在不断运动

3、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氯化钠溶于水就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均匀扩散到水中的过程

4、

A.压缩容器会使二氧化碳分子变小

B.二氧化碳分子在容器内静止不动

C.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D.碳原子和氧原子是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5、



A.在弱电场下,水分子的排列从无序转变为有序B.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数发生变化

C.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D.人们不能在常温常压下建成溜冰场

6、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灯失火时用湿毛巾盖灭是利用了降低着火点的原理

B.聚乙烯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上图所示说明了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D.据图所示可知,乙醇分子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质量比为2:6:1

7、

A.氧分子B.氧元素C.氧原子D.氧单质

8、

A.热胀冷缩——分子的体积变化

B.茉莉花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分子种类改变

D.隧道扫描显微镜拍摄到苯分子——物质都由分子构成

9、

A.分子大,原子小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性质的最小粒子

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而原子则不是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0、KOH溶液中,观察到液滴周围立即变红,并逐渐扩散开来。下列与实验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验证了KOH的碱性B.实验中酚酞分子没有任何变化

C.红色扩散说明了分子在运动D.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11、

A.水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变大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隔绝氧气、移走可燃物或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都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D.厨房使用过的铁质菜刀需及时洗净擦干,这样能有效减缓或防止锈蚀

12、

A.气态碘、固态碘和液态碘都能使淀粉变蓝,说明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B.端午节时粽子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

D.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13、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CD.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14、

A.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粒子B.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种分子

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中子D.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15、



A.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分析】

【详解】

A、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且分子间有间隔。酒精挥发酒精由液体变为气态,分子间距离变大,正确。

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改变而改变,分子的体积不变,错误。

C、人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带有花香的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人的鼻子使人闻到气味,正确。

D、氧化汞分解生成汞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氧化汞分子变为了汞原子和氧气分子,分子发生了变化,正确。

故选B。

2、D



【详解】

分子性质:分子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不断运动、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我们能闻到各种各样气味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故选:D。

3、C



A、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一定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溶质是能溶解于溶剂中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氯化钠溶于水就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均匀扩散到水中的过程,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4、C



A、压缩容器会使二氧化碳分子之间间隔变小,分子本身不变,错误;

B、二氧化碳分子是永远在不断运动的,错误;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正确;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二氧化碳分子是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错误。

故选C。

5、A



“由热冰”现象,即水由液态变为固态,可知:

A、固态的水:水分子有序的排列,分子都在固定的位置上震动,所以在弱电场下,水分子的排列从无序转变为有序,故该选项正确;

B、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即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中,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会变化,属于物理过程,所以在此过程中的原子的个数不会发生变化,故该选项错误;

C、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即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中,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会变化,但是,水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故该选项错误;

D、由题意: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常温常压下水结成冰,俗称“热冰”,所以在常温常压下可建成溜冰场,故该选项错误。

故选A。

6、B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4+H2OC2H5OH;

【详解】

A、酒精灯失火时用湿毛巾盖灭是利用了隔绝空气(或氧气),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选项说法错误;

B、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所以聚乙烯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选项说法正确;

C、上图所示说明了分子在化学变化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分,选项说法错误;

D、据图所示可知,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乙醇分子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质量比为(12×2):(1×6):(16×1)=12:3:8,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7、A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为氧分子,故选A。

8、B



A、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发生变化,故错误;

B、茉莉花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正确;

C、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分子间间隔改变,故错误;

D、隧道扫描显微镜拍摄到苯分子——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为的,还有的物质由原子、离子等构成,故错误;

故选:B

9、D



A、不同种分子和原子大小不同,不能直接比较,不正确;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不能保持其物理性质,不正确;

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不正确;

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分裂,原子的重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正确。

故选D。

10、B



A、将酚酞滴入氢氧化钾溶液中,溶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说明氢氧化钾显碱性,不符合题意;

B、实验中,酚酞发生颜色变化,是因为与氢氧化钾发生了反应,属于化学变化,分子发生了改变,符合题意;

C、红色逐渐扩散,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不符合题意;

D、实验中,酚酞发生颜色变化,是因为与氢氧化钾发生了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D



A、水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分子的大小不变,不符合题意;

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C、隔绝氧气、移走可燃物、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都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能被降低,不符合题意;

D、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故厨房使用过的铁质菜刀需及时洗净擦干,这样能有效减缓或防止锈蚀,符合题意。

故选D。

12、D



A、气态碘、固态碘和液态碘都能使淀粉变蓝,是因为它们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B、端午节时节粽子飘香,是因为粽子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粽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水沸腾时,掀起壶盖,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说明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D。

13、C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如水由水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不符合题意;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符合题意;

D、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但是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如钠原子,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A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故原子不带电,符合题意;

B、同种原子可构成不同种分子,如氧原子可构成氧分子和臭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C、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电子的质量很小,可忽略不计,故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中子,不符合题意;

D、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如氢原子不含中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D



由微观示意图可知,氧化汞加热生成汞和氧气。

【详解】

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故A正确;

B、化学反应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B正确;

C、由微观示意图可知,氧化汞分子分裂成汞原子和氧原子,汞原子组合成汞,氧原子组合成氧气,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故C正确;

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原子、分子、离子,故D不正确。

故选D。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3697x...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