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初中化学水的净化解答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2022-03-19 | 阅:  转:  |  分享 
  
初中化学水的净化解答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简答题(共17题)

1、已知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Kg,通常情况下20滴水约为1mL,水在通常状况下密度是1g/mL,那么,1滴水中大约含有多少个水分子?

2、“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为水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利用”.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谈谈你的看法?

3、图3-15是水体污染的示意图,你能从中分析出污染水体的主要来源吗?



图3-15?水体污染来源示意图

4、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哪些?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5、水寨。走出明德馆,立刻看到“水雾缭绕,如梦如幻,仿佛置身于云端”的水寨。“水寨云雾”是利用专用造雾机将净化后的水输送到造雾专用喷头喷出成雾。

(1)水变成水雾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填字母)。

A.物质种类B.分子种类C.分子间隔D.分子质量

(2)净水过程中常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过滤水中的杂质。

6、(1)小明同学在进行过滤实验时,经过两次过滤后滤液依然浑浊,试分析其原因。(最少找两点)

(2)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有规律可循,你从中可以找到哪些规律。(最少找两点)

7、地球上的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可利用的淡水不足1%,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请说出日常生活中你都采取哪些节约用水的方法(写两条).

8、水是生命之源,是“美丽中国”的元素,目前由于工农业的发展使水的污染有扩大的趋势.

(1)请你说出两种不同的净化水的方法;

(2)检验硬水和软水的简单方法及实验现象.

9、如何区别水和双氧水(过氧化氢)?

10、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生活中如何降低水的硬度?

11、小捷从冰箱中取出一个杯子,放在桌子上,过一会儿,发现杯子外壁有水珠,她奇怪了,怎么回事呢?你能帮她分析原因吗?

12、如何使水资源得到保护和进行有偿使用呢?

13、从去年冬天到今年5月底之前,由于干旱及污染等原因,我市许多地方人们的生活用水及工农业生产用水均受到严重影响。请说出你对爱护水资源的建议(至少两点)。

?

14、保护大气、水体等问题是人类生存面临的重大问题。为了防止大气和水体不受污染,人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列举你所了解的水体或大气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种)请你就我们周围的水体或大气的污染问题,写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或建议。(只写两条)

15、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之一.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水污染日趋严重,导致很多淡水资源失去可利用价值.请回答:(1)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有哪些?(答两点即可)(2)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答一点即可)

16、如何区别软水和硬水?怎样可将硬水变成软水?(4分)

17、下面是自来水净化过程。

(1)自来水厂采用哪些净化水方法?

(2)加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什么?

(3)活性炭吸附池的作用是什么?

(4)为什么在最后还要投药消毒?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数据计算一滴水中含有的水分子的个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一滴水的质量是1mL×1g/mL÷20=0.05g=5×10﹣5Kg;

一滴水中含有的水分子个数为:5×10﹣5Kg÷3×10﹣26kg=1.67×1021,故填:1.67×1021个.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的基本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考点】水资源状况.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但是淡水资源非常紧缺,而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进行解答;

【解答】解: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但是淡水资源非常紧缺,而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地球表面有近3/4被水覆盖,但其中能直接为人类服务的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由于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各种造成水污染的因素不断增多,被污染的水越来越多,有的科学家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

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地球表面有近3/4被水覆盖,但其中能直接为人类服务的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由于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各种造成水污染的因素不断增多,被污染的水越来越多,有的科学家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

【点评】本题考查了水资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选项的叙述进行.



3、水体污染来源分别是:工业废水,城市生活废水,农业、矿山排水,畜牧场排水,电厂热水等

4、【答案】解:水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防治水污染的措施有: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等.故答案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5、(1)ABD(0,1,2)(2)吸附

6、??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

(2)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有规律可循,你从中可以找到哪些规律。(最少找两点)

元素的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元素的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

7、【考点】HB: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专题】152: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充分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根据生活中的节水做法进行回答即可.

【解答】解: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有:利用家庭洗莱水、洗衣水等冲洗马桶;做到人走水龙头关;使用口杯接水漱口.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方面的内容.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8、【考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

【专题】压轴实验题;空气与水.

【分析】(1)根据常见的净水方法进行解答;

(2)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中不含或含有少量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硬水能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浮渣,软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泡沫.

【解答】解:(1)要净化水,可以通过自然沉降使不溶于水的物质沉淀下来,在通过过滤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在加入消毒剂对水进行杀菌消毒,故填:沉降;过滤;

(2)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中不含或含有少量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硬水能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浮渣,软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泡沫,故可以使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故本题答案为:取水样加入试管中,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有浮渣产生的是硬水,有泡沫产生的是软水.

【点评】天然水中含有多种物质,也含有多种细菌,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对水进行净化.



9、【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分析,双氧水能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而水不能,据此设计实验即可.

【解答】解:双氧水能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而水不能,可以向液体中分别加入二氧化锰固体,观察有无气泡冒出;

答:分别取两种液体少许放入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有大量气泡产生的液体是双氧水,无明显现象的液体是水.

【点评】本题为物质的鉴别题,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选择的鉴别方法要求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



10、???分别往硬水和软水中加入肥皂水,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1、思路解析:本题意在提醒学生不要忽视现实生活中的小小现象,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杯子外壁有水珠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无色、无味的水蒸气,当水蒸气遇到从冰箱中取出的温度低的杯子时,便会冷凝成小水珠。

答案:空气中含有水蒸气,从冰箱中取出的杯子温度低,水蒸气遇冷变为液态的水。

12、答案:我国是一个缺水大国,水污染严重。自《水污染防治法》实施17年以来,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有了可靠的法律依据,明显改善了全国的水污染状况。目前,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措施主要着眼点放在污染者对外排废水的污染治理上,并征收水污染排污费和超标污水排污费,但国家收取的排污费非常低,远远低于污水污染治理恢复原貌所需费用。这种不合理的背离所索取的环境资源价值的状态,使得污染者不重视污水的治理恢复的利用。

13、?①节约用水。②防止水体污染。(答出跟这两方面相关的任意措施都记分)

?

14、试题分析:根据水体或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及防治措施:水资源的污染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主要是指工业上未经处理的废水、废物;农业污染主要是指农业上的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染就是指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及使用了含磷的洗衣粉或洗涤剂等;措施或建议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生活上,少用、甚至不用含磷的洗衣粉或洗涤剂等,生活污水也应该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空气的污染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等对空气造成了污染;进行分析解答.

15、试题分析:(1)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有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农业上不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故填: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农业上不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2)生活中常用的节水方法有使用节水龙头、一水多用(如用淘米的水浇花).故填:使用节水龙头.

16、

17、(1)·吸附、沉淀、过滤降的目的(2)使细小的粒子重量及体积因聚集而增加以达到沉降的目的(3)脱色、去味、除臭,去除农药及其他一些不易清除的有机物(4)水中的细菌及微生物虽经沉淀及过滤处理,但未能完全消除,故需要投药消毒起到杀菌作用。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3697x...原创)