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初中化学离子简答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2022-03-19 | 阅:  转:  |  分享 
  
初中化学离子简答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简答题(共9题)

1、(1)小明同学在进行过滤实验时,经过两次过滤后滤液依然浑浊,试分析其原因。(最少找两点)

(2)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有规律可循,你从中可以找到哪些规律。(最少找两点)

2、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从微观角度认识:氧气是纯净物;空气是混合物的理由是什么?

(2)举例说明物质的结构不同,物质的性质也不同.

(3)钠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而氯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电子;这是为什么?

3、根据如图所示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该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名称是?化学反应中这种原子容易?子,形成的离子符号是?



4、自然界中有相对原子质量为16和18的两种氧原子,你认为这两种原子在结构上有什么异同(至少答两点)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2)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3)任何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

(4)表示两个氯原子的符号是Cl2,表示一个氯分子的符号是2Cl。

6、原子、分子、离子、元素和物质(纯净物和混合物)间的关系

7、常见的酸根或离子

8、例1?氯化钠与氯化氢中氯元素均呈-1价,其实质有何不同?

9、怎样比较原子与离子?

???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

元素的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元素的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

2、【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1)根据纯净物由同种微粒构成,混合物中含有不同种微粒解答;

(2)金刚石和石墨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其性质不同;

(3)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据此解答.

【解答】解:(1)从微观角度看:氧气由氧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空气中含有氧分子、氮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故属于混合物;

(2)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如: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其性质不同;

(3)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易失去电子达到稳定结构,而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个,易达到1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其化学性质;

故答案为:(1)氧气由氧分子构成,而空气由氧分子、氮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多种分子构成;

(2)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其性质不同;

(3)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故易失去电子,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因此易得到电子.

【点评】明确纯净物和混合物的不同、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不同,才能结合题意顺利解答.

3、【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解答】解: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内的数字是17,该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核电荷数=原子序数,为氯元素;最外层弧线上的数字是7,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形成的离子符号是Cl﹣.

故答案为:17;氯元素;得到1;Cl﹣.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4、

5、思路解析:(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如氧气、铁、铜等。必须强调是“纯净物”而不是“物质”。因为像金刚石和石墨都是同种碳元素组成,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单质,放在一起就属于混合物。

(2)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含有氧元素并不一定就是氧化物,如氯酸钾(KClO3)虽然含有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因为氯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

(3)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又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也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例如金刚石就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此外,金属单质也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说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直接构成是错误的。

(4)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名称,也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故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有几个该原子,如两个氯原子,应写成2Cl。而表示氯分子时,应把“2”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即Cl2。

答案:(1)错误(2)错误(3)错误(4)错误

6、?



7、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

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

注意各酸根或

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 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

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

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

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8、分析?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在形成过程中是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阴、阳离子,即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成为Na+,显+1价,氯原子得一个电子成为Cl-,显-1价;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在形成过程中原子以共用电子对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不同使元素呈正负价.在氯化氢分子中,氯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较强,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使其呈-1价,共用电子对偏离氢原子,使其是+1价.

???解答??氯化钠中,每个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Cl-,使其呈-1价.氯化氢中,氢原子与氯原子形成的一对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而使其呈-1价.

???

9、剖析: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大于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小于核外电子数 电性 不显电性 正电 负电 符号举例 Na、Cl Na+ Cl- 相互转化 原子得电子变为阳离子

原子失电子变为阴离子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3697x...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